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清朝知道倒賣官職有危害 清朝爲何沒有禁止這個制度

清朝知道倒賣官職有危害 清朝爲何沒有禁止這個制度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清代賣官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清代爲何明知賣官鬻爵有害,卻依然實施很長時間。

從秦始皇的年代開始,賣官鬻爵就已經出現,不過大多是見不得陽光,一旦被朝廷發現,會讓你終生難忘。

但是到了清代畫風大變,朝廷直接經營起賣官鬻爵,而且而幹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捐納做官,最高的比例曾高達六成,其餘纔是科舉考試選拔上來的官員,這還不算大量捐納之後,候補了一輩子都沒輪到實職的人。

大量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充斥到官員隊伍中,貪腐成風,當年捐納的錢,幾年時間就成倍的賺回來,把整個清代的官場攪得烏煙瘴氣。

但奇怪的是,上至朝廷廟堂,下到黎民百姓,均知賣官鬻爵會傷了國體,爲何還持續了那麼多年?

清朝知道倒賣官職有危害 清朝爲何沒有禁止這個制度

第一,朝廷實在缺錢。

這也是根本原因。康雍盛世的時候還好,也就是偶爾黃河改道,賑災的時候,賣幾個官兒救濟一下。

但是從乾隆帝開始問題嚴重了,十全老人基本都是到處幹仗得來的。幹仗就得花錢,財稅不夠用,朝廷賣官就成爲絕好的替代品。從這件事的主管單位是戶部,就瞭解賣官就是爲了國家籌錢。

第二,賣官也有分寸,盡最大努力降低風險。

清代賣官也有一定分寸,比如吏部的官是不賣的(說的是大部分情況,下同),畢竟吏部是管理官員的部門,如果這樣的部門都賣官的話,清代真是無可救藥。

而且賣的職位也都是一些低品級的,一二品大員是不對外出售的。比如京官要求五級以上不得出售。畢竟皇帝上朝時,下面一堆都是買來的官員,那還討論什麼國家要事。

第三,朝廷雞賊,出售大量候補官員,甚至只是當官的機會。

在賣官這件事上,朝廷比較雞賊,出售的官位基本都是候補官員,很多人化成灰了都沒能候補上,朝廷得了便宜還賣乖。

而且不但出售的大多爲候補官員,更多的只是當官的機會。

▲科舉考試流程

科舉考試是一個升級打怪的過程,只有完成上一關,才能進行下一關。比如考了監生不一定能當官,只有考了進士才能當官,但是想考進士必須是監生的身份。

所以,比較扯的是,在嘉慶道光年間,高達20萬人捐了監生。這些人連監生都考不過,又有多少能考到進士,朝廷相當於白“女票”了一回。

清朝知道倒賣官職有危害 清朝爲何沒有禁止這個制度 第2張

▲清代文官一品官服

第四,捐納也可以作爲科舉的補充。

這麼說可能有點矯情,但也是事實。

科舉做官的難度着實有點大,很多人可能很有能力,但就是應試技巧太差,捐納給他們提供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雍正朝的重臣李衛,官至浙江總督、兵部尚書、署理刑部尚書、直隸總督,當年就是捐資員外郎,獲得實職後,踏踏實實地幹到了高位,頗有政績。

當然,從長遠來看,賣官鬻爵給清代帶來的弊遠遠大於利,最終導致了清代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