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雍熙北伐的最終結果如何?帶來了哪些影響?

雍熙北伐的最終結果如何?帶來了哪些影響?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雍熙北伐,是指北宋雍熙三年(也即遼統和四年,986年)爲收復後晉“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給遼的燕雲十六州宋太宗派遣二十萬大軍分兵三路伐遼的歷史事件。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雍熙北伐是宋遼戰爭過程中宋對遼的第二次戰略進攻。這次戰略進攻的成敗,不僅在軍事上對宋遼雙方態勢產生重大變化,而且對宋的內政,也產生了重大影響。此戰的失利,使宋對遼的戰略關係由進攻轉爲防禦,從而使在對遼關係上"終宋不振"。直到澶淵之盟的簽訂,宋遼大體上維持了和平的局面。

雍熙北伐的最終結果如何?帶來了哪些影響?

過程

986年(雍熙三年)春天,宋太宗又一次發動北伐,命曹彬爲幽州道行營前軍騎水陸都部署,向雄州、霸州方面推進;命奚族人米信爲西北道都部署,率軍出雄州(今河北雄縣);以田重進爲定州路都部署,出飛狐(今河北淶源)。同時,宋太宗又以潘美、楊業爲正副統師,率領雲、英、朔諸州宋軍出雁門伐遼。遼朝方面,蕭太后、韓德讓等人並不慌怯,馬上下令讓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軍迎曹彬,以耶律軫爲都統,率兵迎擊潘美、楊業的宋軍。蕭太后帶同自己的兒子遼聖宗,親征而行,駐蹕於駝羅口(今北京南口)。

此戰宋太宗吸收前戰教訓,並未直取幽州,而是兵分三路。幽雲十六州分山前七州與山後九州,宋軍原定以曹彬的東路軍爲主力攻取涿州,以牽制耶律休哥所率遼軍主力,而西路的潘美與東路的田重進則負責攻略山後,待山後攻略完畢則由山後轉掠山前,最後匯合的宋朝三路大軍與遼軍在幽州城下進行主力決戰。曹彬老成持重,則以他爲盾,牽制遼軍主力,潘美鋒銳,則以他爲矛,攻城略地。爲了牽制住耶律休哥,宋軍名將大多集中在東路軍。

雍熙北伐一開始,宋軍諸路皆捷:曹彬一路攻克固安南城,田重進于飛狐北破遼兵,潘美在西陘痛擊遼軍,克遼朝寰州。不久,曹彬又克涿州,潘美克朔州,下應州,破雲州。米信方面,宋軍又於新城大敗遼軍。

遼承天太后蕭綽聞訊,決定以騎兵之長和平坦廣闊的有利地形,集中主力先破宋東路軍,再移師逐個擊破。遂部署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部先趨涿州阻擊,繼以東京留守耶律抹只率軍馳援幽州;自與聖宗率精騎數萬進抵駝羅口(今北京南口附近)應援。同時,以北院樞密使耶律斜軫爲山西兵馬都統,率軍進援山後,阻擊宋中、西兩路軍東進。命林牙(官職)勤德守平州(今河北盧龍)海岸,以防宋軍由海上襲擊側後。

雍熙北伐的最終結果如何?帶來了哪些影響? 第2張

由於先前吃過數次敗仗,宋太宗在諸將出發前,囑誡他們“持重緩行,毋貪小利以要敵。”不久,宋軍諸路捷報繼至,宋太宗不喜反憂,深恐契丹軍會乘間斷阻宋軍補給線。憂慮成真,老成持重的曹彬竟被耶律休哥斷了糧道。曹彬十萬大軍在涿州呆了僅僅十幾天,就吃盡了軍糧,“乃退師雄州以援供饋。”(只從東路軍的角度來說,此舉並無過錯,在宋軍戰力未衰之時撤退以避免損失。但是從整個戰局看,此舉成爲了宋軍敗亡的導火索)宋太宗聞報,大駭:“豈有敵軍在前不顧而退軍待軍糧的道理!”他忙遣使制止曹彬,並告誡曹彬不要再向前進軍,率軍沿白溝河與米信宋軍會兵,“按兵蓄銳以張西師之勢。”因曹彬的東路軍撤退,則無人可牽制耶律休哥,那麼田重進與潘美二軍將會陷入危局。

