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唐玄宗爲什麼如此果斷地任命姚崇爲宰相?姚崇有哪些政績?

唐玄宗爲什麼如此果斷地任命姚崇爲宰相?姚崇有哪些政績?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姚崇(650年~721年9月28日),本名元崇,字元之,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很多版本的初中歷史教材當中,都有這樣一個故事。

話說唐朝的時候,某次,唐玄宗外出打獵,期間和一個叫姚崇的官員聊天。雙方攀談期間,唐玄宗很快發現,這個叫姚崇的官員,是一個非常有才幹的人,於是便直接任命他爲唐朝宰相。而姚崇當上宰相之後,也沒有辜負唐玄宗的期望,將國家治理的蒸蒸日上,最後成就了著名的開元盛世

唐玄宗爲什麼如此果斷地任命姚崇爲宰相?姚崇有哪些政績?

因爲宣佈這項任命的時候,唐玄宗正在騎馬打獵。所以這件事,在歷史上也被稱之爲‘走馬任姚崇’。後世走馬上任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當中來的。

歷史教材上記載這個故事,主要是爲了說明開元盛世的情況。在唐玄宗時代,姚崇作爲一代宰相,確實是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不知道大家上課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宰相這麼重要的位置,唐玄宗爲啥只是聊了幾句,就決定任用姚崇了?難道,真的是唐玄宗用人不疑,做事果斷?

其實,唐玄宗之所以會如此果斷,確實是有一部分用人不疑的原因。但是在這件事背後,其實隱藏着極爲複雜的歷史背景。而且在唐玄宗任用姚崇之前,姚崇本來就多次做過唐朝的宰相!而且政績極好!

姚崇,字元之,生於公元650年。姚崇出生的這一年,恰好正是唐太宗李世民剛剛去世,唐高宗李治剛剛登基的時候。

姚崇出身官宦之家。他的父親姚懿,曾經在隋朝末年的時候,在三門峽地區擔任地方高官。後來李淵攻入關中之後,姚懿認爲李淵是一位明主,所以就帶領當地官員,直接投靠了李淵。後來,姚懿又被分配到了李世民的麾下,多次隨李世民征戰,立下了不少戰功。

唐玄宗爲什麼如此果斷地任命姚崇爲宰相?姚崇有哪些政績? 第2張

不過可惜的是,後來唐朝高層因爲李世民和李建成爭奪太子之位,開始內鬥。姚懿不善於站隊和內鬥,所以後來反倒被貶官了。被貶之後的姚懿,心裏實在是覺得氣不過,乾脆直接辭官不做,歸隱回家。

後來,姚懿帶着姚家人,在今天的河南陝縣,徹底紮下了根,過上了耕讀傳家的日子。後來,陝縣姚氏一族,也是以姚懿爲起家之祖。

在整個貞觀年間,姚懿一直呆在家裏,沒有入仕做官。直到李世民去世之後,唐高宗李治登基。李治爲了表示對開國功臣的尊重,這才授予姚懿官職和爵位。

但有意思的是,面對李治的封賞,姚懿竟然選擇了拒絕。

姚懿拒絕的原因,倒不是因爲他不想做官,而是因爲,姚懿本人十分自信。認爲自己無需朝廷直接授予,自己完全可以通過科舉考試,走文治的路子做官。一個開國武將,在家呆了二十多年之後,好不容易等到朝廷起復,竟然要選擇放棄武將路線,轉而走文官的路子。不得不說,姚崇他爹,也是一個牛人。

不過,皇帝李治被拒絕之後,卻並沒有允許。因爲李治當時所需要的,是儘快用更多的不老臣,來分攤朝中一些高官的權力,穩固自己的位置。所以在這之後,李治再次下旨,任命姚懿爲硤州刺史。因爲這一次李治是強行命令,所以姚懿也不能再拒絕,只能前去赴任了。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姚崇出生了。

唐玄宗爲什麼如此果斷地任命姚崇爲宰相?姚崇有哪些政績? 第3張

姚崇出生的時候,他爹都已經快六十歲了,算得上是老來得子。姚崇出生之後,他爹就一直奔波各地做官,不管是政績還是官聲,都非常不錯。姚懿的這些經歷,也對姚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少年時代開始,姚崇心中就有了一個良臣的形象。此後終其一生,姚崇都在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奮鬥。

