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秦軍在搶下城池後,是如何對待滿城百姓的?

秦軍在搶下城池後,是如何對待滿城百姓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本站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秦軍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戰國時期,在“農戰”政策以及二十級軍功爵制的刺激下,戰場上的秦軍堪稱腦袋收割機,他們“左挈人頭、右挾生虜”,多次出現單場戰鬥斬首敵方數萬、十餘萬甚至幾十萬的記錄,這也是秦國被稱爲“虎狼之國”的重要原因。

那麼,秦軍在消滅對方軍隊、搶下城池後,對於那些沒有武裝的尋常百姓是怎麼處理的?是像後世戰亂時期那樣大肆屠城,還是妥善安撫、收爲己用?史記中的記載,與我們的想象完全不同。

“屠城”未見記載,“遣返”反而常見

屠城,是古代戰爭中最爲血腥、最不人道的行爲,楚漢相爭中的劉邦、項羽都有過這類劣跡;甚至吟唱着“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貌似頗有悲天憫人情懷的曹操,這種事也幹得不少。

而“屠城”這個字眼,最早正是出現在戰國。《荀子·議兵篇》中說:

王者有誅而無戰,城守不攻,兵格不擊,上下相喜則慶之,不屠城......

秦軍在搶下城池後,是如何對待滿城百姓的?

結合上下文來看,荀子想要的意思是:行軍作戰,不能亂殺無辜。對於負隅頑抗的敵人絕不手軟,但對那些主動退讓的敵人則要網開一面;對於尋常老百姓,則更不能橫加屠戮,除非他們幫助敵人,即“百姓有扞其賊,則是亦賊也”。因此,打仗要愛憎分明,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前來投靠的則免除其罪過:

以故順刃者生,蘇刃者死,奔命者貢。

那麼,在戰場上兇殘無比的秦軍,是不是同樣熱衷於屠城呢?筆者查看了《史記》、《戰國策》、《資治通鑑》,並未看到此類字眼,反而發現了秦國數次向對手歸還人口的情況:

公元前324年,“使張儀伐取陝,出其人與魏。”張儀帥秦軍奪下魏國的陝邑(今河南省陝縣)後,將城裏的魏人歸還給魏國;

公元前314年,“秦人伐魏,取曲沃而歸其人”(曲沃即如今的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

公元前286年,秦將司馬錯率軍攻打魏國,後者被迫獻出安邑求和。安邑是魏國前期的國都(位於今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內),秦國接受此城後,把城裏的魏人趕回了魏國:“秦出其人歸之魏”。

而在趕走敵國百姓後,秦國則開始從本土向這些佔領區遷徙人口:

魏獻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東賜爵,赦罪人遷之。

公元前280年,秦將司馬錯攻打楚國後,也採用了這種方式:“錯攻楚。赦罪人遷之南陽”;

第二年,白起大舉伐楚,佔領了鄢、鄧,其後秦國仍選擇從國內遷移罪人予以填充:“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鄧,赦罪人遷之”。

由上可見,秦國對上述佔領地採取的是“騰籠換鳥”之策,驅趕敵方百姓、安置本國人口。

秦國爲什麼不吸收、消滅敵國百姓?風險太大

那麼,秦國爲什麼要如此大費周章,直接消化原有的百姓不行嗎?或者退而求其次,既然人頭等於軍功,秦軍爲啥不把這些敵對方的百姓全部殺掉?遣返後豈不增加了對方的實力?

秦軍在搶下城池後,是如何對待滿城百姓的? 第2張

筆者認爲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其一,秦國鼓勵以首級換取軍功,但這隻限於戰場上。據《商君書》記載,每次戰鬥結束後,秦軍都會將獲得的首級示衆三天,確認無誤後方能因功授爵:

以戰故,暴首三日,乃校三日,將軍不疑致士大夫爵。

這既是爲了杜絕軍人割取陣亡戰友首級的現象,也是爲了防止一些將士“殺良冒功”。但這並不是出於心慈手軟。

秦國變法的核心手段只有兩個字:賞罰。但這裏會出現一個問題:按照秦軍動輒斬首數萬、數十萬的戰績來估算,秦國人豈不個個都能享受榮華富貴?

