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老古話 “男不娶五,娶五命苦,女不嫁六,嫁六福休”是什麼意思?

老古話 “男不娶五,娶五命苦,女不嫁六,嫁六福休”是什麼意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在封建社會,信奉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之間是不可以自由戀愛的,那麼老古話說的“男不娶五,娶五命苦,女不嫁六,嫁六福休”是什麼意思?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本站小編一起看下去。

媒婆的形象,最早起源於神話故事中,掌管姻緣的一個神仙——月下老人,即月老。有趣的是,在民間從事這一行業的男性,也叫這個名字,而其中的女性,就是人們口中的媒婆。

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早在西周時期,媒婆這個職業就已經出現了。但當時,因爲女性在社會中,拋頭露面的機會不多,所以大部分的媒人,都是由年長的男性來擔任。

通常,這些人本身就是族中有一定地位的族老,不但對於婚姻雙方的家庭、個人性格都有了解,而且也是調節矛盾的合適人選。媒人的出現,代表着人類由原始時期,進入到集體社會時期。

在成爲集體的一分子後,男女在一起繁衍後代。這已經不是他們自己的事了,通常代表着兩個家庭,甚至兩個部落之間產生了聯繫。正因如此,一旦年輕人到了成婚的年齡,無論自己願不願意,父母都會找到媒人,安排子女的婚姻問題。

這個時候,媒人會根據委託方的實際條件,爲他們匹配合適的婚嫁對象。這個時候的媒人,相當於現代社會的大數據婚戀系統,雖然範圍大小有差距,但平等匹配的前提條件是一樣的。

隨着封建社會程度的加深,媒人已經成爲古代,不可或缺的一個主要職業了。孟子就曾寫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見在儒家思想中,婚姻的締結,發起者是雙方父母,媒人作爲溝通交流的傳話筒,保證公平匹配和雙方滿意。

老古話 “男不娶五,娶五命苦,女不嫁六,嫁六福休”是什麼意思?

在唐代的時候,媒人已經載入法律的一環了,即婚姻必須通過媒人促成,否則算是非法私通。而元代,因爲戰爭的緣故人口劇減。

爲了增加婚戀的成功率,官府挑選一批誠實可靠的戴罪婦人成爲官媒,來增加結婚率。這種婚姻方式已經演變成了,由政府主導,施加給各個家庭的任務了。

無論是官媒還是民間媒人,他們在接受一份保媒工作的時候,首先考察的自然是雙方的名聲、地位和家世等客觀條件。由於社會是以“士農工商”排序的,所以“門當戶對”就是一個鐵的準則了。

只要是資深從業者,斷然不會犯把書香世家的小姐,介紹給商賈家庭公子的錯誤。如果條件相差過多,窮人家的女兒,只能給大戶人家做妾。一個媒人勢必要儘量滿足,雙方對於婚姻的要求。

這樣就註定了她需要多溝通,多協調,這也是“媒妁之言”的含義。而這個過程,直到正式舉行婚禮那一天爲止,都是由一整套規則需要遵守的,也就是俗稱的“六禮”。

在雙方基本條件談妥之後,就開始了第一項“納采”,也就是媒人代表男方,去女方家裏提親。在女方同意商議婚事後,由男方備禮親自上門。這禮物也有講究,通常是大雁,因爲大雁生性忠貞,一生只配一個伴侶,寓意吉祥。

如果女方沒有異議,那下一項就是“問名”了。古代的女性,她的閨名一般是保密的,只有這時,媒人才能代表男方獲知,當然也包括相應的生辰八字等。拿到女方生辰八字,要拿到寺廟占卜,這一步叫做“納吉”。

如果一切順利,這時候男方就需要拿出聘禮,送到女方家中,意在婚事已定,相當於訂婚了。需要強調的是,古時候的聘禮和如今的彩禮不同,也跟金錢關係不大。大多是遵循祖制的禮物,如鹿皮,美酒,布匹,茶葉等等。

這就是“納徵”,經過之後的“請期”,也就是和女方商議結婚日期後,就剩下最後的一步“親迎”了。男方來到女方把她接入家中,舉行完婚禮後,兩人就結成了夫妻。

雖然整個流程看下來,似乎對於男女雙方當事人,個人的性格和喜好關注的較少。但其實,在更重要的人品上,古人的標準有着不下於現代人的嚴格要求。比如,在保媒的時候,就有五類女子和六種男子是受到鄙夷的。

老古話 “男不娶五,娶五命苦,女不嫁六,嫁六福休”是什麼意思? 第2張

首先五種女子包括:一不娶貪財之女,這一點很明顯,如果是貪圖金錢的女人嫁給一個人,很可能日後因爲錢跑掉;二不娶不孝之女,這裏的不孝主要是指孝順公婆而非父母。

三不娶性格偏激之女,四不娶水性楊花之女,五不娶生性自私之女。而後三種,則屬於性格上的缺陷,不利於婚後夫妻雙方的和諧生活,更不利於雙方的家庭關係。因此,通常這幾類女子,都不會受到各個家庭的喜歡。

同樣,除了女子之外,對於男子的要求有六條。除了之前提到的,性格上缺陷的三條以外,其他三條對應的是黃、賭、毒三個。因爲男子中,身帶不良嗜好的人較多,所以在性格的基礎上,也不能容忍這三個,能導致家破人亡的不良行爲。

雖然隨着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擇偶觀發生了鉅變。但百變不離其宗,無論在何時何地,人品和個人習慣都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條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