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解密:因何說諸葛亮用人失察才斷送蜀漢江山?

解密:因何說諸葛亮用人失察才斷送蜀漢江山?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自成立到覆滅,只歷劉備、劉禪父子二帝,存續了短短42年,這僻處西南一隅的羸弱小國在歷史的長河中雖如曇花一現,卻留下許多經典傳奇故事,讓後世無數英雄扼腕長嘆,涕淚滿襟。

關於蜀國迅速敗亡的原因,歷來衆說紛紜,爭論至今,仍不絕如縷。

導致蜀漢政權過早消亡的原因,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幾種說法:蜀國地理位置偏僻,地利上就有先天不足,巴蜀雖號稱天府之國,但其地域狹窄,空間逼仄,不論經濟還是人才,均無法與強大的曹魏相抗衡,綜合國力更是無法與佔據北方廣袤的地域、人才濟濟、正如日中天的曹魏相提並論,因此在三國曠日持久的對峙中處於下風,無力與曹魏甚至東吳打持久戰、消耗戰,敗亡是早晚之事。也有人認爲,劉備之子劉禪是個昏君,他整日渾渾噩噩,貪圖享樂且好賴不分,他無端猜忌諸葛亮,重用宦官黃皓,極力設障阻撓諸葛亮的北伐計劃,如此扶不起的劉阿斗,蜀國不亡在他的手裏纔怪!還有一種看法卻有些驚世駭俗,認爲導致蜀國滅亡的罪魁不是別人,正是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名相諸葛亮。諸葛亮誤國說雖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但細究起來卻不無道理。他舉全國之力六出祁山,幾乎耗盡了國力、財力、民力,典型的窮兵黷武,卻難建尺寸之功。他嫉賢妒能,排斥異己,使英雄失望,人才流失,他死後“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即是明證,因此人才匱乏的蜀漢被能人輩出的曹魏擊敗亦是順理成章之事。

解密:因何說諸葛亮用人失察才斷送蜀漢江山?

這些看法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又有些似是而非。導致一個政權失敗的原因有許多,比如因君王倒行逆施而使民心向背、經濟衰落、政局動盪、強敵入侵、領導人德才不備、體制積弊等等都能讓社稷產生不穩甚至垮塌,但其中最直接、最快速的原因大都是因軍事上的失敗而造成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諸葛亮在世時,爲解蜀國的戰略困局,明知不可爲而爲之,六次兵出祁山,大舉北伐曹魏。蜀軍六出祁山,雖然於大局無補,但也牽制住了曹魏的大量精銳與注意力,在戰局上蜀國似乎還略佔上風。但是,諸葛亮出師未捷,卻過勞身死,就在他死去三十年後,曾經採取主動進攻戰術的蜀漢竟變得不堪一擊,並迅速土崩瓦解,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大變化。因此,似乎可以換一種角度,從軍事勝敗的層面去理解蜀漢興亡的內因。

是什麼原因導致諸葛亮死後蜀國軍隊進取心全無、勝少敗多,而陡然間“攻守之勢異也”呢?

既然已經找到蜀國短命的癥結,那麼就可以最快速度接近真相。那位由諸葛亮親自選定的接班人並對之寄予殷殷厚望、被後世喻爲“隴西奇才”的前曹魏降將——姜維,抑或就是蜀國敗亡的罪魁禍首呢!?

正是因爲諸葛亮看人走眼,錯選不堪大用的姜維接自己的班,這才導致蜀漢後繼乏力,昏招迭出,最終滿盤皆輸的。

當初諸葛亮賞識姜維之才,於是有意栽培、攫拔他,一直把他當自己的接班人培養。諸葛亮死後,姜維毫無爭議地成了蜀軍的統帥。姜維成了蜀國三軍總指揮後,很快就發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新“軍事變革”,他幾乎否定了恩師諸葛亮以往擬定的對魏主動進攻的軍事戰略,而採取了另一種全新的、顯得很被動保守的戰略戰術思維——古文獻稱其爲“斂兵聚谷”。

關於姜維的“新軍事變革”,古文獻是這樣詮釋的:(簡譯白話文)當初劉備派魏延鎮守漢中時,前方只虛設疑兵,主力都集中於外圍,魏軍輕易攻不進來。興勢山戰役爆發後,蜀將王平之所以能大勝魏軍悍將曹爽,就是因爲這種軍事部署十分正確。而姜維卻認爲這樣雖然可以防禦敵人,但卻無法大規模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而獲取最後的勝利。所以他接替諸葛亮統領蜀軍後,幾乎全盤否定了魏延、王平的成功經驗,而是用一種新的戰法取代了早已被驗證的、行之有效的攻守模式。姜維把自己發明的新戰法叫作“斂兵聚谷”。按姜維的思路,就是等曹軍來攻時,故意棄守外圍,誘敵深入,然後堅壁清野,大軍退守第二道防線也就是漢、樂二城,憑高城深塹抗拒並拖住敵人,使來犯之敵無法再進一步。一旦敵軍侵入,可命小股蜀軍做遊軍不斷襲擾之,截斷其糧道,敵疲我打,敵退我追,讓他不得休息,久之敵必不戰自亂。敵軍糧草匱乏,必定難以持久,待他大舉撤退時,我蜀軍主力傾巢而出,配合遊軍併力追殲,定可大獲全勝。姜維確定了新的戰略思想,並很快付諸實踐。姜維命令胡濟守漢壽城,王含守樂城,蔣斌守漢城,爲了夯實效果,他又在長安、建威、武衛、石門、臨遠等地建立軍事防禦工事,與前線三城互爲拱衛、遙相呼應。

