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傳聞夏朝曾經有過養龍人,這是真的嗎?

傳聞夏朝曾經有過養龍人,這是真的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圖騰,是我們的精神信仰,但是龍這個生物到底是虛構還是真實的,還沒有官方的定論,傳聞夏朝曾經有過養龍人,這是真的嗎?

這是中國上古的傳說. 有延續時間很長的文獻紀錄. 但是我們無法有效的考證在文獻中所說的[龍] 到底是什麼生物. 文獻的記載介紹如下: 上古有陶唐氏以擅長馴服、飼養龍而聞名於世,其部族屬於當時的祝融,主要活動在鬷川(今山東定陶)一帶。並一直受到中原舜帝政權和夏王朝的器重,也是王室用龍的專門提供者。陶唐氏中有董姓的鬷氏董父. 善於養龍,熟悉龍性,馴養得法,龍多爭往之。他讓馴服的龍伺候舜,深得舜歡心,便賜姓爲「董」,氏「豢龍」,封於川,夷氏即其後人。《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撫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 ” 劉累,陶唐氏帝堯之裔孫,夏代人。劉累因生下來時便有手紋的神瑞兆示,很快就被推爲劉氏本族的首領。擔負着神聖的使命,劉累年輕時就離開家鄉,到豢龍氏族那裏去學習馴服、馴養龍的本領。不知是有神的力量還是劉累自己聰明過人,劉累很快就學有所成,成爲當時中原部落中的馴龍能手。

傳聞夏朝曾經有過養龍人,這是真的嗎?

這時正是夏朝第14代君主孔甲在位。據說,孔甲是個昏庸無道的君主,他在位時不全心治國愛民,卻沉醉於信奉鬼神方術。孔甲在位的第三年(約西元前1877年),從黃河和漢水中各得到一對雌雄雙龍。孔甲準備用這4條龍來給自己駕車,但他自己卻不會飼養。孔甲派人去找最擅長馴養龍的豢龍氏人,但沒有找到。這時,劉累便毛遂自薦,主動請求承擔4龍的馴養工作。

孔甲對劉累的舉動大爲欣賞,立即批准了他的請求。最初,劉累把龍飼養得很好,孔甲對他的工作非常滿意,於是頒佈命令,正式任命劉累爲王室馴龍官,並賜給劉累“御龍氏”的姓氏,宣佈由他取代豢龍氏的工作。孔甲又把顓頊之孫大彭氏所居之地——豕韋(今河南省滑縣西南韋鄉)賜給劉累作爲他的封邑。劉累的家族就由劉氏族演變成了御龍氏,族人也由劉邑(今河北唐縣)南遷到豕韋。《竹書紀年》雲:“孔甲元年,廢豕韋氏,使劉累豢龍。” 過了4年,也即孔甲七年時,劉累負責馴養的4條神龍中,突然死了一條雌龍。劉累害怕事情被發現,乾脆將龍肉煮熟,做成一道菜,派人送給夏王孔甲。不料這龍肉的味道還非常美,孔甲不知實情,吃了還大加讚賞,並派使者向劉累再次索求龍肉。劉累無法拒絕,又不能說出實情,一不做,二不休,又把剩下的3條龍相繼殺了。

孔甲一吃不可收拾,不繼派人向劉累求要龍肉。可是,龍是罕見之物,哪能隨便就能抓得到的?劉累在3條龍都被孔甲吃了之後,因爲找不到龍,這才知道闖了大禍,害怕事情敗露後會族滅家亡,於是帶着他的一部分族人偷偷逃離夏朝都城,遷到魯縣(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一帶隱居起來。躲過了滅族之災。但劉累的族人,從此一分爲二:一部分隨劉累遷到魯縣一帶;一部分則繼續留在祁姓劉氏族的舊地劉邑一帶。

《竹書紀年》:“帝孔甲七年,劉累遷於魯陽。”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範宣子)“匄之祖,自虞以上爲陶唐氏,在夏爲御龍氏,在商爲豕韋氏,在周爲唐杜氏,晉主夏盟爲範氏。” 據說,劉累逃走外國。孔甲大怒,命武士三百人,前去養龍池捉龍,殺而醢之。武士領旨,至養龍池,放乾池水。

正欲下手捉龍,不知龍乃靈物,見水乾涸,翻身一搖,將三百武士,皆捲入池中。霎時間,天昏地暗,大雨滂沱,龍騰雲而去。帝都亦滂沱大雨,雷電三日方息,漂去民房無數,平地水深丈餘。使臣奏三百武士,皆死於養龍池。孔甲聞奏大驚,因而得病不起,旬日而崩。

傳聞夏朝曾經有過養龍人,這是真的嗎? 第2張

在位三十一年,壽六十歲。目前就考古發現,河南的「王城崗」遺址,屬龍山文化的系統,有部分考古學家認爲這是大禹定都的夏朝國都「陽城」;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鎮與八方村之間、潁河與五渡河交匯的臺地上. 是一個靠近大河的地區 . 1980年山西臨汾地區襄汾縣陶寺出土。木製,上蒙鱷魚皮。《詩經·大雅》中已有鼉鼓的名稱“鼉鼓逢逢”。

《呂氏春秋·古樂篇》記載了鼉鼓的製作過程:五帝之一的顓頊命“〓”首先奏樂,“〓”就仰躺着用尾巴敲它的肚子,發出“嘭嘭”的聲響,“〓”即“鼉”的借字。鼉就是揚子鱷(學名:Alligator sinensis),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俗稱豬婆龍,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的鱷魚品種之一。

主要分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及太湖, 就上述的記載形容和考古上的聯想推測. 大多認爲這些傳說中的龍. 應該就是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