後來,在姚崇十四歲那年,他爹姚懿終於去世了。從姚懿的角度來說,七十三歲去世,可以算是壽終正寢。但從兒子姚崇的角度來說,那就算是幼年喪父了。不過好在,就算沒了父親,姚崇依然沒有長歪。此後,姚崇繼承了他爹的志向,勤學苦讀,練習武藝,逐漸成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年輕人。

再之後,隨着姚崇成年,因爲老爹的緣故,朝廷直接徵辟姚崇,入朝爲官。而姚崇入仕之後,第一份工作也比較特殊。當時恰逢李治的嫡長子,太子李弘去世,姚崇便被任命爲李弘的挽郎,通俗一點來說,就是負責給李弘擡棺的這麼一個官職。

雖說開局就給太子擡棺材,有些不太吉利。但是在這之後,姚崇的仕途卻走到十分穩妥。此後的二十年時間裏,姚崇步步高昇,最後升到了夏官郎中(武則天時代的兵部郎中)的位置。

此時的姚崇,其實才不過四十多歲。他的升官之路,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除了他本人確實很有才能,做官穩健之外,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他做官期間,姚崇得到了一個大人物的青睞,這個大人物,就是武周時期的著名宰相,狄仁傑!

狄仁傑主政期間,曾舉薦了一大批人才,爲唐朝立下了大功。歷史上的狄仁傑,之所以會有那麼大名氣,其實並不是因爲他探案有方,而是因爲他舉薦的這批人,在接下來的數十年裏,扛起了整個大唐帝國,並且將唐朝推向極盛。在這些人當中,姚崇便是其中之一,而且還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個。

唐玄宗爲什麼如此果斷地任命姚崇爲宰相?姚崇有哪些政績? 第4張

公元696年,就在姚崇剛剛調到兵部任職後不久,恰逢東北地區契丹叛亂,軍機繁忙。在此期間,姚崇在兵部表現十分出色,得到了武則天的重視。再加上狄仁傑的推舉,沒過多久,武則天便將姚崇提拔爲夏官侍郎。類比現在的話,大概相當於是國防部副部長

升任夏官侍郎之後,姚崇便算是徹底步入大唐高級官僚的隊伍,成爲真正的高級官員。但同時,隨着官位的提升,姚崇也不得不捲入唐朝高層的權力鬥爭漩渦。

在之前的二十多年裏,姚崇一直努力工作,單靠政績一步步走了上來。在這二十多年裏,唐朝高層其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先是李治去世,太子李顯登基。然後,武則天發動政變,廢黜李顯,改立李旦爲傀儡皇帝。此後的幾年裏,武則天大肆清除異己,終於在公元690年的時候,搶了兒子李旦的皇位,成爲了一代女皇。

之前的姚崇,一直都是低級官員,所以這些高層鬥爭,他可以完全避開。但隨着他成爲高級官員之後,再想置身事外,就不太可能了。

不過,姚崇在做官方面,卻似乎天生有着極強的天賦。當上兵部侍郎之後,姚崇依然不參與任何黨爭之類的事情,只是老老實實工作。這樣的高姿態,讓武則天更加青睞姚崇,認爲姚崇是一個值得重用的官員。所以兩年之後,武則天便再次提拔了姚崇,將姚崇提拔爲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武則天時代,和其他時代有些不太一樣,很多官職名稱都有所不同。而且,武則天時代施行羣相制,所有有資格參與討論朝政決策的官員,都可以稱之爲宰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這個職位,就意味着一個官員可以正式參與朝政決策,也就是所謂的宰相了。

這一年,姚崇第一次擔任宰相。

唐玄宗爲什麼如此果斷地任命姚崇爲宰相?姚崇有哪些政績? 第5張

此後不久,姚崇由夏官侍郎,轉爲鳳閣侍郎,同時兼任相王府長史。

前面的鳳閣侍郎,相對來說比較好理解。武則天時代,將三省六部中的中書省,改稱爲鳳閣。所以鳳閣侍郎,也就是中書省的二把手,地位和權力都可想而知。

至於兼任的相王府長史一職,則相對特殊。這裏所說的相王,就是那位之前被武則天搶了皇位的李旦,李旦退位之後,先是被武則天封爲太子。後來武則天又決定改立李顯做太子,所以就改封李旦爲相王。就在李旦改封爲相王后不久,姚崇就被派到了相王府上,擔任長史,這其實是將姚崇進一步推向了權力鬥爭漩渦的核心。