姜維的新戰法看似無懈可擊,實則有很多硬傷,仔細分析後就會發現他的戰略構想似乎和當年那位只善紙上談兵的趙括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看似完美實則先天不足的新軍事思想,主要是由蜀國與魏國之間那巨大的實力差距所決定的,而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決不會以人的意志爲轉移。彼時,來自中原的魏軍以騎兵爲主,而來自西蜀的漢軍以步兵爲主,論機動能力,步卒哪有騎兵效率高?即便魏軍因糧草不濟準備大舉後撤,靠雙腿行進的蜀軍哪裏追得上來去如風的魏軍精騎?軍力、裝備、速度皆不如敵人,對北撤魏軍實施合圍、聚殲的戰略構想不過是姜維一廂情願的空想。

先誘敵深入,再聚而殲之的想法本身沒問題,這也是歷代兵家屢試不爽的致勝法寶,但彼時的蜀漢相較於強大的曹魏,此舉無異於“以兔搏鷹”,基本毫無勝算。姜維沒有算到的是,假如撤掉外圍守兵,把曹軍放進來,蜀軍回撤至第二道防線也就是漢、樂二城據守,此舉看似合理,實則等同玩火,沒有了戰略縱深,實力不濟的蜀軍就會“請神容易送神難”了。假如漢、樂二城被魏軍攻陷,整個防線就會被撕開一道巨大的口子,蜀軍屏障一失,無險可守,漢中一帶一馬平川,接下來的糟糕情形就不難想象了。

解密:因何說諸葛亮用人失察才斷送蜀漢江山? 第2張

想當年,劉璋再三邀請劉備入川,就是因爲盤踞漢中的張魯發兵侵入西川,西川已經危若累卵。得漢中者得西川!對於蜀國來說,漢中的戰略地位之重可想而知。

之後發生的事情,證實了因姜維的戰略誤判,所導致的嚴重後果。蜀軍的前沿守軍盡數撤防漢、樂二城,魏軍蜂擁而至,漢、樂二城很快被攻陷,漢中岌岌可危。

古文獻記載,蜀軍按姜維的部署,全數回防漢、樂二城。蜀將王含和蔣斌各率五千人馬分守二城。魏軍大將鍾會命荀愷、李輔各領一萬人馬,分別將二城圍得水泄不通。鍾會則率魏軍主力,繞漢、樂二城而過,徑直往西直奔陽安而去。

在深謀遠慮的鐘會眼裏,漢、樂二城再固若金湯,一旦被圍,也不過是兩座難有作爲的孤城而已。大軍繞過這兩個孤立的據點直取漢中,姜維絞盡腦汁佈下的防線已經形同虛設,漢中則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到手了。

漢、樂二城被荀愷、李輔部魏軍攻陷,鍾會則親率主力打下陽安,從容屯駐於劍閣,等於一把扼住了西川咽喉。魏軍另一位主將鄧艾得知劍閣已經被己方攻佔,於是放心大膽地尋找入川捷徑,演繹了一出軍事史上以出其不意而著稱的精彩戰例——偷襲陰平。假如漢中不淪陷,則易守難攻的劍閣雄關就是一道鳥飛不過的天險,那麼鄧艾絕不可能如此順利的偷襲陰平,直取西川,蜀國憑藉秦嶺、巴山這兩道天然戰略屏障,也不會如此迅速地走向毀滅的深淵。

諸葛亮選錯姜維致蜀國滅亡嗎?諸葛亮生前定下的伐魏戰略,雖不一定能大獲全勝,但卻可以最大程度的禦敵於國門之外,爲蜀國爭取更大的戰略伸縮空間。誰料諸葛亮親自選定的接班人姜維在魏軍大舉來犯、國家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竟然不顧敵強我弱的形勢,讓魏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輕取漢中,然後偷渡陰平,窺視成都。以雄才大略著稱的“隴西奇才”的姜維,竟然出此下策,確實讓人費解。姜維爲何全盤否定恩師諸葛亮制定的對魏戰略,他怎敢冒天下之大不諱,擅改前輩早已被證實行之有效的戰略戰術方針、理念,讓鍾會、鄧艾輕易得手呢?有人說姜維長期統兵在外,採取“斂兵聚谷”的策略,實則是爲了率軍遠出,藉此躲避後主劉禪的猜忌。也有人說姜維本就是魏人,當初因迫不得已而降蜀,其內心不會真的爲蜀效死力。更有人說他後來降魏並非詐降,而是真降,事實果真如此嗎?限於篇幅,在此就不做討論了。

西晉文學家、思想家傅玄曾經評價姜維道:“維爲人好立功名”。意思是姜維好大喜功,有些不切實際。也就是說,姜維爲了自己建功立業,揚名立萬,有些急不可耐,他罔顧事實,急於求成,以至於利令智昏,結果不但沒有成就自己的功業,反而斷送了蜀漢江山,傾覆了家國社稷。傅玄的評價很是中肯到位,可謂一語中的。

曾擔任蜀國軍師、尚書令、大將軍要職的智者費褘曾經屢次勸誡姜維,希望他以大局爲重,不要急功近利,老是寄希望於一戰而定乾坤,興復漢室的宏偉構想不是短期就能實現的,需謹慎從事,一步步來,切忌朝令夕改、輕率冒進,一旦落子不慎,必至滿盤皆輸。只可惜姜維極度任性,缺乏大局觀且不聽規勸,而一意孤行,終讓費褘的預言一語成讖。

當然,導致蜀國滅亡的原因錯綜複雜,但軍事的失敗無疑是致命的,姜維決策失誤,是蜀國迅速土崩瓦解的最直接動因。所以說,姜維並非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大英雄、柱石臣,亦非登高望遠的文武奇才,而傳說中智勇雙全的他,恰恰就是因短視與驕矜而導致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而那位神一般的諸葛亮,則負有排斥異己、任人唯親、用人失察的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