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明朝時期的文官的權利爲何會如此大?能和和皇權分庭抗禮?

明朝時期的文官的權利爲何會如此大?能和和皇權分庭抗禮?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朝代,1368年初朱元璋稱帝,國號大明 ,定都南京。今天本站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都說明朝的皇帝獨裁,其實明朝的皇帝還真做不到這一點,除了一個朱元璋之外。在朱元璋之後,明朝的皇帝們或多或少都需要和官僚集團,特別是文官集團配合執政,即使是永樂大帝朱棣,也需要時不時安撫文官集團,畢竟他得位不那麼正,其餘皇帝別說獨裁了,很多連搞些娛樂活動都被盯得死死的。

明朝的文官集團勢力正式崛起到可以和皇權分庭抗禮始於明仁宗朱高熾執政時期,至“土木堡之變”後基本完成在朝堂上獨大的局面,武勳、武將集團開始沒落,這個期間,明朝的皇帝也開始了扶持宦官集團和文官集團抗衡的新局面。

明宣宗朱瞻基爲何要給予宦官們教育權?給予他們幫助執政的權力?明英宗朱祁鎮爲何偏愛宦官王振?其實都是文官集團給予的壓力太大,明宣宗還強一點,皇帝的手段、魄力以及從皇太孫時期開始,十幾年來歷練出來的能力和眼光都還在。

到明英宗朱祁鎮繼位後,因爲他是幼年繼位,無法親自理政,所以,文官集團的代表機構,內閣的權力特別大,不但掌握着朝政,而且,幼年皇帝的教育也是由內閣來安排,這也給了文官集團試圖按照儒家的理念打造出符合他們心目中標準皇帝的機會。

從皇帝的日常舉止、娛樂活動、禮儀遵守、施政理念等等,文官集團想的是全方位的重新包裝皇帝,給皇帝定出一個標準出來,至少不能出現像朱元璋和朱棣那樣的強勢、暴虐的皇帝,不說把皇權關進籠子裏吧,至少也要達到像宋朝那樣“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明朝時期的文官的權利爲何會如此大?能和和皇權分庭抗禮?

9歲繼位的朱祁鎮是文官集團難得的試驗品,他纔剛登基,文官集團就開始給這位小皇帝灌輸他們所倡導的理念,也不管朱祁鎮聽不聽得懂。湖廣佈政司檢校程富直接對朱祁鎮表示,皇帝是天子,即使小到飲食行爲和娛樂行爲都要顧及到上天的不滿,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按照儒家的教導和規定來實行。

9歲的小孩子,你讓他整天規規矩矩的,實在很難爲他了,也難怪朱祁鎮不喜歡文官集團,而是更喜歡陪伴他的宦官王振,實際上,朱祁鎮真正的啓蒙老師王振也贊同以儒家禮儀和規範教導皇帝,比如年輕的朱祁鎮喜歡蹴鞠,王振就曾勸導他:“先皇帝爲一球子幾誤天下 ,陛下復踵其好,如社稷何?”

朱祁鎮是很聽王振的話的,他的反應是“愧無所容”,還有一條來自《菽園雜記》中的歷史記錄是:“自宣德年間,朝廷起取花木鳥獸及諸玩好物,內官司道接踵,擾甚。至王振,悉禁絕之。未嘗輕差一人,民賴休息”。王振還是能比較嚴格的控制朱祁鎮不斷增長的玩心。

王振到底是中過秀才的讀書人,也是儒家集體中的一員,他在教導皇帝方面的部分理念和文官集團是相同的,但又有不同,王振是希望皇帝少娛樂,多學習,希望他能文武雙全,除了文治上的學習,王振還希望能培養出朱祁鎮勇武方面的能力。

比如王振喜歡帶着朱祁鎮去觀看軍中將士搞出來的閱兵式,去觀賞禁軍的演武,王振的目標大概是讓朱祁鎮成爲超過朱棣的皇帝,朱棣武事可以,但文事就差一點,據說朱棣有可能是個文盲,可王振這樣的期望和行爲明顯和文官集團的理念起了衝突。

文官集團可不希望朱祁鎮崇尚武事,而且關心武事也會減少文官集團對皇帝進行教育的時間,比如幫助皇帝學習儒家治國理政方式的經筵日講,這個講學是文官集團改造皇帝的最重要一環,現在皇帝一半的時間被王振拉去搞什麼演武,他們當然不幹,於是有了《明史紀事本末》中的這段記載:

有頃,宣太監王振。振至,俯伏,太皇太后顏色頓異,曰:“汝侍皇帝起居多不律,今當賜汝死。”女官遂加刃振頸。英宗跪爲之請,諸大臣皆跪。太皇太后曰:“皇帝年少,豈知此輩禍人家國。我聽皇帝暨諸大臣貸振,此後不可令幹國事也。”

