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張惠爲何被譽爲“五代第一賢后”?她是如何輔佐朱溫的?

張惠爲何被譽爲“五代第一賢后”?她是如何輔佐朱溫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惠,即元貞皇后,宋州碭山(今安徽碭山)人,後梁太祖朱溫的皇后。公元912年,追贈爲皇后,諡號“元貞皇后”,葬於宣陵,被譽爲“五代第一後”。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相逢亂世,一心佐君

張惠天生麗質,絕色佳人,家境殷實,是單州第一首富。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她,不但舉止端莊,很有教養,而且深謀遠慮,很懂軍事和政治謀略。同是芒碭山的朱全忠對張惠早有耳聞,一次郊外偶遇便一見傾心。但朱全忠當時的身份哪配得上張大小姐,於是只能將愛戀的種子深深地掩埋在心底。世事多變,因爲戰亂,父母雙亡的張惠孤身一人,成爲難民流落至同州。說巧不巧,朱全忠的手下拾到這等美人,哪敢私自享用,急忙獻於朱全忠。真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在兩人促膝長談之下,心心相惜,情投意合,於是張惠許下終身。

張惠爲何被譽爲“五代第一賢后”?她是如何輔佐朱溫的?

張惠和朱全忠完婚後,便一心輔佐夫君成就霸業。張惠在軍事上的才能很受朱全忠的賞識,因此,平日裏性格粗暴、嗜血如命的朱全忠在妻子面前倒顯得極爲溫順,夫妻恩愛有加,相敬如賓。每逢軍事上的重大決策,朱全忠都會和妻子商討,並且言聽計從。朱全忠生性多疑,動不動懷疑部下不忠而將其處死。更爲嚴重的是在一次攻打朱瑾的戰役中,朱全忠大兒子朱友裕在追擊朱瑾的過程中本該活捉朱瑾,卻讓他逃跑了。深知朱全忠生性多疑,擔心父親懷疑他與朱瑾私通,爲求自保,跑到深山躲了起來。聰明賢惠的張惠洞悉着一切,獻計命朱友裕自縛其身,向父親請罪。張惠雖不是朱友裕親生母親,但深得朱友裕信任,於是依計而行。朱全忠一見朱友裕便欲斬首示衆,張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便緩解了父子之間的隔閡。對待親人如此寬厚柔和,其實,對於外人,張惠亦是忠厚善良。

朱瑾兵敗逃走,妻兒成爲了俘虜落到了朱全忠手裏。或許出於報復,或許礙於美色,朱全忠便想佔有朱瑾的妻子。朱瑾的妻子自然是不從,但又無可奈何,只能以淚洗面,甚是悲傷。張惠見此觸目驚心,當着朱全忠的面將朱瑾妻子請來,感同身受地講到“咱們本爲同性一家,應該和睦相處,只是兄弟倆動了兵刀。試想一下,如果兵敗的是我的夫君,那今天的你就是明日的我了”。這話說得動情三分,朱全忠也全部聽進去了,最後朱全忠也不在發難朱瑾的妻子。之後朱瑾的妻子落髮爲尼,張惠甚是體恤,常常送些日用品,慰藉其心。

張惠爲何被譽爲“五代第一賢后”?她是如何輔佐朱溫的? 第2張

香消玉殞,臨終託言

只可惜好人都不長命,公元904年,張惠患病一病不起,此時的江山以落入朱全忠之手。朱全忠顧不了江山了,急忙回宮探尋妻子的病情。在張惠牀邊,朱全忠不停地哭泣,憑着最後的一絲力氣。張惠睜開了雙眼,囑咐着夫君“誡殺遠色”,說完便命歸西去了。對於張惠的死,衆將士也是憂鬱悲傷,感念着張惠的仁德深明。

張惠生前溫和待人,仁德服人,對待朱全忠的妻妾和兒子無半點私心。公元907年,朱全忠稱帝,稱帝后一直未立皇后,直至張惠之子繼位稱帝才追加張惠爲“元貞皇后”和“元貞皇太后”。對於她的賢德,人人稱之爲“五代第一賢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