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明憲宗登基後,爲何違背父親的意願爲明代宗恢復帝號呢?

明憲宗登基後,爲何違背父親的意願爲明代宗恢復帝號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見深,即明憲宗,他在父親明英宗去世後登基即位,在位初年便強行爲其叔父明代宗恢復帝號,他爲什麼要違背明英宗的意願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從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到明思宗朱由檢在煤山自縊終明一朝一共產生過16位帝王,不過現如今在北京關於明朝的帝王陵宣傳卻是明十三陵而不是明十六陵,這中間固然有朱元璋和朱允炆未葬北京的事實,但除了他倆之外明朝明明有一位皇帝(明代宗)切切實實的生在北京死在北京卻遺憾的不能被葬入皇家帝陵中,更甚至在他病逝後,他的皇帝之名被剝奪,當時帝王明英宗不僅不予承認相反還下詔指斥他“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明代宗生前做了什麼以至於明英宗要抹殺他稱帝的事實呢?明代宗的帝號被恢復真的只是一場簡單的平反事件麼?

明代宗朱祁鈺——明朝第七位帝王,也是明朝遷都北京之後,唯一的一個沒有被葬入帝王陵寢的明朝皇帝,他的一生可從其廟號代宗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原本登基爲帝是和他無緣的,更甚至若不是他父親明宣宗臨終前的良心發現,他能否被宗室認可,獲封爲王都成問題,因爲這一切的緣由要歸結到他的母親身上,他的母親吳賢妃本是漢王朱高煦的宮人,朱高煦在明宣宗繼位後也想效仿他的父親明成祖朱棣發動叛亂,誰知偷雞不成蝕把米,叛亂剛起就被明宣宗御駕親征的隊伍擊潰,自己也落得被生擒的下場,按照以往制度朱高煦王府中的女眷都要被充入後宮爲奴爲婢,吳氏就是其中之一。

明憲宗登基後,爲何違背父親的意願爲明代宗恢復帝號呢?

一個是得勝歸來的帝王,一個是待罪之身的侍女,身份地位的懸殊原本倆人是沒有交集的,可陰差陽錯的是明宣宗不僅邂逅了吳氏還臨幸了她,朱祁鈺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誕生的。雖說爲帝王誕下龍子,母憑子貴,吳氏被封爲賢妃,然而吳氏罪人的身份終究是影響了朱祁鈺,以至於朱祁鈺遲遲不能獲封爲王。

公元1435年,明宣宗病重,臨終前他將吳氏母子託付給了自己的母親張太后。明宣宗崩逝後,明英宗朱祁鎮繼位,在張太皇太后的關照下,朱祁鈺獲封郕王,奉藩京師。簡言之朱祁鈺能獲封爲王已是莫大的榮幸,但命運就是那樣的奇妙,公元1449年的一個變故又將朱祁鈺推向了歷史的前臺。

那一年已登基14年的明英宗朱祁鎮不甘做一位守成之君,幻想着像其祖父明成祖朱棣那樣遠征漠北,結果此去征戰不僅未取得寸功,連自己也身陷敵手,史稱土木堡之變。瓦剌在俘獲明英宗之後,乘勝追擊,一直往南進逼,北京城危在旦夕。承此危難之際,爲免主少國疑,監國的朱祁鈺在大臣于謙等人的保舉下被擁立爲帝。新皇登基一舉粉碎了瓦剌想依靠明英宗威脅明朝的企圖,一計不成,瓦剌轉而集中兵力攻打北京,北京保衛戰爆發。

朱祁鈺登基爲帝后重用於謙等主戰派,組織北京保衛戰。臨危受命的于謙果然不負衆望,在他的指揮下明軍最終擊退瓦剌的多次進攻,北京保衛戰取得勝利,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轉危爲安。

明憲宗登基後,爲何違背父親的意願爲明代宗恢復帝號呢? 第2張

此時一個尷尬的現實擺在明代宗面前,他本是臨危被擁立的帝王,現如今危機已過,敵方爲了求和,也爲了給明朝皇室製造麻煩,答應無條件釋放明英宗。明代宗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尤其是有大臣建議明代宗理應迎回明英宗時,明代宗更加的不悅,他說:“朕本不欲登大位,當時見推,實出卿等。”潛臺詞不言自明,畢竟權力這東西一旦到手,誰也不想撒手。這時于謙站了出來,他說:“天位已定,寧復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耳。萬一彼果懷詐,我有辭矣。”于謙的拍板定釘讓明代宗知道自己皇位已固,這纔不情不願地下詔命人將明英宗迎回帝都。

明英宗回北京城後,爲防備明英宗與舊臣聯繫,明代宗將明英宗所住的南宮附近的所有樹木全部砍伐,明英宗如囚徒般在南宮呆了七年,直到奪門之變發生後這才離開南宮,當然這是後話。

相比於明英宗當政時宦官得勢,政治腐敗的混亂局面,明代宗在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後在治理國家方面成效顯著,在他在位的短短几年內,明朝一改明英宗時的頹勢,整個國家國力蒸蒸日上隱然有中興之局面,史書對於明代宗當政那幾年的評價頗高,其言:篤任賢能,勵精政治,強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績良雲偉矣。

可惜明代宗畢竟不是完人,皇位帶來的權力讓他迷失自我,爲了保證權力能在他這一脈系傳承,他不顧旁人反對執意廢掉侄兒朱見深的太子之位,誰知造化弄人,自己的親生兒子無福消受突然病逝,自己也在病篤之時被小人趁勢而發,導致奪門之變發生,明英宗成功復辟。

明憲宗登基後,爲何違背父親的意願爲明代宗恢復帝號呢? 第3張

明英宗復辟後爲了顯示自己的合法性,也爲了報復朱祁鈺對他的囚禁,下詔廢去朱祁鈺的帝號,並賜他一個惡諡“戾”,將他按親王禮葬在北京西山,不允許其葬在其生前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中。

雖然明英宗刻意迴避或者說是有意抹殺朱祁鈺稱帝的痕跡,但朱祁鈺所做的貢獻畢竟實際存在,所以在明英宗去世,明憲宗登基後,一些正直的大臣開始爲朱祁鈺和被明英宗冤殺的于謙等人鳴不平,並且此種呼聲有愈演愈烈之勢,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殘酷的現實擺在明憲宗眼前,他的父親明英宗復辟後依舊寵信宦官,導致政治腐敗嚴重,爲了緩和矛盾,也爲了安撫大臣之心,明憲宗肯定了其叔父朱祁鈺的功績,爲其恢復帝號並按照帝王規格修飾陵寢。

明憲宗雖然爲其叔父朱祁鈺平反,但爲了不使自己父親明英宗難堪,他的平反並不徹底,比如諡號只給予5個字,而不像明朝其他帝王那樣擁有17個字,因此與其說是明憲宗正視肯定了明代宗朱祁鈺的功績倒不如說明憲宗是以此爲理由緩和矛盾收復人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