文官集團拿王振沒辦法,他們說的話朱祁鎮也不大聽,別看朱祁鎮年輕,誰真心對他好,他還是能分辨出來的,所以,文官們就跑去找朱祁鎮的祖母張太后告狀,張太后支持了文官集團,不過,這也更加激起了朱祁鎮的逆反心理,張太后死後,他完全就不聽從文臣們的勸諫了,直至第二次登基後才又稍有改觀。

明朝時期的文官的權利爲何會如此大?能和和皇權分庭抗禮? 第2張

朱祁鎮有王振在前面幫助頂着,還能勉強做點自己想做的事,雖然過程很驚心動魄,但畢竟也曾御駕親征過,在他之後除了明武宗朱厚照之外,明朝皇帝連出去京城的機會幾乎都沒有了。比如朱祁鎮的弟弟明代宗朱祁鈺是文官集團擁戴上位的,別說出去找樂子了,在皇宮中所有的禮制和日常娛樂都受制於文官集團。

朱祁鈺也是剛繼位時,瓦剌人都還沒趕跑,文官集團就有人上書:“臣聞憂勤是圖治之根本,逸樂是弛政之開端”,要求朱祁鈺“絕玩好”,建議他身邊留下幾個飽讀詩書,老實一點的宦官就行,平常要多聽儒臣講論經史,只有這樣才能當一個好皇帝,否則,就是不效法堯舜之道,非明君而是昏君。

可朱祁鈺繼位時也才21歲,就算不是幼年,也正是衝動好玩的年紀,很喜歡搞些新鮮的娛樂活動,比如在皇宮中建造專門供他玩耍的娛樂室,打造龍舟,在龍舟上和宮女、太監們飲宴,還喜歡把金、銀打造成的金豆子、銀豆子灑在地方,觀看宮女、太監們哄搶,年輕氣盛的他更是“頗好聲色”。

朱祁鈺這種行爲當然要受到文官集團的批評,監察御史倪敬就專門上書指責朱祁鈺耗資巨大隻是爲了個人享受,要求朱祁鈺停止相關娛樂活動:“伏望皇上罷齋僧之費,節遊宴之樂。凡一應土木工作,悉皆停止,上念祖宗創立之艱,下思小民飢寒之苦,則聖德日新,聖躬萬福”。朱祁鈺煩了,馬上把倪敬貶官外放。

但文官集團可是有一整個羣體,倪敬被貶,另一位御史熊高明又跳出來指責朱祁鈺不該花錢在皇宮內修龍舟,要趕緊改正。翰林院編修楊守陳還公開作詩諷刺朱祁鈺灑金豆子、銀豆子任人哄搶的行爲是:“願將銀豆三幹斛,活取枯骸百萬人”,這樣前赴後繼的來勸諫、指責朱祁鈺,他也只能妥協,他身邊連個王振都沒有,招架不住圍攻。

明英宗朱祁鎮被王振帶着學習武事,被文官集體抵制,明代宗朱祁鈺理政之餘搞些娛樂活動,也被文官集體抵制,可皇帝總不能每天只看奏章,聽經筵日講,總還是需要有些娛樂身心的活動,文官集團給他們做了規定,娛樂活動可以按照儒家的辦法來,可以和文官們一起來搞娛樂活動,美其名曰“與臣同樂”。

這些娛樂活動是什麼呢?就是皇帝和飽讀詩書的大臣們在一起飲酒作詩、作詞,可以和大臣們在一起聽音樂、繪畫等等,這些方式的確可以陶冶情操,也符合儒家的修身養性的理念,可讓年輕的皇帝空暇之餘就陪着一堆正兒八經的文臣搞這些,年紀稍長些的皇帝可能還好點,年輕的皇帝恐怕無法忍受。

明朝時期的文官的權利爲何會如此大?能和和皇權分庭抗禮? 第3張

明朝從明宣宗之後,出現了很多奇葩皇帝,其實就和自明英宗開始,權勢大漲的文官集團有意識地對皇帝的改造有關,按照文官集團們規定的學習方法和娛樂活動來辦實在是太枯燥,大多數皇帝天然就有牴觸心理,文官集團謀劃的改造也並不成功,大多數皇帝越發依賴宦官給他們帶來的歡樂,依賴宦官在前面幫自己豎起來的防火牆。

明朝的後繼皇帝們在文官集團的集體注視下,不但沒法獨裁,還要想方設法和文官集團爭奪主導權和娛樂權,從明仁宗時期壯大起來的文官集團也絕對不願意喪失掉和皇權共掌天下的權力,以及改造皇帝的權力,打死都不怕,依舊前赴後繼,這種皇帝和文官集團之間潛意識的對峙對明朝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特別是到了明朝末年,明神宗萬曆皇帝登基之初被張居正壓得死死的,執政後期又因爲和文官集團在繼承人問題上的不對付,幾十年不上朝。明熹宗天啓皇帝乾脆就推出個魏忠賢和文官集團死磕,自己專心學木工。明思宗崇禎皇帝和文官集團互相之間也是各種不信任,這些內部爭鬥的隱憂成爲了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追根溯源其實就是文官集團想按照他們的需求改造皇帝,甚至剝奪皇帝的享受權,而皇帝抵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