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諡號、廟號和年號有哪些區別?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諡號、廟號和年號有哪些區別?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華文明歷史非常悠久,誕生了許多的文化,那麼諡號、廟號和年號有哪些區別?表達的是什麼意思?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年號一般是我國的封建王朝用於紀年的一種稱號,是由漢武帝劉徹進行首創的,第一個年號爲建元。

通常情況下一個封建皇帝不止有一個年號,因爲每當遇到一些天降祥瑞的重大事情時,都要將年號更改,比如漢武帝本人就先後用過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後元這十一個年號,但到了明清兩朝,一個皇帝都只用一個年號了,比如洪武皇帝、永樂皇帝、嘉靖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等。

諡號、廟號和年號有哪些區別?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如果我們認真關注從秦到清所有皇帝的簡稱,可以大致發現這麼一條規律,那就是漢隋之間的皇帝大多都是用諡號來進行稱呼,比如:漢武帝、魏文帝、隋煬帝等等;

唐元之間的皇帝大多都是用廟號來進行稱呼的,比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等等;而到了明清之後,則常用年號來進行稱呼的。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轉變呢?

首先,漢唐之間爲什麼要用諡號來稱呼?

諡號、廟號和年號有哪些區別?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第2張

在唐朝之間不是每一個皇帝都能夠擁有廟號的,只有那些文治武功比較厲害的皇帝,才能擁有廟號,比如整個西漢王朝只有漢高祖劉徹、漢文帝劉恆、漢武帝劉徹、漢宣帝劉詢這四位才擁有廟號,其餘的皇帝不夠格。所以用廟號來稱呼皇帝就顯得不方便。

而前文也已經說過了,漢至唐這段時間裏,一個皇帝少則擁有一個年號,多則十幾個年號,所以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就顯得不方便。兩相權衡之下,只能用諡號當作皇帝的簡稱了!

其次,唐元之間爲什麼要用廟號來稱呼?

漢隋這段時間裏,皇帝的諡號通常都只有一個字,比如:文、武、景、昭、宣、和、煬等等,所以可以用諡號來當作皇帝的稱呼,但到了唐朝之後,一個皇帝的諡號變得越來越長,比如李世民的諡號爲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唐玄宗的諡號爲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一個皇帝的諡號突然變得這麼長,讀起來都費勁,自然就不適用於當作皇帝的簡稱。

諡號、廟號和年號有哪些區別?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第3張

而年號方面,唐元之間所用的數量,雖然比起漢隋之間來少得多,但平均一個皇帝起碼有三四個之多。用年號來當作皇帝的簡稱,依舊不方便。

至於廟號方面,在漢代的要求比較嚴格,所以這種東西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的,但到了三國魏晉時期,廟號開始濫用,基本每一個皇帝都擁有一個廟號,所以可以用廟號來當作皇帝的簡稱。

第三、明清之間的皇帝爲何要有年號來稱呼?

諡號、廟號和年號有哪些區別?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第4張

前文已經說過,明清之間的皇帝通常都只有一個年號,而且他們通常會取得非常好聽,所以就逐漸競爭過了廟號,成爲了皇帝的簡稱。

當然,這種東西都是根據個人習慣,你可以將朱棣,稱呼爲明成祖,也可以稱呼爲永樂大帝,但正常人都會覺得永樂大帝這個稱呼比明成祖更好聽;嘉靖皇帝比明世宗這個稱呼更好聽;崇禎皇帝比明思宗更好聽;康熙皇帝比清聖祖更好聽;乾隆皇帝比清高宗更好聽。

諡號、廟號和年號有哪些區別?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第5張

正是因爲年號具備着比廟號更好聽、更有記憶點這樣的優點,所以人們才習慣性地將明清兩朝的皇帝以年號來進行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