沒這麼容易。秦國的法治思路是:“重刑少賞,上愛民,民死賞”,即獎賞的標準極爲苛刻、懲罰卻毫不手軟,甚至是“輕罪重罰”,既能讓讓人們珍惜爵位、不敢輕易違法,還可以消耗功名、將財富收歸國有。用我們現代語言來說,這就是“套路”。想拿毫無抵抗力的老百姓來換軍功?門兒都沒有。

因此,秦軍不需要屠殺對方老百姓。

其二,秦國的目標是兼併天下,而不是屠殺

無論秦國也好、三晉也罷,說到底同爲華夏族;那些諸侯國,祖上要麼是親戚、要麼是重臣,說白了都是“自己人”。

但只要存在利益,就會有產生衝突和戰爭;隨着各國的發展、姻親關係逐漸疏遠,春秋時期日漸“禮崩樂壞”,各國間開始了持續不斷的兵戈相向。不過在那個時期,除了“大魚吃小魚”的兼併外,大國間的戰爭目的是稱霸、問鼎中原,戰場上的行爲相對剋制,獲勝方往往大規模抓捕俘虜,用以充當奴隸、換取財富。

秦軍在搶下城池後,是如何對待滿城百姓的? 第3張

而在戰國時,大國間也開始了殘酷的兼併戰爭。但各方相對均衡的雄厚實力,決定了這是一場持久戰;因此,在戰場上儘量消滅對手有生力量就成了普遍操作。

對於尋常老弱婦孺,則沒有這個必要性。結合上文荀子的言論來看,大肆屠殺平民百姓的行爲在當時並不爲各方接受。屠城固然能極大削弱對手的實力,但帶來的副作用更可怕:

使本國貼上殘暴、堪比蠻夷的標籤,徹底淪爲衆矢之的,連橫、合縱等外交策略將會遭受極大阻礙;

逼迫各國軍民在今後負隅頑抗、拼個魚死網破,客觀上會大大增加軍隊的攻堅力度,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從這個角度而言,秦軍不能屠殺對方老百姓。

其三,本國人更靠譜

秦軍搶下來的城池,既是擴充本國實力的財富,也是今後發動進一步擴張的前沿。因此,秦國對佔領地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穩。即:必須保證城裏的百姓絕對可靠、不會在背後捅刀子,避免讓秦軍面臨腹背受敵、基地被端掉的處境。

而在那時,各諸侯國經過數百年的各自爲政後,互相間的差異越來越大,文字、貨幣、度量衡、道路規格都不盡相同,互相間的認同感無從談起;

此外,秦國與三晉常年交戰,動輒在戰場上斬首數萬、十餘萬,各國對秦人抱有深仇大恨。如後來黃歇勸說秦昭襄王時所言:

王無重世之德於韓、魏而有累世之怨焉。夫韓、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於秦者將十世矣。

這些矛盾,並不是短期內就能消融的,與其在身邊埋雷,不如將他們悉數遣返。(同時由黃歇這句話可知,秦國殺死的只是成年男子,並未涉及婦孺)

以上只是從秦國的角度進行分析。若從東方各國百姓的視角來看,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他們確實不願意當秦人,但跟仇恨無關。

秦軍在搶下城池後,是如何對待滿城百姓的? 第4張

”強扭的瓜不甜”,各國百姓難以接受秦制

其吏民皆安爲趙,不樂爲秦。有城市邑十七,願再拜獻之大王。

公元前262年,當韓國上黨地區淪爲孤島後,郡守馮亭這樣的一番言辭,成功將禍水引向了趙國。趙王爲什麼會對此不深信不疑?因爲這句話所言非虛。

《商君書·徠民第十五》中說,秦國地廣人稀,已被開墾的土地還沒佔到國土的2/10;但反觀隔壁的三晉(韓、趙、魏),雖面積狹小,卻人口衆多,他們的房屋錯綜複雜、密密麻麻的疊在一起,甚至有一半國民挖洞而居。

但這些三晉百姓就是不願意來秦國。至於原因,可以歸結爲兩個字:怕苦。

在“農戰”體系下,秦國的老百姓只有兩條路可以走:打仗、種田,其他的諸如經商、遊學、偷雞摸狗都是被明文嚴厲禁止的。同時,努力幹活會得到獎賞、偷奸耍滑將受嚴懲:

