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宦官的權力是皇帝給的 唐朝後期宦官爲何能夠廢立皇帝

宦官的權力是皇帝給的 唐朝後期宦官爲何能夠廢立皇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唐代宦官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宦官的權力來自於皇帝,爲何唐代後期的宦官,卻能掌握皇帝廢立?

自從安史之亂後,唐代的政治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地方上藩鎮割據,中央權力則被宦官把持,中唐以後的君王們大多數都淪爲了宦官統治國家的傀儡。

一、唐代中後期的政壇亂象:宦官可以影響君王的廢立和生死;

據《新唐書》記載,“自穆宗至昭宗凡八帝,而爲宦官所立者七君”,除了唐敬宗是由太子身份繼承皇位外,其它穆、文、武、宣、懿、僖、昭七位皇帝都是由宦官擁立,像大太監仇士良這種甚至能一言決定皇帝的廢立、生死。

殺死過二王、一妃、四宰相的仇士良,曾經就當着翰林學士崔慎由的面,對唐文宗說:“若不是崔學士以死相拒(拒絕寫廢立唐文宗的詔書),你也別想再坐在這個位置上了!”

面對仇士良囂張的態度,唐文宗卻只能低着頭,不敢言語,畢竟當時“天下事皆決於北司,宰相行文書而已”,在這種背景下,想要通過武力剷除宦官卻慘遭失敗的唐文宗,早已徹底喪失了話語權。

唐文宗在向當值學士周墀感慨時說道:“我這遭遇連周赧王和漢獻帝都不如,他倆不過受制於權臣,而我卻被家奴欺凌!”

正如唐文宗所言,宦官在君王眼裏,只是家奴罷了,宦官的權力完全來源於君王,可爲何反過來會演變成宦官可以決定君王生死的地步呢?

這裏,就不得不談到,皇帝爲何要重用宦官這件事了。

宦官的權力是皇帝給的 唐朝後期宦官爲何能夠廢立皇帝

二、宦官之禍爲何會成爲威脅唐代政局穩定的原因:原本宮刑是對有罪之人的一種刑罰,後來宦官之所以能得到君王的重用,是因爲君王想借助宦官的力量,作爲自己制衡朝局的手段;

1、宦官從身份上來講,如同君王的祕書,他們是君主的家臣,權力來源於君王,在君王眼中他們是制衡朝臣的重要力量;

宦官這個羣體,先秦時代便已經存在,它的誕生和一種叫做“宮刑”的刑罰有關。

先秦時,古人會將一些戰爭俘虜和犯罪的人處以宮刑,然後用來做奴隸,這些人就是早期的太監。但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宦官”並不一定都是閹人,古人解釋“宦”字,說的是宦“仕者、學也,宦爲學官事,學爲習六藝”,這說明早期的“宦”人應該指的是那些依附於貴族擁有一技之長的門客。

例如秦始皇重用的宦官趙高,他就在法律、書法上造詣頗深,才被秦始皇看重,視爲親信,也不僅僅是由於趙高這人懂得討好人罷了。

宦官由於其特殊的經歷,他們在傳統的士大夫心中,是地位非常卑賤的存在,皇帝視他們爲奴僕,大臣們視他們爲閹人,因而,宦官階層在絕大多數時間內都存在感頗低。

到了東漢的時候,受王莽外戚篡權事件的影響,漢光武帝劉秀下達了一條很特殊的命令:

“中興之初,宦官悉用閹人,不復雜調他士”。

宦官的權力是皇帝給的 唐朝後期宦官爲何能夠廢立皇帝 第2張

漢光武帝實行這條命令的目的,一方面是想通過宦官監視後宮,斷絕外戚和後宮的聯繫,減少外戚干政的風險;另一方面就是想利用宦官這一不受士大夫歡迎的羣體,來建立一股只能依靠於他的“純臣”勢力,制衡朝臣。

劉秀的這條命令,將宦官這一羣體推上了政治舞臺,只是當時的他,絕不會想到自己的後人竟然會無法制約崛起的宦官階層,倒是反過來被宦官所控制。

2、宦官專典禁軍和宦官監軍制度的實行,使得宦官成了實際上的軍權掌控者;

