首頁 > 人類文史 > 安史之亂爆發的根由是什麼?爲什麼說它是制度的產物?

安史之亂爆發的根由是什麼?爲什麼說它是制度的產物?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很多歷史學家學認爲安史之亂看似是一次偶然的事件,其實卻是制度的產物,爲什麼這麼說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就算沒有安祿山造反,按當時唐朝的制度來說,很快也會有張祿山、王祿山造反。

安史之亂爆發的根由,其實並不是因爲某一個人,而是因爲當時的制度。

要想說清楚這事,還得從頭說起。

自從中國有軍隊以來,一直存在兩種軍制。一種是常備兵制,另一種是非常備兵制。所謂常備兵制,就是讓一羣人做職業軍人,國家拿錢給你發工資。而非常備兵制,則是打仗的時候讓你來打仗,不打仗的時候讓你回家工作。

這兩種制度,各有優劣。

安史之亂爆發的根由是什麼?爲什麼說它是制度的產物?

常備兵制,士兵的職業就是打仗,所以在打仗這件事上,往往也就能夠更加專業,更具有戰鬥力。但缺點在於這些士兵需要國家出錢去養,對於國家的財政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而且軍隊常年成建制的存在,內部難免會出現貪腐、吃空餉等各種問題。最要命的是,領兵的將領手裏有了軍權,極易產生尾大不掉的現象。

而非常備兵制,同樣也是利弊參半。優點在於對國家財政產生的壓力比較低,不打仗的時候就自己回家該幹嘛幹嘛去了,種種地做做生意,還能給國家多創造一些價值。而且非常備兵制,不會出現將領擁兵自重的現象。但缺點在於,非常備兵因爲不是專業打仗的,戰鬥力往往值得商榷。而且從募集到投入作戰,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極易錯失戰鬥的良機。

這兩種制度,談不上哪種更好,只能說哪種更合適。

比如說三國時期,曹操就選擇了非常備兵制,也就是所謂的屯田制。不打仗的時候,士兵們去種地,保證糧食需求。打仗的時候,這些農民直接搖身一變,變成士兵,馬上就能開始打仗了。

正是這種制度,曹操麾下地盤的恢復力,變得越來越強。這就使得曹操哪怕失敗了,也有捲土重來的機會,終成一代霸主。

安史之亂爆發的根由是什麼?爲什麼說它是制度的產物? 第2張

後來到了南北朝時期,一代梟雄宇文泰,則是在這個基礎上更進了一部,提出了所謂的府兵制。在這種制度下,兵農合一,軍隊打仗的時候去打仗,不打仗的時候種地。除此之外,連馬匹和武器,都是由士兵自備的。在這種軍制下,軍隊對於國家財政的壓力極低,而且能夠保證糧食安全。

正是靠着這種制度,宇文泰主導的西魏,才能雄踞關中,稱霸一方。

後來,宇文泰死後,他的後人通過篡位的方式,將西魏變成了北周。北周一共延續了24年,期間滅掉了北齊,平定了北方。然後外戚楊堅又通過篡位的方式,將北周改爲隋,並在數年之後,南下滅掉了南陳,終於結束了南北朝數百年以來的南北對峙。

在這個過程中,府兵制可以說是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正是因爲府兵制的推廣,導致地方將領沒有造反的能力,國家可以用極低的財政開銷,來養活一支龐大的軍隊,實在是好處多多。

後來,隋朝滅亡以後,李淵父子建立了唐朝,也基本沿襲了這套軍制。正是憑着這套軍制,李淵雄踞關中以後,可以輕易在關中地區,募集到充足的兵員,最終得以橫掃天下。

但是。

隨着唐朝統一天下,府兵制的問題,也開始逐漸顯現了出來。

唐朝初年的時候,唐朝的主要敵人,是中原各大割據勢力,比如王世充、竇建德、蕭銑等政權。但是,到了貞觀年間以後,當國家中原已經被徹底統一,國家內部就基本沒有戰事了。到了這個階段以後,唐朝的主要敵人,就變成了周圍的外族政權。比如高句麗、突厥、吐蕃等等。

到了這個階段,府兵制的弊端,就開始凸顯出來了。

比如說,李世民要去征討高句麗。在府兵制的制度下,李世民首先需要從各地徵召府兵,然後組成軍隊,然後再千里迢迢從關中地區,趕到朝鮮半島。光是這個過程,估計就得好幾個月。

如果再加上和高句麗戰鬥的時間,以及戰爭結束後大家回家的時間。這一來一回,時間實在是太長了,早就錯過了種地的時間了。等到士兵剛剛回到家,還沒休息多久,長安那邊就又發來召集令了,要去西域那邊打仗。那麼沒法子,這些人就得重新集結,再往西域那邊趕。

安史之亂爆發的根由是什麼?爲什麼說它是制度的產物? 第3張

大唐子民,不能把時間都花在趕路上啊?

