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李光弼平定了安史之亂,爲何晚年不敢離開軍隊?

李光弼平定了安史之亂,爲何晚年不敢離開軍隊?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3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營州柳城人,唐朝中期名將,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李光弼足智多謀,治軍威嚴而有方,善於出奇制勝,以少勝多,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被譽爲“自艱難已來,唯光弼行軍治戎,沉毅有籌略,將帥中第一”。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公元746年,唐朝大將王忠嗣,調任河西和隴右兩鎮的節度使。

作爲盛唐時期最有名的一員大將,王忠嗣當年曾被唐玄宗認作乾兒子,從小在皇宮當中長大,享受皇子級別的教育。長大之後,王忠嗣更是被按照‘霍去病的標準’培養,爲大唐立下了無數戰功。尤其是在這一年當中,王忠嗣更是身兼四鎮節度使,幾乎掌握了唐朝北方所有的軍隊,權勢無人可比。

而王忠嗣在這次調職之後,很快就在自己的新下屬當中,發現了一個讓他非常感興趣的人才。此人當時僅僅只有三十多歲,卻已經在軍中立下了許多戰功,聲名鵲起。而王忠嗣見到這個人之後,對他的評價更是高得嚇人。王忠嗣甚至直接明言,以後此人一定可以坐到自己如今的位置,成爲整個大唐最頂尖的名將。

李光弼平定了安史之亂,爲何晚年不敢離開軍隊?

後來的歷史發展證明,王忠嗣到底還是沒看錯人。此後的兩年裏,王忠嗣極力提拔此人,同時還給了他更多的發展空間。後來王忠嗣被奸相李林甫陷害,抑鬱而終。但他看中的這個人,卻在軍中繼續攀升,繼承了王忠嗣的意志,繼續守衛大唐。

後來,在安史之亂當中,此人更是處理甚多,最終率領唐軍,平定了那場安史之亂,爲唐朝延續了百年國祚。毫不客氣地說,如果沒有這個人的話,唐朝說不定也就沒有安史之亂以後的一百多年曆史了。

這個被王忠嗣看中的人,名叫李光弼,被後世史書譽爲‘戰功中興第一’。就連被後世譽爲再造大唐的郭子儀,在軍功方面,也要稍稍比他遜色一些。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人生最後的幾年當中,卻根本不敢離開軍隊,生怕自己被誅殺。

公元708年,李光弼出生於遼寧省朝陽地區。當時正是武則天在位時期,李光弼的父親,曾經是東北契丹族的一個部落首領。在李光弼出生數年之前,因爲唐朝官員對契丹這邊壓迫比較大,所以導致很多契丹部落開始起兵造反。當時李光弼他爹所在的這個部落,也參加了叛亂。

但可惜的是,面對唐朝大軍的鎮壓,這些契丹部落的反叛,很快就被鎮壓了。而叛亂被平定之後,爲了徹底收復這些契丹部落,再加上有些契丹部落的首領,確實很會打仗,讓武則天心生愛才之意,所以便把這些投降的契丹頭領,編入唐軍做將軍。

這其中,便有李光弼他爹。

等到李光弼出生的時候,李光弼他爹在唐朝軍隊體系內,地位已經很高了。類比現在的話,大概已經相當於是正軍級的幹部了。所以,從少年時代開始,李光弼就開始被他爹傳授各種戰爭領域的知識,逐漸爲後來的名將生涯,埋下了伏筆。

俗話說,朝中有人好做官。有這樣一位老爹,李光弼成年之後,自然也得以順利進入軍隊,然後一路官運亨通。而且,等到李光弼進入軍中的時候,他爹已經逐漸做到了朔方節度副使的高位。類比現在的話,幾乎等同於一個大軍區的軍區副司令。

李光弼平定了安史之亂,爲何晚年不敢離開軍隊? 第2張

有這麼一個老爹罩着,李光弼的升遷道路,自然暢通無阻。直到公元744年,也就是李光弼37歲的時候,他爹才安然去世。而到了這個時候,李光弼已經快要升到正師級的高度了,完全可以憑藉自身的戰功,在軍中牢牢打開一片天地。

