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唐朝“募兵制”帶來了多大的弊端?給了駐守唐朝邊城反叛的實力

唐朝“募兵制”帶來了多大的弊端?給了駐守唐朝邊城反叛的實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安史之亂”之前,唐王朝的各種社會矛盾積聚已久,其中始於南朝的“府兵制”已經是弊病多多了。於是,“募兵制”開始流行,但是這項帶來了非常多的弊端,其中最可怕的就是給了駐守唐朝邊城將領反叛的實力。

唐朝“募兵制”帶來了多大的弊端?給了駐守唐朝邊城反叛的實力

宰相弄權,唐王朝內憂外患

盛唐武功赫赫、疆域遼闊,但在它的另一面卻又是如此漫長的邊境線,需要戰鬥力極強的將帥和數量極大的邊兵前去守衛。

由此,駐紮邊地的那些蕃將,包括安祿山等人就開始大量招募所謂的雜胡士兵,不停地把他們提拔爲將領。

在遼闊廣大的戍區之內,蕃將出身的節度使實際上已經完全成爲了他自己嫡系部隊的當然首領,而各個節度使的轄區也基本成爲了一個人說了算的半獨立王國。

追根溯源,唐玄宗時期的邊鎮大將們之所以能擁有如此大的權力,大部分原因都得歸咎於當時的權相李林甫

開元年間,由於張嘉貞張說、蕭嵩、杜暹等人,都是以節度使的身份入知政事,也就是說那時候都是由將領入相的,因此也就逐漸成爲定例了。

而當時口蜜腹劍的李林甫掌權之後,爲了避免類似的這種威脅再度發生,杜絕日後有這種文人將相代替自己當宰相,於是就向玄宗皇帝上奏:“文士爲將,怯當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戰有勇,寒族即無黨援。”

而且,李林甫當時還假意把自己領任的朔方節度使,讓給了胡人出身的蕃將安思順,也就是安祿山的族兄。

唐朝“募兵制”帶來了多大的弊端?給了駐守唐朝邊城反叛的實力 第2張

唐玄宗一聽,對其也是大加讚賞,覺得李林甫說話很有道理。

詔旨一發,日後的安祿山、高仙芝和哥舒翰等武將,各個都是專制一方、位高權重。

實際上,李林甫的本意非常簡單,他就是認爲這些武將不識文字,不是什麼進士出身,也沒有什麼門閥高族的血緣關係,更沒有任何機會被招進朝中頂替自己的相位,由此就可以保證自己一直都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李林甫的確不是一個平常人,他的曾祖李叔良是唐高祖李淵的堂弟,李林甫年輕的時候雖然文學方面不行,但他的才藝卻挺多,尤其善於音律,因此就巴結上了玄宗皇帝的寵妃武惠妃,而且還攛掇玄宗皇帝廢殺太子李瑛。

可以說,李林甫在當時絕對是權傾一時,包括殘暴專橫的安祿山,在內心深處對李林甫也十分懼怕。

掌握權柄的數十年間,李林甫位極臺輔,但他卻從來沒有真正以唐朝的國事爲重,而是一味地矇蔽唐玄宗,陷害同僚、排除異己、作威作福

唐朝“募兵制”帶來了多大的弊端?給了駐守唐朝邊城反叛的實力 第3張

可惜的是,李林甫折騰了一輩子纔剛剛閉眼,後來居上的楊國忠就開始有樣學樣,派人誣稱李林甫生前曾與阿布思相互勾結,準備謀反。

案件審理定了之後,屍骨未寒的李林甫就被朝廷削去了一切官爵,還把他的子孫除名,全部流放到嶺南和貴州等偏遠地區,然後刨毀了李林甫的棺木並撬開了他的嘴,把他嘴裏含的一顆大珠子也挖了出來,再把他身上宰相穿的金紫禮服也給剝掉了。

