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廉頗晚年恨走他鄉,背後原因是什麼?

廉頗晚年恨走他鄉,背後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8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廉頗晚年恨走他鄉,背後原因是什麼?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廉頗我們都很熟悉,他是戰國末期趙國的大將,被尊稱爲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他英勇好戰,戰鬥力極高,立下的戰功多不勝數,因此他在趙國被封爲上卿,在趙國的地位極高。

但是他在長平之戰時被趙括替換,雖然後來被重新啓用,但趙悼襄王即位後,聽信郭開的讒言,解除了廉頗的軍權,迫使廉頗出走魏國。

可是在魏國一段時間後,廉頗又去了楚國。那麼廉頗爲什麼在晚年還要這麼折騰呢?其原因有三點。

廉頗晚年恨走他鄉,背後原因是什麼?

1、趙悼襄王不信任他

廉頗在趙孝成王時期,還是受到信任和重用的,但是到了趙悼襄王時期,廉頗就沒那麼好運了。趙悼襄王一即位就解除了廉頗的軍權,原因在之前的文章也談到過。

因爲郭開向趙悼襄王獻媚討好,所以趙悼襄王很信任郭開,並且要重用郭開,於是就罷免了廉頗,讓郭開成爲了趙國丞相。

新王上任,肯定要用他相信的人,而郭開耍手段取得了趙悼襄王的信任,但是廉頗是老將,爲人耿直,所以不討趙悼襄王的喜歡,導致趙悼襄王不信任他,被棄用。

2、魏國不重用他

廉頗在被解職後,非常生氣,與代替他的樂乘打了一仗,樂乘戰敗逃走了。這樣廉頗也就不能再待在趙國了,因爲這是明顯反對趙悼襄王的安排,對趙悼襄王是大不敬。

如果廉頗不離開趙國,很可能會被小人陷害,受到處罰,這樣廉頗就只好出走了。去哪呢?當然是去魏國,因爲魏國離趙國近,在趙國的南方,所以廉頗去了魏國。

可是到了魏國,廉頗也沒有受到重用。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爲此時魏國的國君是魏安釐王,他就是信陵君的哥哥。

我們知道信陵君就是在他的猜疑下,才憂憤而死的。魏安釐王小肚雞腸,不能重用人才,就連其親弟弟,文韜武略都十分了得的信陵君,也一直不受重用,更何況一個外國將領。

因此,廉頗到魏國後,是不可能受到魏安釐王的重視和重用的,反而是處處提防廉頗,懷疑他是魏國派來的奸細。廉頗到了魏國也是鬱郁不得志,於是他也想離開魏國。

3、楚國歡迎他

廉頗想離開魏國時,趙悼襄王也想重新任用廉頗,就派人去魏國探望廉頗,並瞭解廉頗是否還能繼續爲將。

可是由於郭開與廉頗有恩怨,於是設計陷害廉頗,讓去魏國的使者說廉頗老了,不能再用。這樣趙悼襄王就沒有再任用廉頗了,那麼廉頗也不能再回到趙國了。

此時楚國聽說廉頗在魏國,於是派人去迎接廉頗到楚國。廉頗沒有了辦法,只好去楚國了。

但是廉頗此時確實已老,再加上楚國的國君也不是一個有遠見的人,因此廉頗也發揮不了他應有的軍事才華,因此廉頗最後在楚國憂鬱而死。

廉頗晚年恨走他鄉,背後原因是什麼? 第2張

我們看到廉頗的晚年是不得志的,主要原因是他的晚年都遇到了一些不明智的國君,並且受到小人的陷害。

廉頗的晚年處在戰國末期,此時除了秦國的國君有積極性外,其它諸侯國的國君都不是很積極,而且都很昏庸,所以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大多都去了秦國,比如李斯,尉繚等人。

因此,廉頗在趙悼襄王不信任他時,選擇去魏國,後來又去楚國,都是不合適的選擇。他應該選擇去秦國,但是長平之戰,趙國慘敗,廉頗對秦國也並不喜歡,他想的還是要爲趙國效力,但終未能如願。

從廉頗的一生來看,他是先甜後苦。雖然他有一顆報效趙國的心,無奈趙國末期的國君各個昏庸,其它諸侯國的國君也都不明智,所以廉頗晚年不得志與時代有關係。

廉頗晚年的顛沛流離也告訴我們,一個人是否得志與時代有一定關係。

人生一半在自己,另外一半聽自然。所以當我們不得志時,不要悲觀,要放平心態,等待屬於我們時代的到來。

結果,不是目標;過程,纔是答案。即便一生都不得志,也不必憂鬱。我們可以通過不斷地學習,來豐富自身的生活,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