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解析三國曆史上真的有三顧茅廬的事情嗎?

解析三國曆史上真的有三顧茅廬的事情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顧茅廬顧名思義就是三次前去拜訪茅草屋。茅廬就是茅草屋的意思,顧就是前去拜訪的意思。這個故事來源於漢末的三國時候。

解析三國曆史上真的有三顧茅廬的事情嗎?

  三顧茅廬圖片

  這個故事發生在劉備與諸葛亮之間。劉備經過徐庶的指點知道了諸葛亮這個人才,於是他迫不及待的去見諸葛亮,然而第一次,第二次沒有見到諸葛孔明,這次終於見到了諸葛亮,經過自己的一番解釋,並表示十分看重諸葛孔明,諸葛孔明最後答應了劉備的邀請,於是三顧茅廬的典故便流傳至今了。諸葛亮在接受重用之後,還寫了文章來描述自己對劉備的感激之情,自己的才能終於被伯樂發現,並加以重用。三顧茅廬的意思主要是表達尋覓人才的人對人才的渴望。

  三顧茅廬現在作爲一個詞語使用,表面意思是(劉備)三次前去拜訪(諸葛亮)的茅草屋。現在有了更深一層的意思那就是形容領導者很渴望得到人才,不惜一切代價,帶着自己的真誠去邀請有能力的人前來幫助自己成就一番事業。三顧茅廬的典故給現在的領導者一個提示,那就是要當領導者挖掘有才能的人是很重要的,對成就自己的事業幫助是十分大的,因此多用於領導者善於接納有才能的人。三顧茅廬的意思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要想成功,就必須要發現並接納有才能的人,人才是獲取財富及名利的重要手段,否則劉備也不會那麼着急去請諸葛亮了。

  三顧茅廬背景

  在向劉禪提出北伐建議的書中,諸葛亮曾提到劉備曾三顧茅廬拜訪自己的事情。劉備身爲一方的君主,能降低自己的身份以求能人相助自己,不論是誰,都會爲之所動容,諸葛亮也不例外。劉備這份虛心求賢才的誠意,怕是擁有萬千軍隊的曹操所不能及的,也是孔明先生願意傾盡全力襄助劉備,甚至於在日後扶助劉禪。

解析三國曆史上真的有三顧茅廬的事情嗎? 第2張

  三顧茅廬像

  史料上對於三顧茅廬這個典故,多多少少有着些許的記載,從這些史料記載,我們不難看出三顧茅廬發生時的歷史背景。三顧茅廬發生在東漢末年之時,準確的說法應是發生在公元二零七年至公元二零八年之間,或許有人會問,爲什麼是會跨年呢,難道是記載有誤。其實是因爲劉備在最後一次拜訪孔明時是在次年的昔年後,因此纔有如此記載。在三顧茅廬之前,劉備因不敵曹操麾下大軍,大敗於官渡,不得不投靠劉表。然而更令劉備喪氣的是,自己有力的謀士徐庶不得不離開自己,自己的身邊忽無一人可用。後來從他人口中,劉備悉知了孔明這一能人,爲了求得孔明的相助,劉備便有了三顧茅廬這一舉措,這也是三顧茅廬發生的背景的由來。

  正是因爲當時的背景以及劉備的虛心,這才使得孔明助得劉備取得一席之地,終成三國之勢。現今仍有不少後人仍在繼續研究三顧茅廬發生時的背景,也是因爲有環境造就人和決策這一說法。

  三顧茅廬是真的嗎

  對於很多事我們都感到懷疑,拿《三國演義》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三顧茅廬”來說吧,很多人都覺得諸葛亮在被劉備重用之前只是一個在南陽耕種的學者而已,怎麼會受到劉備這樣的大人物的三次邀請呢?或許這只是作者在寫這篇作品時爲了去美化故事中人物的形象而編造的故事而已。也有人對這件事的真實感到深信不疑,因爲這個故事曾經多次被人們引用而且歷史資料中也有所提及。

解析三國曆史上真的有三顧茅廬的事情嗎? 第3張

  三顧茅廬圖片

  關於三顧茅廬最早的記載,諸葛亮在出徵之前所寫的文章“出師表”,其中詳細描述了劉備爲邀請諸葛亮出山幫助其輔佐天下而三次到他所在的住處討論此事。其次就是陳壽的三國志中的“隆中對”也是對三顧茅廬這一事件持肯定態度,同樣認爲此事是真的的還有著名詩人李白和杜甫,他倆均在自己的詩中提及過三顧茅廬這一事件。

  但在類似《魏略》、《九州春秋》等類似的史書中又有記載說是諸葛亮是自己推薦自己的,而並非是劉備三顧他於茅廬之中,甚至次數高達三次之多,因爲在中國古代漢語中三次除了單指三次之外還有多次的意思,所以可能還不止三次。關於這一說法有些人確信無疑,他們覺得魏略之類的史書態度更嚴謹,史料更豐富所以對於三顧茅廬的真假問題到現在爲止都是文人學士們爭論的問題,也將是往後人們研究《三國演義》的重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