再說,邊疆打下來的那些地盤,也需要軍隊去駐守,不可能一直依靠這些府兵去守。

所以,漸漸地,唐朝的常備軍隊,開始越來越多。原本最初的府兵制,也開始變得越來越走樣了。

李世民去世後,其三子李治登基。李治在位期間,唐朝進一步擴張,版圖之大達到了巔峯。當時的唐朝,北到貝加爾湖,南到越南河靜,東到朝鮮半島,西到裏海。到了這個時候,府兵制基本上已經不管用了。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西域那邊出現戰事,唐朝從關中或者華中地區募兵,然後大老遠地跑到裏海那邊去打仗,這現實嗎?到了這個時候,常備軍隊在唐朝,就已經相當普及了。

但這樣一來,其他問題就又出現了。

首先是軍費問題。以前實行府兵制的時候,國家的軍費開支極低。但是到了這會兒,因爲常備軍隊越來越多,國家的軍費開支也就越來越大。過大的軍費開支,會徹底拖垮國家財政,這怎麼辦?

那就只能減少常備軍數量唄。

於是,唐朝開始逐漸減少內部的常備軍,將常備軍都放到邊疆去。反正唐朝內部也沒什麼戰事,維持那麼多的常備軍也沒意義。

而這些邊疆的常備軍,就成了後來唐玄宗時期軍鎮的前身。

其次,是募兵問題。當時的唐朝,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國家,唐朝人也是最幸福的人民。但這樣一來的話,唐朝人就不愛參軍打仗了。與其大老遠跑去西域那邊當兵,爲啥不花點錢了事?反正留在中原的話,賺得更多,肯定能把這筆錢賺回來。

於是,唐朝人越來越不愛當兵了。

唐朝人不愛當兵,但是仗總還是要有人打啊?所以沒辦法,唐朝就只能開始在邊疆募集那些其他民族來參軍。對於這些邊疆民族來說,當兵是個很好的工作。賺得不少,而且還很有面子。最重要的是,他們原本就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無需離開自己的家鄉就能直接參軍工作。

所以,從李治時代開始,唐朝軍隊中的邊疆民族,佔比越來越大,並且逐漸過半。

安史之亂爆發的根由是什麼?爲什麼說它是制度的產物? 第4張

李治死後,唐朝陷入了長達幾十年的權力傾軋,先後經歷了李顯—李旦—武則天—李顯—李重茂—李旦—李隆基這一系列的變化。所以,在這幾十年當中,唐朝的高層也沒時間去管軍制的問題。直到李隆基掌權之後,這個問題纔開始被重視起來。

沿着之前解決問題的思路,李隆基設置了十大軍鎮。這十大軍鎮,分別部署在唐朝邊疆幾個最關鍵的地區,分別爲平盧軍鎮、范陽軍鎮、河東軍鎮、嶺南軍鎮、朔方軍鎮、河西軍鎮、隴右軍鎮、劍南軍鎮,再加上北庭、安西兩大都護府。

這十大軍鎮,幾乎集中了當時唐朝全部的常備軍,亦是當時唐朝最爲精銳的邊軍力量。

除此之外,爲了方便應對外敵,有的軍鎮是合併指揮的。比如河西、隴右兩大軍鎮,往往就是由一人指揮,用以防範吐蕃;而平盧、范陽兩大軍鎮,則同樣掌握在一人之手,爲了防範朝鮮半島。

因爲當時大量少數民族參軍入伍,導致唐朝的很多將軍,也都是少數民族。比如安祿山、哥舒翰、高仙芝等等,就都不是漢族。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爲當時唐朝還有一個不成文的慣例,那就是邊軍將領如果表現出色的話,可以入朝爲相。

如此一來,漢人將領如果特別優秀的話,就可以直接入朝爲相。但少數民族的將領,往往不具備爲相的才能,所以對中樞的文官們沒有威脅。爲了杜絕這些邊疆將領的威脅,中樞的重臣們,自然更願意任用少數民族的將領。

軍鎮手握重兵,邊疆軍隊從將軍到士兵,都非漢族,軍鎮既有軍權,又有財權……這些條件加到一起,要是還不出謀反的情況,那纔是怪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