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吳門畫派代表人物 吳門畫派四大家是誰

吳門畫派代表人物 吳門畫派四大家是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吳門畫派,是中國明代中期的繪畫派別,亦稱“吳派”,主要代表人物如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張宏等名家,均屬吳郡(今蘇州)人,故名。

簡介

在吳門派崛起之前的明代初期,江南蘇州、無錫地區已經有一批畫家,如杜瓊、劉珏、陳汝言徐賁、陳暹等人,他們大都擅長詩文,有較高的文學修養。繪畫上主要繼承元代黃公望、王蒙傳統,創作以筆情墨趣爲主的文人畫。他們的藝術給吳門派的開宗人沈周以直接或間接影響,故可稱爲這一畫派的前驅。由於當時受皇室賞識的宮廷院體繪畫以及別具一格的浙派稱雄畫壇,杜瓊等人的作品沒有得到社會的廣泛注意,他們的主要活動爲文學創作,故未自成派系。吳派中後期經濟空前繁榮,賞畫成爲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畫家的地位進一步提高,帶有濃厚生活氣息的作品出現在畫壇,形成新的面貌。代表人物有文嘉、仇珠、周之冕、陳淳、張宏等名家。風格迥異,精彩紛呈,爲吳門畫派注入了新的活力。

吳門畫派代表人物 吳門畫派四大家是誰

  明 張宏《西山爽氣圖》局部

宣德(1426~1435)年間,蘇州誕生了吳門派開宗大師沈周,繼起者有文徵明、唐寅、仇英、張宏,他們在藝術上較全面地繼承了宋元以來的優秀傳統,並形成各自的獨特風格,開創一代新風,取代院體和浙派而佔據畫壇主位,歷時150多年。畫史將沈、文、唐、仇並稱爲吳門四家或明四家,爲吳門派的代表畫家。這4位畫家雖同時崛起於蘇州,但風格迥異,各有師承。沈周因家學淵源,並受杜瓊等前輩薰陶,主要承元代文人畫衣鉢,以簡練渾厚、蒼勁雄健的粗筆畫見長。文徵明從學沈周,並吸取趙孟頫、王蒙畫法,以縝密工緻、文靜清秀古雅的細筆畫著稱。他們兩人主要發展了元代文人畫傳統,注重筆墨表現,強調感情色彩和幽淡的意境,追求平淡自然、恬靜平和的格調,其畫風奠定了吳門派的基調。唐寅是位落魄文人,與文徵明同爲沈周學生,但也從學於周臣;他的山水畫主要師承李唐、劉松年,並適當融匯文人畫技法,形成筆法挺健細秀,墨色淋漓融和、風格謹嚴而清逸的藝術特色。仇英出身工匠,初學周臣,後悉心臨摹歷代名跡,尤着力於劉松年、趙伯駒,善作精細鮮麗的青綠山水和工筆人物。唐、仇兩人均從南宋院體繪畫入手,並遠追北宋名家,重視主題、結構,講究真景實感,造型準確,筆墨謹嚴,風格柔韻雅秀,其藝術行利兼備,雅俗共賞。

山水畫成就

吳門派在山水畫上成就突出,無論對元四家或南宋院體繪畫,都有新的突破。在人物畫和花卉畫方面也各有建樹,除仇英外,另外3人尤其注重詩、書、畫的有機結合,使文人畫的這一優良傳統更臻完美、普遍,有力地影響了明代後期直至清初畫壇。吳門派形成後,其派系世代相傳,綿延不斷,其中文徵明的學生和子孫即達30多人。在吳門派後期畫家中,著名的有陳淳、陸治、錢榖、陸師道、周天球等人,其中不少人在某些領域有新的發展。如陳淳發展了水墨寫意花卉畫,周之冕創造了鉤花點葉的小寫意花鳥畫法,陸治以工整妍麗的花鳥畫著稱於世。另外,謝時臣的粗筆山水,尤求的白描人物,周天球的水墨蘭石,均別開生面。