對於李光弼來說,他的前半生,基本上就是被自己的親爹帶飛。正是因爲有他爹的存在,李光弼才能在軍中展露頭角,並且練就一身過硬的本事。

隨着老爹去世,按照當時的制度,李光弼不得不回家守孝。而等到李光弼守孝期結束,再次回到軍中的時候,這時候他就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個貴人,王忠嗣。

從年齡上來看,王忠嗣和李光弼,其實是一代人,王忠嗣只比李光弼大三歲而已。但從軍中資歷來看,王忠嗣卻比李光弼強太多了。這也沒辦法。畢竟李光弼他爹,最後也只是一個軍區副司令。而王忠嗣他義父,卻是大唐的最高執政者李隆基。而且從王忠嗣的少年時代開始,李隆基就一直朝着名將的方向,培養王忠嗣。所以王忠嗣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帶着軍隊在邊境殺敵立功了。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王忠嗣雖然只比李光弼大三歲。但當時剛過四十歲的王忠嗣,已經是整個唐軍內部,當之無愧的第一人了。北方四大軍鎮,全都歸王忠嗣節制。

王忠嗣也是一個性情中人,對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從來都是極爲敬佩的。所以當他調任做了李光弼的上司之後,很快就看中了李光弼。王忠嗣本人就是最頂級的名將,對於李光弼的能力,自然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再加上李光弼他爹,原本就是朔方軍鎮的老領導,就算衝着老領導的面子,王忠嗣也得好好培養這個自己很欣賞的年輕人。

李光弼平定了安史之亂,爲何晚年不敢離開軍隊? 第3張

於是,此後的兩年裏,李光弼又被王忠嗣這位盛唐第一名將,極力培養。不管是在軍事指揮方面,還是在個人資歷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到了這個時候,李光弼光靠自己的名號,就已經足以在唐軍內部撐起一片天了。

除此之外,在這兩年當中,李光弼還有一個巨大的收穫。那就是圍繞着王忠嗣,認識了很多唐軍內部的優秀將領。從後來的歷史發展來看,這個小圈子的形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真正做到了力挽狂瀾,改變了大唐的命運。

在這個小圈子當中,李光弼認識的諸多將領裏面,有一個名氣最大,這就是後來被譽爲‘再造大唐’的郭子儀。

不過,可惜的是,就在這個小圈子有成型的趨勢,還沒徹底成型的時候,王忠嗣就忽然去世了。王忠嗣的去世,說起來比較複雜。簡單來說,當時唐朝有一個出將入相的規則。如果一位將領在邊境戰功卓著,未來就有機會返回京城做宰相。而當時的宰相李林甫,因爲擔心王忠嗣回京之後,會改變自己一家獨大的狀態,所以就想辦法陷害了王忠嗣,說王忠嗣圖謀不軌,打算和太子聯手逼供造反。

後來,經過一番嚴刑拷打,以及複雜的排查之後,最後唐玄宗終於知道,這是一樁冤案,王忠嗣是被人陷害的。但問題是,王忠嗣之前被關在監獄裏,拷打了整整半年。誰敢保證,未來王忠嗣再度掌權,不會因此而心生怨恨呢?

所以接下來,王忠嗣雖然被放出了監獄,仍是得不到重用,只是被派到南方去做了一個地方官。此後,平白被打了一頓的王忠嗣,積鬱成疾,沒過幾個月就去世了。

王忠嗣的死,對於整個唐朝歷史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王忠嗣活着的時候,唐朝軍方几乎堪稱鐵板一塊。或許將領之間,也會存在一些矛盾。但只要王忠嗣在,問題都不大,因爲王忠嗣確實能壓得住局面。最關鍵的是,王忠嗣對唐玄宗堪稱極致的忠誠。但王忠嗣死後,唐朝高層的幾個節度使,就紛紛開始爭權奪利。後來便有了安祿山執掌三大軍鎮,繼而掀起安史之亂的事情。