縱觀中國的歷史,宦官影響力最大的三個朝代,一個是東漢,一個是唐代,最後一個是明代,其中唐代的宦官勢力堪稱達到了巔峯。

而唐代宦官勢力的崛起,又與安史之亂的爆發有着密切的關係。

在安史之亂之前,唐代排得上號的宦官,就是給李白脫鞋磨墨的那個高力士,但哪怕是他這樣權傾中外的存在,也是需要看唐玄宗臉色行事,遠沒有仇士良那樣不可一世。

宦官的權力是皇帝給的 唐朝後期宦官爲何能夠廢立皇帝 第3張

安史之亂爆發後,出於對武將和地方節度使猜疑,加上宦官李輔國擁立唐肅宗有功,於是唐肅宗在以太子爲兵馬元帥的前提下,又任命李輔國判元帥府行軍司馬事,這便是宦官掌握軍(君)權的開始。

等到唐代宗上位後,唐代宗尊其爲尚父,這時李輔國的地位基本已經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巔峯,但李輔國本人,卻並不安於現狀——他想學趙高做那萬人之上。

李輔國告訴唐代宗:“大家(皇帝的俗稱)但內裏坐,外事聽老奴處置。”

言下之意,李輔國是想讓唐代宗學習秦二世胡亥高坐宮中,由他把控朝政。但唐代宗畢竟不是胡亥,李輔國也沒有趙高的命,就在李輔國向唐代宗提出那樣的要求不久後,李輔國便在深夜裏被刺客刺殺,並“攜首臂而去”。

李輔國死後,唐代宗並沒有吸取教訓,他又任命了另一位宦官程元振爲元帥府行軍司馬……

從李輔國開始掌握禁軍大權、擔任外朝要職起,原本君王依仗的家奴,其實已經無形間滲透進了大唐的軍政要門,這也爲後來宦官反制君王埋下了伏筆。

舉個例子,唐玄宗和唐代宗他們爲了自己省事,就把公務交由親信宦官決斷,這樣一來,宦官便可以利用這份職權拉攏、打擊朝臣,培植自己的勢力。等到他們這股勢力足夠龐大的時候,宰相的人選甚至都任憑宦官挑選了,畢竟反對的人早就被(武力)理說服了。

如此一來,從邊軍到朝堂都由宦官控制着,君王的聖旨反倒不如宦官一句話管用了。

三、唐末宦官之禍直接導致了唐代的覆滅;

前面我們提到過,一個叫崔慎由的翰林學士,仇士良當時不動他也和他的家族有着很大關係,他出身清河崔氏,他的家族是關東地區著名的望族,北魏時曾位列四大高門,唐代時出過十二位宰相,清河崔氏在當時政壇上享有極高聲譽。(《新唐書·卷七十二·表第十二·宰相世系二·崔氏》:崔氏定著十房……宰相二十三人。)

當時崔慎由回到家中後,把仇士良做下的事記錄了下來,並藏在了箱枕之間,他的這段遭遇深深影響到了他的兒子崔胤。

崔胤後來當上宰相後,便與朱溫勾結,試圖藉助朱溫的勢力來除掉宦官。

902年冬,崔胤與朱溫聯手合力剿滅了這股影響着整個大唐政壇的宦官勢力,但同時他也低估了朱溫的野心,直接導致了唐代的滅亡:“胤與全忠奏罷左右神策、內諸司等使及諸道監軍、副監、小使。內官三百餘人,同日斬之於內侍省。諸道監軍,隨處斬首以聞。”

宦官的權力是皇帝給的 唐朝後期宦官爲何能夠廢立皇帝 第4張

宦官勢力在大唐的崛起,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唐玄宗、唐代宗時期,那時宦官逐漸在政壇上佔據一席之地,但這時的宦官還受君王的控制;到了第二個階段德宗至宣宗期間,宦官勢力就已經在朝堂上成爲參天大樹,此時宦官已經反過來控制軍政事務了;到了第三個階段唐懿宗時期,宦官勢力達到了巔峯,當時大唐早已從內部腐朽,進入了倒計時階段。

可以說,唐代的覆滅,與君王重用宦官有着密切的關係。

參考資料:《新唐書》《文獻通考·兵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