但是,擔任相王府長史期間,姚崇卻依然能夠在複雜的鬥爭當中,很好地保護自己。不但深得李旦信任,同時還能讓武則天依然信任。這其中的難度,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顯然,姚崇是一個極富才能,而且又深諳爲官之道,精通政治鬥爭的一個牛人。

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成爲最出色的政治家。

在相王府任職數年之後,公元704年,姚崇卻忽然以母親年邁爲名,提出要暫時辭職。這次辭職,其實更展現出姚崇的智慧。因爲在這一年,唐朝的政局已經變得十分微妙了。當時武則天寵信男寵張家兄弟,同時因爲年齡比較大,開始漸漸減少上朝的次數,最後更是乾脆不上朝,讓張家兄弟代爲傳遞消息。

唐玄宗爲什麼如此果斷地任命姚崇爲宰相?姚崇有哪些政績? 第6張

如此一來,張家兄弟的權勢,自然膨脹到一個可怕的地步。所以在這一年,朝堂上的各派勢力,犬牙交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絕境,直接被殺。而姚崇身處鬥爭漩渦的核心區域,自然更加危險。但是這次辭職,卻讓姚崇徹底跳了出來,得以很好地保護自己。

收到姚崇的辭職信後,因爲姚崇打出的旗號,是回家孝順母親。所以就算是武則天,也不能拒絕。但是在批准姚崇辭職的同時,武則天只是免去了他的宰相之職,依然保留了相王府長史之職。再後來,武則天更是想讓姚崇擔任兵部尚書的位置,但姚崇卻堅決拒絕,甚至和武則天直接攤牌,認爲自己有相王府的職位,不宜插手兵權。所以後來,武則天便將他改任爲禮部尚書。

能夠在權力鬥爭的核心漩渦當中,依然保持清醒,甚至推掉到手的權力。這種智慧,可不是誰都能有的。

此後,姚崇見回家孝順母親的手段,沒有讓自己徹底脫離漩渦,於是便再次心生一計,稍微得罪了一下張家兄弟。得罪張家兄弟後,張家兄弟果斷開始給武則天吹枕頭風,武則天隨後將姚崇外放爲靈武道行軍大總管。就這樣,姚崇得以徹底脫離了權力鬥爭的核心。

不過,脫離核心,只是爲了保護自己。但在權力鬥爭方面,姚崇卻從未放棄過。外調靈武之後,沒過多久,姚崇便藉故再次返回京城,和宰相張柬之等人,密謀發動政變。最終,張柬之帶兵入宮,誅殺了張家兄弟,同時逼迫武則天退位,還政給李顯,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神龍政變。

唐玄宗爲什麼如此果斷地任命姚崇爲宰相?姚崇有哪些政績? 第7張

在神龍政變當中,姚崇雖然並非發動政變的核心成員,卻也參與了政變的謀劃。這個功勞,顯然是很大的。所以到了李顯登基之後,姚崇依然身居高位,深得李顯的信任。但是,李顯時代開始後,姚崇卻發現,權力之爭似乎依然沒有停止。李顯的皇后韋氏,以及武家諸王,太子等諸多勢力,依然在鬥個不停。姚崇擔心自己受到波及,所以再次使用手段,讓自己外放做官,在地方上擔任刺史。

後來的事情,就如同姚崇猜測的一樣。在接下來的五年時間裏,朝堂中樞鬥成了一鍋粥。當年神龍政變的核心成員,幾乎無一例外,全部慘死。唯一的例外,便是姚崇。

在這幾年當中,先是韋皇后聯手武家,打壓神龍政變的幾大功臣。而後太子又發動政變,殺了武家的掌權人武三思,緊接着又被韋氏所殺。而韋氏徹底獨掌大權後,又毒死了李顯,立李顯的小兒子做傀儡皇帝,打算重演武則天的舊事。然而就在韋氏剛剛成爲皇太后不久,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就聯手太平公主,再次發動政變,殺掉了韋氏,擁立李旦爲皇帝。

唐玄宗爲什麼如此果斷地任命姚崇爲宰相?姚崇有哪些政績? 第8張

總之,在這幾年當中,京城那邊幾乎亂成了一鍋粥。當年參與神龍政變的官員,幾乎全部慘死。唯有姚崇,因爲外放做官,躲開了所有殺戮,完美地保全了自己。更重要的是,新上位的李旦,和姚崇關係同樣極好!當年李旦做相王的時候,姚崇給他做了好幾年的長史,深得李旦信任。所以李旦登基後,馬上把姚崇調回京城,直接升任中書令!

