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爲什麼最有錢的宋朝會鬧錢荒?錢都去哪裏了?

爲什麼最有錢的宋朝會鬧錢荒?錢都去哪裏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是歷史上一個經常鬧“錢荒”的朝代。如宋仁宗朝慶曆年間,江淮出現“錢荒”;神宗朝熙寧年間,“兩浙累年以來,大乏泉貨(貨幣),民間謂之錢荒”;哲宗元祐年間,“浙中自來號稱錢荒,今者尤甚”;南宋初期,也是“物貴而錢少”,南宋後期,“錢荒物貴,極於近歲,人情疑惑,市井蕭條”。從北宋到南宋,“荒錢”鬧個不停,老百姓常常發現,市面上的錢用着用着就不見了,不知流到哪裏去了。

許多宋朝人認爲,是銅錢的大量外流造成了“錢荒”。宋朝經濟發達,與日本、東南亞、阿拉伯乃至非洲開展密切的國際貿易,宋錢差不多成了這一貿易區的國際貨幣,有點接近今日美元的貨幣地位。不但日本“所酷好者銅錢而止”,交阯跟宋人交易,也“必以小平錢爲約;而又下令其國,小平錢許入而不許出”;爪哇國也用胡椒交換宋錢。今天在東非、印度、波斯灣等地,均有宋錢出土。宋人說,“緡錢原爲中國財寶,而今四方蠻夷通用之。”並不是誇張之詞。這些與宋朝通商的國家,“得中國錢,分庫藏貯,以爲鎮國之寶。故入蕃者非銅錢不往,而蕃貨亦非銅錢不售”。爲阻止銅錢外泄,當時有人提議:乾脆關閉貿易港,中斷與外商的貿易。認爲這纔是“拔本塞源”之道。這當然是一種很愚蠢的想法,幸虧宋朝政府並沒有聽從。

爲什麼最有錢的宋朝會鬧錢荒?錢都去哪裏了?

今人的研究表明,宋代“錢荒”並不是因爲銅錢短缺,換言之,銅錢的外流對“錢荒”或有推波助瀾的影響,但不能說是導致“錢荒”的元兇,因爲宋代政府投入市場的貨幣總量是非常龐大的。北宋時,宋政府每年的鑄幣量高達一二百萬貫、二三百萬貫,宋神宗元豐元年間還創下年鑄幣量超過500萬貫的記錄。這還不包括四川的鐵錢、交子(紙幣)以及貨幣化的金銀。而唐代的年鑄幣量,高最也不到33萬貫,明代近300年的鑄幣總量,還不及北宋元豐年間一年所鑄的貨幣。學者統計,北宋末,宋政府投放於市場的銅錢總量約有三億貫,這個貨幣總量,是足以滿足當時市民的交易之需的。南宋時,每一年的鑄幣量雖遠不如北寧波,但政府發行了大量紙幣支持市場的運轉,當時的“錢荒”也表現爲“物貴而錢少”,可見並沒有發生通縮,總體的貨幣供應量並不缺乏。況且,宋朝的商業信用工具也比較發達,大宗交易通常不必使用現金,而是採用“賒買賒賣”等方式。

那麼爲什麼宋朝還要時常鬧“錢荒”?宋人自己也比較困惑,如生活在北宋中葉的李覯就問道:“朝家治平日久,泉府之積嘗朽貫矣。而近歲以來或以虛竭,天下郡國亦罕餘見。夫泉流佈散通於上下,不足於國則餘於民,必然之勢也。而今民間又鮮藏鏹之家,且舊泉既不毀,新鑄復日多,宜增而卻損,其故何也?”

爲什麼最有錢的宋朝會鬧錢荒?錢都去哪裏了? 第2張

錢到底跑到哪裏去了呢?——很大部分“沉澱”下來了。換成最近流行的說法,“‘錢荒’不是因爲沒有錢,而是錢沒有出現在正確的地方”。大量的銅錢,在流動性非常低的地方躺下來不動彈了。這裏的“銅錢沉澱”,包括政府的貨幣化稅收將大量錢幣回籠(這部分貨幣從國庫流回市場需要一個過程),也包括民間的儲蓄風氣。李覯說“民間鮮藏鏹之家”,可能不大準確,因爲宋朝的富家恰恰普遍有積貯銅錢的習慣,庫藏起來的錢叫做“鎮庫錢”,如青州民麻氏,“其富三世,自其祖以錢十萬鎮庫,而未嘗用也。”宋人發現,“國之錢幣,謂之貨泉,蓋欲使之通流,而富室大家多藏鏹不出,故民用益蹙。”錢幣被大量貯藏,致使流通領域的貨幣短缺,南宋時,朝廷便出臺了一個法令,要求“命官之家存留見錢二萬貫,民庶半之”,其他的銅錢必須變換成金銀、鈔引之類。但以宋朝鬆弛的社會控制,這樣的法令肯定是無法執行的。

宋朝富室又爲什麼熱衷於收貯銅錢?因爲銅錢能夠保值。北宋和南宋都有發行紙幣,北宋時叫交子,南宋時叫會子,尤以會子的流通範圍更廣。但紙幣作爲信用貨幣,如果國家超發,就會迅速貶值,南宋後期的會子就貶值得厲害,第一界會子可以兌換近800文銅錢,發行到第十八界時(南宋後期),每貫會子只可兌換銅錢不到200文。這便導致出現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人們拼命花掉紙幣,貯備銅錢。南宋人楊萬里說,“今之所謂錢者”,富商與權貴“皆盈室以藏之,列屋以居之,積而不泄,滯而不流。至於百姓三軍之用,則惟破楮券爾”。而銅錢超發,錢的面值會貶值,但銅本身的價值卻是穩定的,宋代大量鑄造銅錢,使得銅錢的面值低於材值,一貫錢價值一千文,但如果將一貫錢熔成銅器出賣的話,其值將超過一千文,如此一來,“毀錢鑄器”便成爲了有利可圖之事,於是,“江浙之民,銷燬錢寶,習以成風”,“奸民競利,靡所不鑄,一歲之間,計所銷燬,無慮數十萬緡”。而江浙正是兩宋“錢荒”的重災區。

面對反覆出現的“錢荒”,宋朝政府的對策是實行嚴厲的“錢禁”,即禁止銅錢外流,禁止民間私自毀錢鑄器,限制民間儲藏銅錢。這一思路有點像樓價高企不下了就採取“限購”措施,看起來是對症下藥,實際上經不起經濟學的考驗。宋朝的“錢荒”並不是因爲貨幣總量供應不夠,而是貨幣循環過程中出現的“短缺假象”,貨幣總量既然充足,“錢禁”不但毫無必要,而且破壞了市場本身的調節功能。在自由市場中,假如銅錢供大於求,錢的購買力就會低於銅本身的價值,這時候,市場自會驅使人們將銅錢熔爲銅器,使市場的銅錢流通量減少,幣值回升;假如銅錢供不應求,市場也會鼓勵“錢監”(宋朝的造幣廠)鑄錢,並吸引民間儲藏的錢幣流回市場。這樣,銅錢的市場流量跟市場需求之間,會自發地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

宋朝的領導人雖然有非常明顯的“重商主義”傾向,可惜經濟學知識卻很欠缺,而且比較迷信行政調控的力量,於是將市場的調節機制當成了造成“錢荒”的因素加以嚴厲限制,一邊厲行“錢禁”,一邊鑄幣放水,加大流動性的供應。結果導致銅錢的購買力下降,而“錢荒”卻一直沒有解決好。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