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爲收孥。

即:幹活賣命,耕織成績優越的,可以免除徭役;而因爲不務正業以及偷懶而導致貧窮的,直接剝奪人身自由、發配爲奴隸。

這種日子,三晉百姓可受不了。《商君書》稱:

其寡萌賈息民,上務通名,下無田宅而恃奸務末作以處。

很多三晉的老百姓靠經商獲利,上無爵位、下無土地住宅,靠着耍奸欺詐的工商業來維持生計。

秦軍在搶下城池後,是如何對待滿城百姓的? 第5張

《史記·貨殖列傳》也稱,趙人“相聚遊戲,悲歌慷慨,起則相隨椎剽,休則掘冢作巧奸冶,多美物,爲倡優”,就是喜歡玩耍、賭博、盜墓,同時還很會享受生活;野王地區百姓則“好氣任俠”,相當豪氣、瀟灑。

所以,即使隔壁的秦國日漸富裕,三晉百姓仍不願意入秦,正是因爲“秦士戚而民苦也”,即:秦國雖富裕強大,但官員百姓都像隨時被繃緊的弦,壓力相當大;當初在商鞅推行變法的過程中,曾一度出現了“號哭之聲動於天地,畜怨積仇比於丘山”的慘烈景象;

相對而言,三晉雖日漸貧弱,但沒有那麼多嚴刑峻法的束縛,百姓生活雖苦,但只要你膽子大,反而有機會輕鬆自在。

但隨着形勢的發展,秦國也開始逐漸打起各國勞動力的主意。

內生速度趕不上擴張的幅度,秦國嘗試吸引三晉百姓

秦昭襄王在位後期,秦國的擴張幅度進一步加快,戰線日漸拉長、人力物力的消耗加大,依靠內部的人口增長,已遠遠不能滿足秦國的勞動力需求。在長平之戰後,秦國開始嘗試主動招募三晉百姓入秦。

《商君書·徠民第十五》,通篇研究瞭如何以政策吸引三晉百姓。針對這些民衆懼怕貧苦、戰爭的心理,提出了以下思路:

諸侯之士來歸義者,今使復之三世,無知軍事。

即:各國百姓若主動歸附秦國,不僅可以免除三代人的徭役,甚至可以不用參戰、專心務農。同時還建議,秦國境內的丘陵、窪地、山坡等待開發的資源,一律免徵十年賦稅。秦國意圖以這樣的方式,吸引百萬民夫入秦務農;而秦國原本的百姓,則可專注於作戰:

今古秦民事兵,新民給芻食。

秦軍在搶下城池後,是如何對待滿城百姓的? 第6張

同時,這種措施還有一個好處:以免稅爲吸引力,吸引各國百姓投奔秦國,削弱對手的有生力量:“十年之內,諸侯將無異民”。

根據文中的相關字眼來看,《徠民》篇出現於公元前260年後,作者是秦朝廷的某位法家官員。這一措施具體施行得如何,各類史書中並沒有相關記錄。

但據《荀子·議兵篇》的說法來看(此文同樣誕生於長平之戰後),後期秦國在消化奪來的領土方面進行得相當有成效。他說“兼併易能也,唯堅凝之難焉”,即兼併別國領土容易,但凝聚吸收很難;其後他列舉了齊國吞併宋國、燕國佔領齊國這兩大反面案例加以證明。緊接着,荀子說:“韓之上地,方數百里,完全富足而趨趙,趙不能凝也,故秦奪之”,上地即上黨之地,秦國能最終消化吸收這一戰略要地,不大可能完全依仗武力。

總而言之,古時的戰爭年代,各方的舉動與道德關聯不大,更多的是出於利益的考慮。戰國時期戰爭雖多,但並不是戰亂,基本的規則仍舊存在;秦軍放過老百姓一馬,只是因爲這樣對他們最有利。後世的戰亂時期,那些梟雄們動輒屠城,既是由於純粹弱肉強食大環境的刺激,也有節省糧食、削弱對手的考慮。雖然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但在古代社會,也許只有那些和平時期,老百姓安居樂業的夢想才能暫時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