吳門派繪畫對明末清初重要畫派的影響也很大,以董其昌爲主的松江派,以及後來派生的蘇鬆派、雲間派等,都與吳門派有一脈相承的關係。

南宋以來長江下游的經濟和文化不斷髮展,漸居全國先進地位。位於長江三角洲太湖流域一帶的蘇州地區農業和手工業繁榮,交通便利,商品經濟活躍。由於長江入海口淤積,明代海外貿易的中心從揚州下移到太倉和松江一帶,生產變化首先在這一地區萌發。江南科舉之風熾盛,文人宦遊返歸故里,攜回巨量金錢財貨,促成了蘇州地區的富庶和繁華。蘇州地區文化藝術發展,出現了不少學術思想和文學藝術卓有成就人物。在熾盛文風的薰陶下,官僚文人大量貯藏法書名畫、古玩器物和珍本書籍,營建私家園林,講究飲食服飾器用。明代中期在蘇州地區形成“吳門畫派”,標誌文人畫走向極盛的階段。

簡史

“吳門畫派”簡稱“吳派”,一般認爲始於沈周,成於文徵明,加上唐寅和仇英,是爲“吳門四家”或稱“明四家”。明代中期以後“吳派”逐漸取代宮廷繪畫和“浙派”的地位,在社會上、尤其是在文人士大夫當中受到重現。

沈周(公元1427-1509年)出身富於收藏的士大夫世家。年輕時沈周便接受家庭親友前輩的教育薰陶,培養出了深厚的文學藝術才能。沈周一生不仕,曾遊歷太湖流域各地。他具有多方面的藝術修養,詩文書畫都有很高造詣。沈周畫法主要取法元人黃公望、吳鎮等人,上溯董源、巨然及北宋諸家。早年多作盈尺小景,具有沉酣深厚的意趣,亦作細筆或青綠山水。作品大多反映畫家對大自然真切而生動的感受,反映出畫家開闊的胸襟、豐富的想象力。沈周以80歲高齡去世,在漫長的藝術生涯中創作了大量作品,影響巨大,成爲“吳派”的開創人物。

吳門畫派代表人物 吳門畫派四大家是誰 第2張

  沈周

張宏(公元1577年—1668年後)字君度,號鶴澗,明代著名畫家,善畫山水,重寫生,筆力峭拔、墨色溼潤、層巒疊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他畫石面連皴帶染爲其特色(《明畫錄》記載)。曾師事石田翁,並超越之。又能畫寫意人物,形神俱佳,散聚得宜,是明末吳門畫壇的中堅人物。張宏既是一位出色的文人畫家,同時又具備職業畫家的高超畫技與敬業精神,作畫一絲不苟,非精品而不出。爲後人所敬仰,吳中學者尊崇之。他的繪畫繼承了吳門畫派的風格和特色,在寫生的基礎上搞創作,師自然造化,悟出了繪畫的真諦,在畫中體現出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使原本呆板的山水畫活了起來。他的畫作整個畫面看起來深遠高逸,山石堅硬敲擊有聲,流水清澈涓涓而下,爲書畫注入了靈性,使人身臨其境,恍若隔世。

吳門畫派代表人物 吳門畫派四大家是誰 第3張

  張宏《華子岡圖》局部

張宏的代表作有《閶關舟阻圖》《雜技遊戲圖》《浮嵐暖翠圖》《句曲松風圖》《西山爽氣圖》《棲霞山圖》《石屑山圖》《越中十景》《村徑柴門圖》《止園》《華子岡圖、《蘭亭雅集圖》《琳宮晴雪圖》《寒山蕭寺圖》《牧牛圖》《桐萌高士圖》《擊缶圖》《延陵掛劍圖》等。他的作品大部分都被珍藏在國內外各大博物館中。所繪“布袋羅漢像”,頗富寫意,天然入格。臺北故宮博物院將《布袋羅漢圖》設計在了郵票上,以故宮博物院推薦的宋、明四位畫家張宏、晁補之、王問、梁楷所繪的四幅人物古畫爲題材,印製郵票一組。《西山爽氣圖》被教委編入高二地理限選新教材,當做古代文人畫的範例。《雜技遊戲圖》反映了明朝社會風貌,被稱爲明代的清明上河圖。《擊缶圖》乃古代缶的歷史原型,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吳門畫派”是一個既有文人畫家,又有職業畫家的羣體,它的出現,既振興了文人畫,又規範了“浙派”末流技法粗陋之習,推動了明代繪畫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