李光弼平定了安史之亂,爲何晚年不敢離開軍隊? 第4張

所以,後世很多人都認爲,如果王忠嗣不死的話,可能根本就不會有安史之亂。因爲如果王忠嗣活着的話,執掌三大軍鎮的,絕對不可能是安祿山,而應該是王忠嗣。

而對於那個剛剛成型的小圈子來說,王忠嗣的死,更是堪稱致命打擊。自此之後,大家雖然依舊忠心報國,但卻沒了主心骨。而對於李光弼來說,則更是如此。就在王忠嗣去世的那一年,李光弼榮升河西節度副使。四十二歲的李光弼,終於達到了自己父親當初的高度。

但這一切,對於李光弼來說,卻無法讓他感到興奮。

因爲到了這個層次之後,接下來的鬥爭,讓他感到十分陌生。

以往李光弼他爹在世的時候,朝堂上雖然也有很多鬥爭,但這些鬥爭往往都是由他爹應付,根本輪不到李光弼操心。李光弼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打贏敵人。而後來到了王忠嗣手下之後,王忠嗣又對他多有照顧,同樣沒讓李光弼經歷什麼朝堂鬥爭。

然而,等到王忠嗣去世,李光弼獨自成爲一鎮節度副使的時候,這時候就再沒人替他遮風擋雨了。而那些朝堂之上爾虞我詐的鬥爭,更是讓李光弼感到非常茫然。

後來,這個特點,也成了李光弼後來不得不擁兵自重的關鍵。

此後的幾年裏,唐朝軍方內部的鬥爭,越來越激烈。以安思順和哥舒翰等人爲首的幾個勢力,開始紛紛撕破臉皮,爭奪權力。在這期間,身爲節度副使級別將領的李光弼,就成了大家招攬的對象。對於當時已經年近五十的李光弼,安思順甚至主動提出,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老將哥舒翰,也是對其多有招攬,希望能把李光弼招攬到自己麾下。

但對於這些招攬,李光弼沒有任何興奮,甚至感到厭煩。或許,在李光弼眼裏,除了當年的王忠嗣之外,如哥舒翰和安思緒之流,根本都不配招攬自己。所以,在這之後,李光弼乾脆辭官不做,直接退休回家。除了李光弼之外,當時還有很多有志氣的將領,比如郭子儀等人,也都藉着各種理由,暫時退休回家,打算遠離這些鬥爭。

李光弼平定了安史之亂,爲何晚年不敢離開軍隊? 第5張

不過,李光弼的退休生活,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僅僅在家賦閒不到一年之後,安祿山便在范陽起兵,正式拉開了安史之亂的帷幕。

安史之亂爆發後,因爲唐朝內部已經多年沒有戰事,所以國內基本沒什麼強力軍隊。這就導致安祿山從河北起兵之後,很快就一路攻向河南,年底便攻下了洛陽。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裏,幾乎整個華北地區,都落入到了安祿山的控制當中。

面對來勢洶洶的安祿山,唐玄宗當時也做出了很多應對計劃。比如派遣名將高仙芝和封常清,率軍去潼關正面抵抗安祿山的進攻。然而因爲唐玄宗亂指揮,最後導致高仙芝大敗而回,唐軍前線的情況,也越發惡化。

就是在這樣一個關鍵時間點,唐玄宗忽然發現,自己竟然漸漸無人可用了。首先,出於安全考慮,所有和安祿山有關係的將領,基本上都不能用。而安祿山又是出了名的長袖善舞,和很多軍中將領都關係不錯,這就導致一大批將領,根本無法參戰。再加上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戰敗,又損失了不少人。所以,此時的唐玄宗,開始不得不從那些退休回家的將領當中,尋找得力的將領。

當時的唐玄宗,首先找到的就是朔方軍核心人物之一的郭子儀。安史之亂髮生的時候,郭子儀正在家裏忙着守孝。因爲戰事開啓,唐玄宗緊急把他找了回來。而郭子儀回來之後,很快就提出要把自己的那些老戰友同時起復。在這其中,郭子儀專門提到了李光弼,而唐玄宗這次也比較痛快,直接將李光弼起復爲河東節度副使。