當時,胡人出身的將領安祿山任三道節度使:平盧、范陽、河東,軍權在握已經近十年的時間,一直是秣馬厲兵,準備伺機而起。

事實上,安祿山當時原本是想等着玄宗皇帝死了之後再作亂,但是楊國忠掌權當宰相之後卻一直和安祿山互相不對付,屢屢進言玄宗皇帝說安祿山要造反。

可是,玄宗皇帝卻一直不信,爲了證明自己有遠見之明,楊國忠曾多次因事激怒安祿山,目的就是爲了逼迫安祿山速反,以此來取得皇帝對自己的信任。

天寶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55年冬,此時的安祿山也被楊國忠給逼急了,於是他就僞造皇帝的手敕,聲稱玄宗皇帝要召他帶兵入朝“清君側”,也就是討伐楊國忠。

唐朝“募兵制”帶來了多大的弊端?給了駐守唐朝邊城反叛的實力 第4張

於是,安祿山就聚集了勁卒十五萬,對外號稱二十萬,煙塵千里、鼓聲喧天,一路向首都長安殺了過來。

當時的唐朝海內承平日久,老百姓多少年都不識兵革了,忽然聽說范陽兵起,絕對是遠近震駭,加上河北等地一直都處於安祿山的管治之下,所過州縣望風瓦解,地方上的好多官員也只得開門出降,運氣稍好一點的棄城逃竄,運氣稍差一點的就會被叛軍捉住砍頭。

由此,長達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正式拉開了序幕……

剛剛聽說安祿山造反了,楊國忠還揚揚有得色,當時他就大言:“現在只有安祿山一個人真心造反,他手下的將士們肯定不願意跟隨。旬日之間,我一定讓安祿山的首級獻於闕下!”

豈料,安祿山率領的叛軍連陷博陵、藁城,很快又攻下了堅城靈昌郡治所在地的滑臺(今河南省滑縣以東地區)。

由於安祿山的軍隊又有步兵,又有騎兵,漫山遍野而來,千軍萬馬撲天蓋地,因此各地的城守和唐朝的百姓們,一個個都感到驚駭至極,各個城市也很快就遭到了攻陷,百姓們也紛紛遭到了屠滅。

特別是殺掉了在京師當駙馬的安祿山之子安慶宗之後,安祿山更是狂怒至極,因此當時他連投降的唐朝兵將成千上萬人,也都全部一起殺掉了,然後又指揮大軍連連攻破了滎陽等重鎮,直殺潼關。

唐朝“募兵制”帶來了多大的弊端?給了駐守唐朝邊城反叛的實力 第5張

安祿山造反的消息傳來之後,當時正在京城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就主動請纓,並且向玄宗皇帝保證:“臣請走馬詣東京,開府庫,募驍勇,計日取逆胡之首以獻闕下。”

唐玄宗一聽也挺振奮,於是馬上封封常清爲范陽、平盧節度使,並且十日之內在東京洛陽募得六萬兵馬,斷河陽橋據守。

與此同時,唐玄宗又命他的宗室榮王李琬爲元帥,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爲副元帥,還在京師又招募了十一萬軍士,只不過這十一萬新兵都是市井子弟,然後統帥諸軍一同並進,由他的太監邊令誠監軍。

安祿山攻陷滎陽之後,又攻破了武牢,大敗經驗老道的唐將封常清,很快就攻破了東京洛陽,縱兵大肆殺掠,包括都亭驛一戰,封常清又敗了,結果只得率領唐朝的殘兵退守陝郡。

封常清敗退之後,馬上寫信給高仙芝請他力守潼關、修葺城池,賊兵這纔沒有攻下潼關。

唐朝“募兵制”帶來了多大的弊端?給了駐守唐朝邊城反叛的實力 第6張

在東征期間,由於高仙芝和太監監軍邊令誠之間產生了矛盾,所以這位大公公就在入朝向唐玄宗彙報的時候,趁機狠參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二人一本。

邊令誠向玄宗皇帝告狀說:“封常清以賊搖衆,而高仙芝棄陝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

當時,玄宗皇帝肝火正旺,因此就一改平日裏縱容武將的態度,再加上他還以爲安祿山的叛軍依舊是指日可滅,正好殺了此二人來給自己立威。

於是,唐玄宗就派太監邊令誠手持皇帝敕令,回到軍中去斬殺那兩位在唐朝真正聲名赫赫、有勇有謀的大將:高仙芝和封常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