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明朝的國庫爲何總是虧空?明朝的錢都去哪裏了?

明朝的國庫爲何總是虧空?明朝的錢都去哪裏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的國庫爲何總是虧空?明朝的錢都去哪裏了?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明朝雖然在大部分時期都保持了國力的強盛,但最後還是難逃衰敗。實際上明朝早就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如果瞭解明史的朋友肯定會知道,明朝國庫曾頻繁出現虧空,然後拆東牆補西牆,最後還是算在百姓頭上。長久下去必定會動搖大明的根基,那這些虧空究竟是如何出現的呢?當時的三大利益集團其實就是罪魁禍首。商人和官員相互勾結,形成了龐大的利益鏈,加上皇帝不作爲,導致情況越來越糟。

明朝的國庫爲何總是虧空?明朝的錢都去哪裏了?

明朝是我國曆史上一個非常強盛的朝代。明朝的經濟非常繁榮,特別是工商業非常發達,到明末甚至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不過就是那麼一個富庶繁榮的王朝,卻長期被國庫空虛所困擾,明朝的國庫經常入不敷出,長期面臨着嚴重的財政危機。嘉靖末年,大明國庫存銀不足十萬兩,而每年超支達到一百四十多萬兩。整個明代,官員們發不出工資拿實物頂替是常有的事。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明朝經濟繁榮,國民富裕,爲何卻一直爲國庫沒錢而發愁,是誰吃垮了大明的財政?

明朝的國庫爲何總是虧空?明朝的錢都去哪裏了? 第2張

其實,吃垮大明財政的主要有三大利益集團。首先,就是商人和士大夫階層。明朝的工商業雖然非常發達,但商稅卻很低,原因就是商人階層和士大夫階層相勾結,結成了利益共同體。士大夫代表着商人階級的利益,特別是勢力龐大的東林黨,他們其實就是江南商業集團的代言人。在士大夫階層的推動下,明朝的商稅一降再降,竟然從百分之十五降到了百分之三左右,就和不交稅差不多。

明朝的國庫爲何總是虧空?明朝的錢都去哪裏了? 第3張

即使如此,商人基層還在不斷地偷稅漏稅,導致國家稅收流失嚴重。比如茶稅,一些產茶大省收的稅,簡直低到了荒謬的程度。四川課稅的茶葉數量超過500萬斤,可是一年徵收的茶稅不到2萬兩。而浙江的茶葉稅收竟然只有六兩,雲南爲十七兩。商人階層偷稅漏稅情況和明朝的稅率之低可想而知。更讓人氣憤的是,這些士大夫階層還勾結海商甚至倭寇,從事走私貿易,每年賺取鉅額的財富。而由於海商壟斷了海洋貿易,在士大夫階層的幫助下瘋狂走私,明朝根本收不到什麼稅,錢都進了海商和士大夫階層的腰包裏。所以,以東林黨爲首的士大夫階層簡直就是明朝的禍害。

明朝的國庫爲何總是虧空?明朝的錢都去哪裏了? 第4張

除了商人和士大夫階層外,另一個蛀蟲就是皇室。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窮人出身,當過乞丐,可能是窮怕了,所以他定下一個規矩,那就是國家養着宗室子弟。宗室子弟有爵位和俸祿,而且控制着大量的土地,他們不僅拿着工資,而且土地還不交稅。建國初期,宗室子弟少,所以宗室子弟的開銷不明顯,但隨着宗室子弟人口的爆炸式增長,這些宗室子弟很快就成了國家的負擔。明朝三分之一以上的賦稅都用於供養宗室子弟,如果加上他們偷逃和免徵的稅,數量還要大。這些宗室子弟就是一羣寄生蟲,讓大明朝不堪重負。

明朝的國庫爲何總是虧空?明朝的錢都去哪裏了? 第5張

有這三個蛀蟲,大明朝的國庫想有錢也不可能。雖然明朝皇帝不甘心讓商人集團坐享其成,開徵了礦稅和監稅,但這些錢大部分都流入了內庫,供皇上自己享用,所以大明的國庫仍然沒錢。因此,有時候國庫沒錢了就去和皇上借,皇上高興就會從內庫中拿出一些“救濟”國庫。明朝末期,隨着遼東邊患的日益嚴重,加上地方叛亂不斷以及出兵朝鮮驅逐日寇,明朝的國庫嚴重入不敷出,以至於不堪重負。明朝沒辦法,只能從農民身上下手,不斷向老百姓加徵賦稅攤派,最終導致了明末大起義,明朝因此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推翻。而那些蛀蟲,面對國家的危亡不僅一毛不拔,而且很多投敵叛變,出賣了大明和百姓,結果成了亡國奴,只換來一條醜陋的豬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