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長度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殉爆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長度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殉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英國皇家海軍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巡洋艦,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軍艦,1915年-1916年研製,1920年5月15日服役,1941年5月24日沉沒,造價602萬英鎊。

建造概況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5年英國海軍爲對抗德國在建的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戰時應急計劃”(Emergency War Programme),計劃於1916年開工建造4艘戰列巡洋艦(後人稱爲“海軍上將級”)。當時新建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航速達到25節,所以新的戰列巡洋艦航速計劃超過30節。一號艦胡德號始建於1916年5月31日。原來設計方案排水量36,000噸,動力系統採用新型小水管鍋爐,效率提高,航速達到32節。裝甲防護與之前英國的戰列巡洋艦一樣未置於優先考慮的地位。在日德蘭海戰之後,胡德號推遲了開工日期,針對在這次海戰反映出來的戰列巡洋艦的防護問題,英國海軍改進胡德號設計方案,增加了防禦裝甲厚度,例如側舷主裝甲帶由8英寸增加到12英寸,強化要害部位的防護,改進防火設施。裝甲總重量(由10100噸增加到13550噸)以及艦體結構重量增加,設計航速略有下降,吃水比原來設計有所增加,適航性受到影響。雖然防護水準得到一定加強,但是其水平防禦裝甲和隔艙防護仍然存在隱患。胡德號在艦體兩側水線以下安裝突出的“防魚雷隔艙”,提高對魚雷防禦能力的同時提供了額外的浮力。胡德號的主炮沿用當時英國海軍戰列艦裝備的15英寸口徑火炮,雙聯裝主炮塔艏艉對稱各兩座,主炮塔座圈都未包含上層建築之內。副炮全設於露天甲板之上,以減少高速航行與惡劣海況時海浪造成射擊困難的影響。1916年9月1日胡德號正式開工建造,其他3艘同型艦也在當年開始建造。隨着德國即將戰敗,1917年下令停建3艘同型艦,只留下建造進度較快的胡德號繼續建造,於1918年8月下水。由於戰爭臨近結束,下水後的舾裝工作放慢了進度,1920年5月5日完工。

服役歷程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長度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殉爆

  胡德號最後一張照片,從威爾士親王號上攝得,圖中可見胡德號正在前往尋找俾斯麥號

胡德號服役時標準排水量達42,100噸,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軍艦,被視爲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在其服役生涯中多次作爲展示英國國威的禮儀艦巡遊世界各國。1930年代胡德號進行了局部的改裝,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計劃中的大規模現代化改裝被取消,僅拆除兩舷副炮,換裝高射炮。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1940年法國戰敗投降後,英國爲了防止法國艦隊爲德國所用,7月3日胡德號作爲旗艦率領駐地中海的H艦隊炮擊並重創阿爾及利亞米爾斯克比爾軍港的法國艦隊。1941年5月24日,胡德號與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一起攔截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在丹麥海峽追蹤到俾斯麥號。在隨後的丹麥海峽海戰中,胡德號與德艦交火6分鐘後,胡德號上的指揮官霍蘭中將下令本艦轉向以便從側射發揚全部火力,然而就在此時,被俾斯麥號的380毫米主炮炮彈貫穿甲板裝甲,引發彈藥庫爆炸,艦體斷裂迅速沉沒。胡德號沉沒前,A炮塔進行了最後一次射擊,沉沒的結果是包括艦隊指揮官蘭斯洛特·霍蘭海軍中將在內的全艦1,418名官兵中除了3人獲救以外全數陣亡,這三人爲泰德·布里格斯(Ted Briggs)、鮑勃·添邦利(Bob Tilburn)以及比爾·登打斯(Bill Dundas),由英國巡防艦伊萊翠號救起。

後續

2012年,微軟共同創辦人保羅·艾倫出借他的遊艇章魚號給英國探測公司,以進行胡德號遺址打撈工作。2015年8月,胡德號的艦鐘被打撈上岸。

性能數據

排水量:42100噸(正常)/47430噸(滿載),改裝後最大排水量49133噸(1940年)

尺度:全長262.3米/水線長259.2米/全寬31.7米/最大吃水10.2米

動力:24座鍋爐,主機功率(正常)144000馬力/(過載)151280馬力

航速:31節(29節/1941年);續航力:5950海里/18節

武備:8門雙聯裝15英寸/42倍口徑主炮;12門140毫米/50倍口徑副炮(1940年拆除);14門102毫米防空炮(1940年),1930年代加裝24門40毫米高射炮;4門3磅炮;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裝甲:側舷水線裝甲帶(最大)305毫米,上部裝甲帶127毫米,隔艙102-127毫米;主甲板38-76毫米,上甲板76-19毫米;炮塔(正面)381毫米,炮座305毫米;指揮塔 228-254毫米。裝甲總重量13550噸

艦員:1,341-1,4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