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揭祕:唐代帝陵的制度是怎樣的?

揭祕:唐代帝陵的制度是怎樣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揭祕:唐代帝陵的制度是怎樣的?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貞觀九年,唐朝政壇傳出重磅消息:太上皇駕崩了!

古稀之年的李淵,一位過氣的政治老人,總算一了百了,所有煩惱皆可拋之腦後,最忙的反而是他的兒子李世民。大唐開國皇帝的陵寢,如何建造?以什麼樣的標準建造?李世民心中並沒有答案。誰讓父皇是第一任皇帝呢?如果是第三任、第四任,他還有前人的“作業”可以抄。現在他必須創立制度,給後世子孫做一個模板。李淵生前沒有給自己營建陵寢,他連“死”都非常忌諱。有一次,李世民邀請他去九成宮避暑,李淵堅決不從,說那是隋文帝駕崩的地方,不吉利。

揭祕:唐代帝陵的制度是怎樣的?

現在高祖去世了,臨終前,他不得不考慮後事,發佈了《遺誥》,裏面說:“園陵制度,務從儉約,斟酌漢魏,以爲規矩”,既然父皇有過提醒,李世民決定“抄”前朝的作業,李淵是大唐的第一任皇帝,但不是中國的第一任皇帝呀,最近的大一統王朝是漢,那就效仿漢高祖長陵的標準,但規模上、質量上,必須把陵寢修得又高大又奢華,爲什麼不按照先帝“儉約”的要求辦呢?因爲李世民想要展現自己的孝心,陵寢工程的投入越大,人們越會說李世民是個孝順的好兒子。詔書一下,很快,問題便出現了,高祖已經駕崩,需要儘快安葬,可工期只有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李世民又想把陵寢修得高端大氣上檔次,無形之中提高了質量等方面的要求,最後的結果是工匠們苦不堪言、怨聲載道,陵寢也很難在規定時間內完工。

對此,虞世南、岑文本、房玄齡等大臣紛紛上書,請唐太宗降低李淵獻陵的規模,隨葬物品也不能過於奢侈,最好就按照遺囑執行。他們是在總結古人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這樣的申請。虞世南舉了個例子,說漢武帝茂陵,總共修了五十多年,遠遠望去就像大山一般,等到下葬時,霍光爲報答武帝知遇之恩,陪葬了大量金銀珠寶,由於東西太多,地宮都放不下了。可是在西漢滅亡後,茂陵就被赤眉軍大肆盜掘,慘不忍睹;民間的盜墓賊也虎視眈眈,有事沒事就要偷些寶貝。反觀漢文帝,他接受了張釋之的建議,履行薄葬理念,陵寢最終倖免於難,因爲人們知道,裏面沒有特別值錢的東西。既然節儉有利於防盜,那麼封土高度也必須降下來,若干年後,盜墓賊望見山一般的封土,要讓他們相信裏面沒有財寶,恐怕比登天還難吧。

聽完大臣們的彙報,李世民決定採納,但又不想做得太過,像曹魏、西晉的帝王陵,不封不樹,乾脆連墳頭都沒了,他擔心這樣做不夠孝順,落人口實。之前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讓尉遲敬德拿着兵器去“保護”父皇,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現在連個封土都沒有,對當局不滿的人更要口誅筆伐了。瞭解皇帝的煩惱後,房玄齡等人提議,採取折中方案:“竊以長陵制度,過爲宏侈;二丈立規,又傷矯俗。光武中興明主,多依典故,遵爲成式,實謂攸宜。伏願仰遵顧命,俯順禮經。”既不採用劉邦長陵的封土高度,也不模仿曹魏皇陵的不封不樹,將獻陵封土定爲六丈,與漢光武帝原陵一致。人家劉秀也是開國皇帝,模仿他不會丟面子,而且封土高度也確確實實降了下來,既節約成本,也減輕施工人員的負擔。

從唐太宗與大臣們的討論看,當時的陵寢制度很不成熟,相當於摸着石頭過河。工程項目都開展一段時間了,封土高度如此重要的內容,還要改來改去。再把李淵獻陵和李世民的昭陵、李治的乾陵、李顯的定陵做對比,會發現獻陵就是個試驗品。因爲從太宗開始,唐朝皇帝都是以山爲陵,巍峨的山峯就是他們的封土,獻陵平地起墳的設計理念雖然沿襲了秦漢絕大多數帝陵,但並沒有被李唐王朝的子孫們繼續採用。

