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唐朝中後期有那麼多節度使,爲什麼只有安祿山造反呢?

唐朝中後期有那麼多節度使,爲什麼只有安祿山造反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中後期,節度使的勢力大大加強,甚至到了獨攬大權的地步。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安史之亂是一場讓大唐傷筋動骨的叛亂,此後龐大的帝國便一蹶不振,直至滅亡。叛亂前安祿山的身份是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是大唐肩負重任的邊將,竟背叛了深信他的唐玄宗而反戈一擊。

所以,很多人在研究安史之亂的爆發原因時,將目光鎖定在了大唐的邊防制度,認爲大唐就毀在了節度使制度上。

其實並不盡然,在安祿山之前,節度使制度已經實行了四十多年,手握大權的節度使不計其數,像蓋嘉運與王忠嗣,二人所掌握的實力甚至超過了安祿山,但他們卻並未造反。那麼,在這麼多節度使中,爲何唯獨安祿山造反呢?

唐朝中後期有那麼多節度使,爲什麼只有安祿山造反呢?

手握重兵的將領,歷朝歷代都是皇帝防範的重點,大唐也不例外。爲了防止他們造反,朝廷在制度上設置了多重保險。

首先,大唐立國以來所施行的是府兵制。戰士們平時務農,戰時上陣,享受免除賦稅的待遇。全國有六百多所被稱爲“折衝府”的軍事組織,各有800到1200人不等,而且有四百多所分佈在長安、洛陽,以及李唐起家的大本營太原,這個三角區域周圍。

而邊疆地區,只有隸屬於各都護府或都督府的少數警戒部隊。一旦發生戰事,各折衝府召集兵力,由皇帝指派的將領帶隊出征。完全是內重外輕的軍事格局,沒有將領造反的隱患。

唐朝中後期有那麼多節度使,爲什麼只有安祿山造反呢? 第2張

後來由於多種原因,府兵制逐步瓦解,募兵制取而代之。所招募的士兵基本脫離了生產,成爲職業化軍人,有助於軍隊戰鬥力的提高。隨着募兵制的施行,邊疆地區的“節度使”制度也應運而生。景雲元年,唐睿宗任命薛仁貴的兒子爲薛訥爲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節度使就此誕生。

雖說節度使權力很大,所轄區域內的軍、政、財大權一把抓,爲邊將造反提供了溫牀,但是大家不要低估古代統治者的智慧,爲了防止邊將造反,他們總結了“不久任,不遙領,不兼統”三項準則。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將軍,不讓邊將們久處一地,培植個人威望,很好地防止了他們做大做強。

但唐玄宗即位後,對邊功的追求比較狂熱,只要能打勝仗,什麼準則都棄之若履。宰相張說、蕭嵩、李林甫、楊國忠都遙領節度使;有能力的大將兼任現象比比皆是,王忠嗣竟腰掛四鎮節度使大印;安祿山、哥舒翰、高仙芝這些將領熟悉了所處的邊疆狀況,能打勝仗,自從當了節度使就沒挪過窩。

爲了邊功,玄宗拋棄了三項準則。不過,別擔心,此時朝廷對於邊將的制約還有一道保險,便是“出將入相”這條規矩。

大唐時期文官武將的區分並不明顯,而且大家都熱衷於擠在京城當官,任命到地方去當個獨掌一方的三品刺史也都哭喪着臉,感覺像被流放。於是朝廷制定了規矩,不在地方任職而想當京官,沒門。於是,去當地方官職最高,最容易立功的節度使,便成爲當宰相的捷徑。

所以,當時擔任節度使的高官們,在任上都想着法立功,讓戰功成爲進身宰相的墊腳石,並沒有培植個人勢力想法。比如,張說、李元紘、蕭嵩、牛仙客、李適之,都是通過先擔任節度使,再入朝爲相。

唐朝中後期有那麼多節度使,爲什麼只有安祿山造反呢? 第3張

但是,李林甫擔任宰相後,最後一道保險也被拿掉了。因爲李林甫擔心這些出將入相之輩動搖自己的地位,於是,他給玄宗出了一個很餿的主意:建議啓用身份低微的胡人擔任邊將,胡人既勇猛善戰,又無在朝中結黨的可能。

一心想着開拓邊疆的玄宗竟同意了這個建議,這樣一來,所有的保險均不復存在。邊將之所以不造反,僅僅靠着那顆對朝廷的忠誠之心。但所謂忠心,看不見摸不着,有幾分可信呢!從表現來看,似乎安祿山纔是最忠誠的將領。

皇帝貪圖邊功,宰相自私自利,使節度使制度被一改再改,不但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反倒像是爲安祿山的造反量身打造。所以,安史之亂的爆發的原因並非節度使制,制度並沒有錯,而錯在了制定與施行制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