當然,李光弼的這個節度副使,基本上是有名無實。因爲當時的河東軍鎮,所有軍隊都被安祿山控制。所以李光弼麾下統領的軍隊,基本上都是出自朔方軍。

說到這裏,我們得簡單來介紹一下當時的局勢。

唐玄宗在位期間,因爲種種原因,將國家的精銳軍隊,基本上都集中到了邊境,分成了十個軍鎮。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幽州、盧龍以及河東這三個軍鎮,都被安祿山控制。南方的嶺南軍鎮,因爲之前剛打完一場硬仗,兵力折損嚴重,基本上沒有參戰的能力。而北方的北庭都護府,以及西邊的安西都護府,因爲實在太遠,暫時也無法調回軍隊。

李光弼平定了安史之亂,爲何晚年不敢離開軍隊? 第6張

所以,當時唐玄宗能夠調動的,就只剩下了劍南、河西、朔方以及隴右這四個軍鎮的軍隊。而當時除朔方軍以外的所有精銳,基本上都被唐玄宗派去了潼關,由老將哥舒翰統領,在正面阻擊安祿山。此時唯一還能靈活調動的,就只剩下了朔方軍鎮。

而接下來的故事,便是屬於郭子儀和李光弼兩人的傳奇了。

此後的半年裏,老將哥舒翰一直堅守在潼關,閉關不出。面對潼關天險,再加上哥舒翰手下的精銳軍隊,戰力確實比較強。所以就算安祿山再怎麼牛氣,也無法攻破潼關。與此同時,郭子儀和李光弼兩人,則是率軍從山西方向進攻,直接殺向安祿山的老巢范陽。

在這個過程當中,朔方軍和叛軍展開了一番驚心動魄的激戰。這個過程太過複雜,簡單來說,當時安祿山率領主力,在潼關這邊和哥舒翰對峙。而他的副手史思明,則是率軍應付郭子儀和李光弼。但是在郭子儀和李光弼的聯手之下,史思明根本就不是對手,很快就被打得節節敗退。

四個月之後,史思明已經被逼得退回博陵,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定州一帶。此後,李光弼和郭子儀更是趁機圍困博陵,並且派兵收復周邊。短短一個月之內,原本被叛軍牢牢控制的河北地區,便已經超過半數,重新被朔方軍給奪回來了。

仗打到這個份上,叛軍其實已經落了下風。郭子儀和李光弼這邊,已經徹底切斷了安祿山主力和范陽老巢的聯繫。只要再給他們一點時間,他們完全可以拿下范陽。到那個時候,沒了後方的安祿山,肯定必敗無疑,就算是對耗,也撐不了幾天。

但誰都沒想到的是,就在這個時候,唐玄宗卻強行下令,讓老將哥舒翰出關迎戰。

當時唐玄宗的想法其實也很單純。此時唐軍已經佔據了上風,而哥舒翰手裏又掌握了過多的軍隊。一旦這個時候,哥舒翰忽然反水,唐朝就徹底沒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哥舒翰和安祿山對耗,可以做到兩全其美。

但唐玄宗卻唯獨忘了,身爲老將的哥舒翰,也是有可能會輸的。

李光弼平定了安史之亂,爲何晚年不敢離開軍隊? 第7張

此後,哥舒翰出關迎戰,倉促之中被叛軍伏擊,最後幾乎被打得全軍覆沒。哥舒翰戰敗之後,潼關也守不住了,安祿山就這樣順利攻破潼關,進入了關中地區,直接逼近長安。

當這個消息,傳到李光弼那邊的時候,估計李光弼和郭子儀都很無奈。原本已經是勝利在望,但就因爲哥舒翰的戰敗,局勢再次對唐軍不利。而且,隨着安祿山逼近長安,朔方軍不得不迅速後撤,回去增援長安。