但是,曹彬統下諸將聽說潘美、田重進等部連戰連捷,深恥己軍無功,“謀畫蜂起,更相矛盾”,東路軍將星雲集反而成了宋軍敗亡的禍根。老將曹彬無法約束諸將,便順從諸將之意,“乃裹五日糧,再往攻涿州。”

當時,遼朝蕭太后、韓德讓、遼聖宗等人在涿州東五十里的地方紮下御營,聽聞宋軍來擊,便遣耶律休哥輕兵疾行,阻擊宋軍。宋軍邊急行軍邊迎戰,路上足足用了四天時間,才得以進達至涿州。“時方炎暑,軍士疾乏,所賚糧不繼。”無法,宋軍得城不能堅守,又棄之而去。

曹彬先遣人率涿州百姓退走,他自己率大軍殿後。由於人多兵疲,缺糧少水,宋軍戰鬥力極度下降,連個象樣的殿後軍陣都組織不起來。耶律休哥率遼朝生力騎兵一路尾隨,邊殺邊追,邊追邊殺,一直追到歧溝關,遼軍發動總進攻,宋軍大敗。曹彬收拾殘兵,連夜搶渡拒馬河,於易山南岸紮營,準備休整一下喘口氣。幸虧宋將李繼宣死戰,使得小股宋軍逃得活命。但是,數萬宋軍,或被殺,或掉入河中溺死,或被俘,損失巨大,“爲遼師衝擊死者數萬人,沙河爲之不流,棄戈甲若丘陵”。

遼軍戰後打掃戰場,耶律休哥“收宋(軍)屍以爲京觀”。遼朝上下大喜,進封耶律休哥爲宋國王,行再生禮,耶律休哥也成爲了遼國曆史上獨有的行再生禮的臣子。

宋太宗聞軍敗,憤恨不已,深責衆將,認爲這些人“不遵成算,各騁所見,領十萬甲士出塞逼鬥”,最終“往復勞弊,爲敵所乘”。所以,曹彬、米信等人回朝後,皆被貶官。

雍熙北伐的最終結果如何?帶來了哪些影響? 第3張

結果

由於東路主力大敗,宋太宗合圍幽州的戰略意圖再難實現。遼朝方面開始反撲,耶律斜軫統十萬大軍趕至安定西,與宋朝雄州知州賀令圖相遇,雙方大戰,宋軍又敗,被殺一萬多人。遼軍乘勝攻陷蔚州、寰州等地。深知西路軍已經無望,宋太宗下詔指示潘美,讓他與楊業一起引兵護送雲、朔、寰、應四州百姓內遷。

時遼軍已佔據寰州,副帥楊業力主分兵應州,誘遼軍向東,另以強弩手千人扼守石竭谷口(今山西朔州南),阻擊遼軍,以保民衆安全南撤。監軍王侁不納楊業建議,逼其出雁門直趨朔州出戰(潘美並未表態同意王侁計劃)。及戰失利,回師陳家谷口(今山西寧武北),潘美、王侁已違約先撤。楊業孤軍奮戰,負傷被俘,絕食而死。中路軍田重進不辱使命,全軍而返,並帶回部分收復地區百姓。至此,宋三路大軍皆敗,所取州縣復失。

影響

此戰戰敗主要責任在於曹彬的過失,攻取涿州後無法保證宋軍糧道,危難之時又無法約束諸將,浪費了宋軍最後的撤退機會。更是在宋軍潰敗時騎馬夜遁,導致宋軍徹底的崩潰,若無宋軍名將李繼隆與李繼奮的奮戰,此戰宋軍損失還會更大。

本戰役主將曹彬,米信等人皆被貶官。潘美被削三級,導致楊業之死的罪魁禍首王侁被除名流金州,劉文裕除名流登州。此時,潘美也是六十六歲的老將,轉年雖官復原職,仍舊悒悒不樂,數月而卒。雖然老潘生前沒有什麼特別對不起老楊的地方,陳家谷口也是王侁先離開而致使缺守,但是潘美身爲主將,不能約束監軍的錯誤行爲,對於楊業之死,他難辭其咎,致使日後被評書藝人醜化成奸邪嫉功的大反派。

此戰之後宋朝失去了攻取幽雲最好的機會,之後被迫轉取戰略防禦。宋遼接着又進行了幾次戰爭。宋太宗及羣臣 從戰爭的現實中逐步改變了對遼策略,終於從戰略進攻完全轉爲戰略防禦,並採取了若干較爲有效的防禦措施。同時,又積極主動去謀求對遼和平。宋太宗對遼策略 的重大轉變,應予以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