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中國與歐洲首次正式外交接觸:南明向羅馬借兵抗清

中國與歐洲首次正式外交接觸:南明向羅馬借兵抗清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卜彌格出身望族,父親是波蘭國王的御醫,他家學很好,對醫學有很深的研究。1643年,他離開里斯本前往東方——當時來華的傳教士,都必須從里斯本出發,因爲當時的東方護教權是由葡萄牙負責的,往大西洋、往美洲是由西班牙負責的。1644年卜彌格來到澳門,學習了漢語,1647年到海南島去傳教。

1644年北京的明朝政權覆亡之後,南方又擁立了一個小朝廷南明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是永曆皇帝。當時局勢十分危險,1651年永曆皇帝決定派遣卜彌格作爲南明王朝的特使返回歐洲,向羅馬教廷求救。當時羅馬教廷仍然是歐洲很重要的一個力量。現在看起來這是一個非常可笑的事,南明王朝危機了,跑到幾萬裏之外的羅馬去搬兵——但正是這麼一個活動,促使了中國與歐洲的第一次正式的外交接觸,很多人說中國與西方世界的接觸是康熙年間的《尼布楚條約》,實際上在這之前就有卜彌格出使羅馬。

中國與歐洲首次正式外交接觸:南明向羅馬借兵抗清

卜彌格回到羅馬,非常不受重視,因爲明清鼎革的局勢很複雜,耶穌會對中國的政治判斷也非常狡猾。當時中國有三個政權——清朝、南明王朝,張獻忠的部隊也還沒有完全被打敗。張獻忠地盤上有兩個傳教士,安文思和利類思;清軍進關以後在北京留下的有湯若望;隨着南明王朝南遷的兩個傳教士,是瞿微紗(AndréKoffler,爲清兵所殺)和卜彌格。耶穌會派了衛匡國(MartinMartini)回到歐洲告訴梵蒂岡,說卜彌格代表的南明王朝基本上完了,所以梵蒂岡一直不接見他,拖了他整整三年多。他穿着明朝的衣服幾次要求覲見,最後教廷還是禮節性地見了他,把他打發走了。當時他帶回西方的一些材料,全部放在羅馬的耶穌會檔案館。

卜彌格1656年離開了歐洲,帶着當時的教宗給永曆皇帝的母親王太后和太監龐天壽的信回中國。1658年他到了澳門,很倒黴,當時清軍已經完全佔領了廣州,澳門當局害怕接待這位南明特使後,清兵對澳門不利,就拒絕他進入澳門。他沒辦法只好又返回安南(現在的越南),希望從陸路回到中國。他一路勞頓,終於病倒,就病死在越南和廣西的邊界線上。他一生都是在爲南明王朝服務。他走的時候帶了兩個小修士,其中一個叫陳安德,一直跟着他,最後把他草草地埋在了中越邊界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