李淵棺槨安葬於陵臺之下,這也是整個陵寢最核心的部分。根據史書記載,獻陵早在五代十國期間就被溫韜洗劫,經過宋元明清的戰亂,民間盜墓賊的發掘,隨葬品應所剩無幾。陵寢原本還有牆垣、下宮等地面建築,如今毀壞殆盡,不復當年之盛,只有石虎、石犀牛、石柱等笨重文物仍然長伴主人,略顯淒涼、無奈。在陵寢北側180米的地方,考古隊員還發現了建築羣遺址,其中最大的殿宇東西長37米,南北長23米,推測爲寢宮。《唐會要》記載,貞觀十三年正月一日,李世民率七廟子孫、諸侯百寮、蕃夷君長拜謁獻陵,大家都提前站好,在司馬門內舉哀。衆目睽睽下,李世民跪倒在地,痛哭流涕,久久不能起。流程結束後,他又移駕寢宮,親手把食物端到高祖靈位之前,並瞻仰了先考李淵與先妣竇氏生前穿過的衣服。想到父親創業艱難,母親含辛茹苦地養育子女,李世民的情緒再度失控,他在牀前匍匐痛哭,侍衛、大臣們都唏噓不已。

期間還發生了一段小小的插曲,《唐會要》說李世民謁陵前夜,天降大雪,寒風陣陣,一片肅殺景象;謁陵時,烏雲密佈,天昏地暗,能見度極低,彷彿世界末日;等到謁陵結束後,卻是風靜雪止,天朗氣清。這種靈異現象說明了什麼?“鹹以爲孝感之所致焉”,都認爲是皇帝的孝行感動了天地。實際上,這不過是巧合,借題發揮罷了。李世民謁陵正好趕上天氣變化,想要吹捧皇帝的人,當然不願意放過這麼好的素材,把二者強行聯繫在一起,是爲了凸顯皇帝、歌頌皇帝。

獻陵周邊還分佈有廣大的陪葬墓,在唐朝,能夠與先帝埋在一塊,那是相當榮耀的事情,祖墳冒青煙了!勘探結果顯示,陪葬墓主要分佈在獻陵東部、北部、東北部,已發現的289座墓葬中,可以確定是獻陵陪葬墓的共有93座,其中28座還有封土,其他的封土已經推平。如果沒有考古勘探,正常人不會想到地下會有高級墓葬。史料記載有25位皇子、公主、重臣陪葬獻陵,這與考古結果相差較大,說明史書記載的並不全面,僅爲冰山一角。

貞觀十一年,李世民下詔:“諸侯列葬,周文創陳其禮;大臣陪陵,魏武重申其制。去病佐漢,還奉茂鄉之塋;夷吾相齊,終託牛山之墓。斯蓋往聖垂範,前賢遺則,存曩昔之宿心,篤始終之大義也。皇運之初,時逢交泰,謀臣武將等,先朝特蒙顧遇者。自今以後,身薨之日,所司宜即以聞,並於獻陵左側,賜以墓地,並給東園祕器。”大臣陪葬皇陵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管仲、霍去病,唐太宗決定效仿,規定從今以後,李淵提拔看重過的大臣死後,有關部門要向他報告,並在獻陵東側賞賜墓地,此外,官府還會發口優質的大棺材作爲福利。所以在初唐時期,獻陵東部、北部、東北部規劃了一座座墓園,彼此以圍溝爲界,比如這一塊是河間王李孝恭的,另一塊是韓王李元嘉的,以此類推。

永徽六年,李治下詔:“其祖父先陪獻陵,子孫欲隨葬,亦宜聽許,”如果爺爺、爸爸有陪葬在獻陵的,子孫想要和他們葬在一起,政府也同意。從實際情況看,響應的人貌似不多,因爲考古發現同一個圍溝內,同時存在兩座墓葬的只有三例,同時存在三座墓葬的只有兩例,其他圍溝內都只有一座墓葬。能夠陪葬皇陵,要麼有背景有關係,比如皇子公主,要麼有身份有地位,比如高官顯宦。按照正常標準,他們的子孫僅憑血源關係,是沒有資格陪葬皇陵的,雖然有唐高宗的詔書,但也不好意思申請,畢竟對江山社稷沒有太大功勞,厚着臉皮與先帝、祖宗同葬一處塋園,非常的尷尬。

截至目前,獻陵至少有6座陪葬墓已經被考古發掘,4位墓主人的身份可以確定,在這些人的墓誌中,明確提及墓主人“陪葬於獻陵”,這能夠證明它們真的是獻陵的陪葬墓,西南方向那座最大的墓冢,也的確是李淵的萬年吉地。在《舊唐書》、《資治通鑑》等史書中,介紹這幾位墓主的篇幅並不是很多,但墓誌銘的出土,說明他們都是歷史上存在過的人物,史書在這一方面的記載沒有紕漏。下週,就讓我們走近這四位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貴族,品讀他們別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