如果唐玄宗出了問題,到時候就算他們打下了范陽,也沒有任何意義。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就比較清楚了。隨着安祿山逼近長安,唐玄宗倉惶出逃,逃往四川。就在逃亡路上,麾下禁軍譁變,要求賜死楊貴妃。此後,唐玄宗獨自帶人入蜀,太子李亨則是趕回靈武,準備重整旗鼓,再次和叛軍作戰。

之所以要回靈武,就是因爲靈武是朔方軍的老巢。隨着哥舒翰戰敗,他麾下的三個軍鎮,精銳幾乎損失殆盡。所以李亨唯一還能指望的,就只剩下了朔方軍。所以,李亨在靈武下令,讓郭子儀和李光弼率軍返回,鞏固老巢。

因爲李亨的命令,郭子儀和李光弼不得不撤兵。原本已經收回大半的河北,就這樣再次落入了叛軍手中。

回到靈武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大概就是李亨重新整編朔方軍,確保自己能控制軍隊。此後,郭子儀被留在了關中戰場,而李光弼則是被派回山西,去鎮守太原。返回太原的時候,李光弼身邊只有五千多軍隊,再加上太原城內的守軍,加起來也不到一萬人。

但在李光弼回到太原的同時,史思明卻率領十萬叛軍,前來進攻太原。

一萬人,想要擋住十萬人的進攻,這已經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大家深刻明白,爲什麼李光弼可以被後世尊稱爲名將。

李光弼平定了安史之亂,爲何晚年不敢離開軍隊? 第8張

回到太原之後,面對來勢洶洶的叛軍,李光弼迅速整頓軍務,重新組織太原地區的防務工作。而當史思明抵達太原的時候,面對的只能是一座守衛牢固的要塞,根本就打不下來。非但如此,後來李光弼還用挖地道的方式,直接挖到了史思明的大營,然後突襲之下,一口氣殺了一萬多叛軍。

就在這次大勝之後,恰好叛軍內部也出了問題。作爲叛軍首領的安祿山,被他自己的親兒子安思緒弒殺。此後,叛軍內部開始人心不穩,李光弼便利用這個機會,組織敢死隊向叛軍進攻,結果一戰滅了七萬多叛軍。

經過這兩場大勝之後,原本來勢洶洶的十萬叛軍主力,幾乎被李光弼給打沒了。此戰之後,李光弼不但徹底守住了太原,而且在這之後,叛軍想要跨過山西,進攻關中,幾乎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而這場太原之戰的勝利,從很大程度上來說,也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的一個關鍵戰役。

當李光弼守住山西的同時,郭子儀那邊其實也有很大的進展,先後收復了長安和洛陽。至於叛軍那邊,此後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勢力範圍越來越小。這也是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第二次接近勝利。

但可惜的是,這一次,唐朝依然沒能抓住機會。

因爲在這之後,李亨覺得決戰的機會已經到來,所以便下令讓各大節度使,率軍前來合圍安思緒率領的主力叛軍。但同時,李亨擔心軍中將領做大,所以根本沒設主帥,只是讓幾個節度使各自爲政,同時派一個叫魚朝恩的宦官前去監軍。

因爲沒有主帥,所以這一戰唐軍打得特別離奇。當時唐軍總數號稱六十萬,叛軍卻只有十多萬而已。結果後來因爲沒有主帥,唐軍非但沒有打贏叛軍,自身反倒是開始潰敗。

在這場潰敗當中,李光弼靠着自己的超強的指揮能力,勉強穩住了陣型,沒有被叛軍殲滅。至於郭子儀,因爲沒有主帥的原因,還沒來得及組織軍隊佈陣,就已經開始面對叛軍的衝擊,最後結果自然也好不到哪裏去。