這一年,姚崇60歲,已是第二次擔任宰相了。

而接下來的事情,則更加有意思。李旦登基之後,作爲擁立李旦的大功臣,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雙方,再次因爲權力而開始鬥爭。見到中樞又不太平了,姚崇再次用了一些手段,讓李隆基主動上書,將姚崇外放擔任刺史。最關鍵的是,此時的姚崇,其實是李隆基的人。而李隆基之所以會主動上書,外放姚崇,其實是因爲太平公主逼迫的原因。

此後,姚崇又被外放了幾年。在這幾年當中,京城又是一番亂戰。最後,李隆基登基爲帝,解決了太平公主,獨掌大權。從這時開始,唐朝才結束了數十年的高層傾軋,徹底恢復穩定。

李隆基獨掌大權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去臨潼附近,檢閱軍隊,將軍權牢牢控制在手裏。在檢閱軍隊期間,李隆基火速召姚崇前來。有着之前的那些事情,再加上姚崇本就是李隆基的人,姚崇見到李隆基之後,自然是暢所欲言,提出了十條政治主張。

這十條主張,每一條都切中時弊,可以說是從根本上觸及到唐朝統治的核心問題。李隆基也是聰明人,自然知道姚崇所提主張的正確性。所以在這次交談之後,李隆基直接任命姚崇爲中書令,兼任兵部尚書,軍政大權一把抓!

這就是唐玄宗走馬任姚崇的真相。

唐玄宗爲什麼如此果斷地任命姚崇爲宰相?姚崇有哪些政績? 第9張

不是因爲唐玄宗多麼莽撞,也不是因爲雙方一見如故,而是因爲姚崇本就是宰相!而且,他深諳治國之道,此時的唐朝,也很難找出比姚崇更懂治國的人才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相對順利了。姚崇第三次成爲宰相後,在李隆基的支持下,順利推行了自己的政治主張,整飭制度,罷免冗官,提拔一大批賢臣良吏,同時抑制宗室、外戚和功臣們的權勢,恢復生產……

此後的十年當中,姚崇在朝堂中樞發光發熱,一舉掃除了之前數十年的積弊。因爲執政能力出色,在這十年當中,唐朝的政治生態,開始迅速恢復。再加上唐朝的家底本就雄厚,在姚崇的打理之下,終於出現了開元盛世的局面。

不過,姚崇本人雖然極具智慧,但是在教導子女方面,卻似乎有所欠缺。他的兩個兒子,後來都有結黨營私、貪污受賄的舉動。姚崇也沒有遮掩此事,反倒是藉此事退了下來,讓出了宰相之位,讓另一位名臣宋璟接他的班。如此一來,姚崇不但功成名就,而且還全身而退,實在是讓人佩服。

在人生的最後兩年裏,姚崇雖然被罷相,但李隆基對他依然十分尊重。遇到重要事件,也一定會去徵求姚崇的意見。公元721年,已經72歲的姚崇,病逝於長安。姚崇死後,李隆基爲其舉行了盛大的葬禮,追贈揚州大都督,極盡哀榮。

一個歷經五朝,親身經歷數十年的權力鬥爭,並且還能在三朝擔任宰相,完美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並且完美保護自己,最後得以善終的猛人,這纔是真實的姚崇。

唐玄宗爲什麼如此果斷地任命姚崇爲宰相?姚崇有哪些政績? 第10張

回顧姚崇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姚崇真的可以說是古代政治家的一個極致代表了。他治政能力超強,有自己的政治主張,但又知進退,會保護自己。只有這樣的人,往往才能成爲最頂尖的政治家,真正名垂千古。

相比之下,那些在歷史上動則以死明志,要用性命換取清名的官員,只能說是落了下乘。

姚崇的一生,也帶給了我們一個啓示:做人,一定要懂得順勢而爲,要知進退,明得失。只進不退,最後多半是過剛易折;只退不進,這樣的人不可能有所成就。當然,不管時局如何,保持自己的本心,不趨炎附勢,努力工作,這更是有所成就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