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面對內憂外患,朱由檢爲何最終未選擇遷都?

面對內憂外患,朱由檢爲何最終未選擇遷都?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由檢,即明思宗、崇禎帝,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共十七年,年號“崇禎”。朱由檢是明朝作爲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生母爲孝純皇后劉氏。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朝末期,朝廷財政入不敷出,恰逢各地又趕上連年災荒,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明廷內部,東林黨爭愈演愈烈,以魏忠賢爲首的宦官集團把持朝政,壓制異己,朝局一度陷入混亂。

而相比內憂,外患更加危及,闖王李自成勢不可擋,所到之處盡皆歸降,“跟着闖王不用納糧”的口號迅速席捲全國,形成星火燎原之勢。

面對內憂外患,朱由檢爲何最終未選擇遷都?

李自成正月起兵,三月就攻克了北京,而皇太極也突破了期間崇禎皇帝並沒有遷都,而是盯着皇太極和李自成的壓力堅守北京,如果當時選擇遷都南京的話,明朝完全可以繼續苟存,只是崇禎帝卻並沒有遷都。

南京自太祖皇帝起就一直獨立存在一整套官僚班底,堪稱“小朝廷”,且後期東林黨興起就是以南京的落魄官員爲骨幹組成的,所以遷都南京似乎並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事。

但是崇禎帝在當時沒有遷都一定是主觀或客觀上存在阻力,那麼,崇禎帝爲什麼未遷都南京,而是選擇在北京與明朝一同走向覆滅呢?

一、內憂外患

1、闖王李自成

明朝後期,地方天災不斷,尤其是災荒致使地方顆粒無收,而明廷非但沒組織人力物力救災,反而在地方增設雜稅,百姓負擔加劇,無法維持生計的人越來越多。

面對內憂外患,朱由檢爲何最終未選擇遷都? 第2張

而此時李自成的軍隊喊出“跟着闖王,不用納糧”的口號,得到了很多貧民的支持。他們打開官府糧倉賑濟災民,隊伍很快壯大起來,並形成星火燎原之勢,軍隊人數可達數十萬人,明朝在地方的統治呈現土崩瓦解之勢。

2、皇太極進逼北京

關內有李自成興風作浪,關外有皇太極步步緊逼,設計除掉最大敵手袁崇煥後,皇太極的野心更加膨脹,跨過山海關之後就可以逼近北京,直搗皇城。

明廷在內憂外患之下內部也開始出現分裂,有投降派、也有主戰派,更有主張遷都暫避鋒芒的撤退派,而做最終決定的人則是崇禎皇帝。

無論從哪方面來看,暫且撤退都是最合適、最有迴旋餘地的方式,南京作爲陪都,各種條件也具備,崇禎皇帝爲何最終未選擇遷都呢?

二、南京之利

1、專門行政機構

作爲自南相北進取的王朝,明王朝太祖時將都城設在南京,而成祖皇帝自北向南,推翻了朱允炆的統治,將都城設在北京。爲體現孝悌,朱棣保留了南京的官僚班底,與北京別無二致。

但限制他們的權力,後來一度成爲被貶失意官員的“樂園”。可以說,如果崇禎帝想要遷都南京的話,各項條件都是完備的,而且自宋朝開始國內經濟重心已經南移,也不用過於擔心財政問題。

面對內憂外患,朱由檢爲何最終未選擇遷都? 第3張

2、地勢軍力尚存

通過觀察南明政權,我們就可以看出明朝後期,在南方地區還是有一定戰力的,中央軍隊戰力羸弱,但是其勢尚存。

如果明廷南遷,據長江天險以抗北方,那麼可以靜待李自成、皇太極兩虎相爭,取漁翁之利,北方地區自關寧錦防線被突破之後已無險可守,所以遷都南京是明智之選。

三、放棄遷都

1、羣臣反對

崇禎帝未能遷都,很大原因是遭到了士族階級的反對,因爲遷都牽涉了他們的私人利益,放棄北京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家財和多年積累的人脈,士族階級主張堅守更大程度上是出於私心。

那時皇權已經式微,朝局受文官士大夫左右,崇禎帝有意南遷,奈何朝堂之上阻力太大,本想尋求妥協,但是時間已然來不及了。

面對內憂外患,朱由檢爲何最終未選擇遷都? 第4張

2、帝王尊嚴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崇禎帝也算是明後期難得的有心氣的主君,只是他接手明朝時,明朝已經奄奄一息。想做雄主奈何實力不濟,出於帝王尊嚴的崇禎帝最後未選擇南遷,其中也存在帝王尊嚴的影子作祟,他不想像南宋朝廷那樣卑躬屈膝。

3、戰略重心

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原因則是自古在南方定都的國家都難逃短命的宿命,遷都南京不過是權宜之計,據守北京就保留了北方的大片區域,遷都南京的過程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如果中途出現變故那麼還不如據守北京,如果直接放棄北方,那麼局勢可能更糟,所以崇禎帝沒有選擇遷都南京。

到明朝後期,內憂外患加劇,內有李自成集結重兵起義,外有皇太極覬覦中原,而明廷內部已經出現嚴重分裂,皇權式微,以東林黨和皇宦官爲首的兩大勢力相互角逐。大軍壓境之下,朝堂內部分裂出投降派、主張派以及南遷派。

其實,崇禎皇帝本身是極想遷都南京的,但是由於士大夫階級的阻撓,在朝中深陷阻力之中。而作爲皇帝,在看到宋朝下場之後,心中對南遷自然有疑慮。南方有一班小朝廷,也有可戰之力,只是在皇權尊嚴和戰略上處於劣勢,南遷改變不了任何局面,只是苟延殘喘的生存下去,崇禎帝想要重振朝綱已經爲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