所以,此戰之後,唐軍再次錯失了一個天賜良機,郭子儀也被扣上了一口黑鍋,然後被一擼到底。唯有李光弼,此時依然留在軍中。

在之前的平叛戰爭當中,李光弼和郭子儀兩人,已經是唐朝最能打的兩個牛人了。而此時郭子儀被一擼到底,李光弼又得以全身而退,所以在這之後,李光弼就被加封爲天下兵馬副元帥。雖然只是一個副元帥,但此時的李光弼,卻是唐軍的實際指揮者。因爲真正的那位元帥,是李亨的兒子李豫,也就是後來的唐代宗。而李豫這個元帥,其實只是掛名而已,本人的指揮能力相當有限。真正打仗,還是得靠李光弼。

李光弼平定了安史之亂,爲何晚年不敢離開軍隊? 第9張

升任副元帥之後,李光弼總算是有了指揮權,可以憑藉自己的過人能力,開始剿滅叛軍。此後的一年裏,在李光弼的指揮下,唐軍再次節節大勝。而且叛軍那邊,史思明又殺了安思緒,再次內訌。李光弼也趁着這個機會,再次壓縮叛軍的生存空間。

如此,一年多以後,唐軍再次取得壓倒性的優勢。但在這個時候,皇帝李亨又開始出來瞎指揮了。在李亨的命令下,李光弼不得不率軍強攻洛陽。結果不出所料,自然又是大敗而回。

不過,幸運的是,李光弼這次並沒有背鍋。戰敗的責任,被歸咎到了另一位名將,僕固懷恩的頭上。所以接下來,李光弼也得以繼續率軍戰鬥。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裏,李光弼先是率軍去南方鎮壓了一下農民起義,然後接着打叛軍。公元763年,隨着史思明之子史朝義自殺,這場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纔算終於是被徹底平定了。

縱觀這個安史之亂的平定過程,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如果不是唐玄宗和唐肅宗兩代皇帝,一直瞎指揮的話,唐軍其實早就能平叛了。以李光弼的能力,就算讓他獨自指揮,都不至於打八年的時間。

但同時,這也進一步證明了李光弼的能力。就憑唐玄宗和唐肅宗這麼折騰,如果不是因爲有李光弼這樣的頂級名將撐着,唐朝估計早就沒了。

對於李光弼的這份功勞,唐朝皇帝倒是也非常認可。而且,相比李光弼,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等人,都曾因爲種種原因,暫時離開過平叛戰爭。所有頂級將領當中,唯一一個一直堅守在前線的將軍,就只有李光弼一個。這也是爲什麼,後來大家認爲,李光弼纔是戰功第一的緣故。

不過,李光弼的這份功勞,卻並沒有讓他在戰後得到應有的補償,反倒是爲他招來了災禍。李光弼是一個典型職業軍人,根本不懂那些黨爭,或者說不願意去懂。所以,安史之亂被平定之後,李光弼很快就招來了朝中幾個大宦官的嫉恨。

所以,自此之後,李光弼便開始擁兵自重。雖然不至於直接反叛,但是也不敢再交出軍權。此後一直到死,李光弼一直留在軍中,生怕丟掉了軍隊這張護身符。

由此可見,李光弼其實也不是不懂政治。只是相對來說,他更願意做一個純粹的軍人。但在保命的時候,李光弼其實也不傻。

李光弼平定了安史之亂,爲何晚年不敢離開軍隊? 第10張

因爲擁兵自重的緣故,此後李光弼和郭子儀之間,就出現了很大的差距。郭子儀相對完美,所以名聲在後世更大一些。而李光弼則是擁兵自重,所以後世對其評價就相對較低一些。但不管怎麼說,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亂的這份功勞,是誰都無法抹殺的。

公元764年,李光弼在徐州病逝,終年五十七歲。李光弼去世後,唐代宗爲其輟朝三日,追諡其爲武穆。而李光弼的子孫,雖然沒像郭子儀的後輩那樣有名,但最終也做到了節度使的位置。所以這樣的結果,也算是善終了。

縱觀李光弼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李光弼其實就是一個純粹的軍人。他不是不懂政治,而是不想懂。李光弼的前半生,一直被自己的父親和王忠嗣保護,後半生則是靠着平定安史之亂的功勞,最終得以善終。

至於最後擁兵自重,以此保命的做法,恐怕也只能說是一種無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