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老古話說的“未言舐脣勢必妖,面目雌雄不可交”是什麼意思?

老古話說的“未言舐脣勢必妖,面目雌雄不可交”是什麼意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老祖宗的智慧無窮無盡。那麼老古話說的“未言舐脣勢必妖,面目雌雄不可交”是什麼意思?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這句話的表面意思非常簡單,就是說一個人若是還沒有開口講話,便時不時地去舔嘴脣,這樣一來,必定沒有什麼好事情。

這句話在古代主要是用來形容女子的,一個女子若是在外人面前,還未講話就時不時地舐脣,是非常失禮的,一般只有那些水性楊花的女子纔會這麼做。

女子舔嘴脣的這個動作在男人眼裏,是很性感的的,帶有勾引的意味,這時若是女子再拋上一個媚眼,配上些其他的輕浮動作,很多男人的色心就會被勾上來,發生些什麼有損禮法的事。

古代女子地位很低,要遵守條條框框的禮教,舔嘴脣這樣舉止輕浮的動作,必然是不被允許的。其實不光是古代女子,在如今不管是男是女,若是時常舔嘴脣都會被認爲是不靠譜的表現,這並非是一種主觀偏見,而是與心理學有關。

老古話說的“未言舐脣勢必妖,面目雌雄不可交”是什麼意思?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撒謊時,血壓脈搏和呼吸等生理狀態都會發生細微的改變。謊話畢竟不是真實的,人在講出謊話時,潛意識是會抗拒的,會帶來不安和愧疚感,神經系統就會連帶着出現變化。

撒謊時比較常見的一個症狀就是口乾舌燥,人在神情緊張時,唾液會減少分泌,會不自覺地呼吸急促,嗓子發乾。這時人就會下意識地做出吞口水,舔嘴脣這樣的動作。

古代印度審判犯人就有一種方法叫“嚼米法”,就是在審判時,給犯人嘴裏塞上一團米,問完問題如果犯人嘴裏的米是溼潤的,那就代表他是清白的,反之則代表有罪,這可以看成是心理學的古老應用。

所以說,用“未言舐脣”來判斷一個人是否靠譜,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這句話的表面意思也很簡單,就是說一個人若是“面目雌雄”,那麼就不值得與之交往。可怎樣的面相算是“面目雌雄”呢?

古代一直一來的社會傳統都是“男尊女卑”,在某種程度上,“雌雄”二字就帶有分個高低大小的意思。

“面目雌雄”指的就是一個人的左右相貌嚴重不對稱,出現了大小眼,也叫陰陽眼,一隻眼睛大若銅鈴,一隻眯縫成線,這樣的面相就代表心術不正,陰險狡詐。

古代的相術認爲,面貌陰陽眼的人往往反覆無常,重利輕義,很善於僞裝,會爲了一己之私,出賣他人,做出不義之舉。

但換個角度來看,擁有陰陽眼,則代表一個人胸有城府,腹有謀略,善於隱忍欺騙,其內心常人難以揣摩,更有利於開拓一番事業。

雄才大略的康熙帝,面相就是陰陽眼,他少年登基,隱忍多年,一朝除掉權臣鰲拜,掃平三藩,安定西北,是一個很有作爲的皇帝。

其實一個人是否陰陽眼與其性格人品是沒有多大關係的,陰陽眼主要是取決於基因遺傳,是一種自然的性狀。

古代生物學落後,對這種情況缺乏正確的人識,加上各種玄學迷信思想,就會認爲天生異相之人,其內在也一定異於常人,對少見的陰陽眼自然就產生了偏見。

老古話說的“未言舐脣勢必妖,面目雌雄不可交”是什麼意思? 第2張

所以說“面目雌雄”就代表陰險狡詐,不可結交,是沒有道理的。歷史中脫穎而出的特例,也不代表全部情況。判斷一個人是否靠譜,更應該依據其內在,而非相貌。

古語雖說“人不可貌相”,但古語又講“相由心生”,但人們一直都有以貌取人的傳統,直到如今,人們已經還會經常通過一個人的氣質,外貌和衣着來判斷一個人是何階層,是否靠譜。

其實這兩句話並不算矛盾,“人不可貌相”中的“貌”指的是人與生俱來,外在的相貌,而“相由心生”中的“相”指的是一個人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後天氣質或是氣場。

人後天的氣質與人經歷境遇,心理狀態息息相關。人們後天的經歷,會影響到人的心理,人的心理會逐漸形象到人外在的氣質,這便是“相由心生”。

比如,長期身居高位,發號施令的人,身上都有一種自信,堅定的氣場,給人一種不怒而威之感。那些滿腹經綸,常年讀書的人,會自然而然散發出一種文雅的書卷氣,這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一個初出茅廬的職場菜鳥,和混跡多年的老油條,其外在氣質和在待人接物方面的行爲,自然是大相徑庭。

窮兇極惡的通緝犯的相貌多給人以眼神凌厲,內心兇狠的印象,這也促生了根據犯人犯罪特徵,來勾勒犯人樣貌的犯罪側寫師這一職業。

相由心生並非是依靠人的外貌主觀論斷人的內在,而是說人的思想,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會引導人的外在氣質,外在氣質又會潛移默化地改變人的外貌,這是一種對心理學的利用。

人心中的內在支配人情緒和行動,進而影響人的形象氣質,給人整體上帶來變化,所以說古時人們留下的某些相術經驗,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些道理的。

不管是古時的相術俗語,還是現代心理學,在依靠人相貌判斷其內在這一點上,只能當做一種參考借鑑,因爲這類模糊的判斷只是一種大致的概括,並不代表某些特例情況,更不能僅靠一句話就“一杆子打翻一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