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唐代推行兩稅法後錢都花到哪些地方了,爲什麼依舊沒有錢打仗?

唐代推行兩稅法後錢都花到哪些地方了,爲什麼依舊沒有錢打仗?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賦稅制度是我國古代宏觀調控經濟的一種重要手段,當然也是爲了維護國家的統治與體制的運轉,更與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這樣來看,賦稅制度的演變對一個國家的發展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唐代推行兩稅法後錢都花到哪些地方了,爲什麼依舊沒有錢打仗?

因爲國家要強大,必須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這些資金不可能全部從國庫提取,所以只能用賦稅的形式強制徵收,說到稅法,就不得不提起唐朝的兩稅法了,唐朝在推行這個賦稅制度之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甚至還影響了王朝的歷史走向。

公元780年,唐朝正式頒佈兩稅法,這個賦稅制度的誕生在中國稅收史上是空前的,相當於分水嶺的地位,因爲在此之前的朝代都是以人丁來作爲徵稅的標準,而唐朝的這個兩稅法卻並不以人丁作爲徵稅的標準,他們的宗旨是維唯以資產爲宗,不以身爲本,事實證明,這項賦稅制度的提出,確實改善了唐朝的財政狀況,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朝代的滅亡速度。根據相關記載,這項賦稅制度正式推行了兩三年之後,唐朝政府的稅務收入就已經增到了1000多萬貫,這個數額在當時是非常驚人的,對於當時已經快要虧空的唐政府來說就是一筆救命的錢。如果僅僅從徵稅的數額來看,唐朝似乎在推行兩稅法之後取得了不小的收穫,可是一旦我們和當時的唐朝歷史結合,又會發現這個制度似乎也沒那麼神奇,因爲唐朝推行了兩稅法之後仍然沒有錢打仗,那麼,這些徵收上來的錢財到底花到了什麼地方呢?

從一方面來說,兩稅法這個制度推行之後確實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唐朝的財政壓力,而唐朝政府也確實徵收了一大筆財產,但是這種狀況並沒有維持多久,很快,這些徵稅收上來的資金又被政府消費了出去,那他們到底用這些錢來做了什麼呢?答案是養兵,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和數據的分析,唐朝步入中晚期之後,幾乎大部分的財政收入全部都花在了藩鎮之軍和禁軍神策軍的軍費支出這方面。

安史之亂對唐朝的政治和經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爲了改變內中外輕的局面,唐朝開始設置節度使藩鎮,這些藩鎮大量分佈在中原和邊疆地區。幾乎每一個藩鎮都配備數十萬的兵力,毫無疑問,這方面的開支當然有唐朝政府負責,按照當時的消費額度來換算的話,大概每一個士兵有24貫銅錢的軍費,就按十萬士兵的人口來算,一年下來,一個藩鎮的軍事支出就需要240多萬貫銅錢,而且這還是正常的養兵時期,如果碰到戰事,需要花的費用會更多。

這些藩鎮裏面只有極少數的中原藩鎮經濟水平偏高,可以不需要唐王朝的救濟,但是大部分的藩鎮都需要仰仗唐王朝的軍費支出,尤其是那些偏遠地區,本身經濟就比較不發達,而且因爲地理位置和環境的限制,農業生產也十分的落後,連正常的糧食供給都不能夠滿足,還得唐王朝運送過去,而且當時唐朝主要徵稅的地方是江淮地區,所以就出現了剛從江淮地區收完賦稅轉眼又發放給了那些邊疆地區的藩鎮。

藩鎮的日常軍費用度已經給唐王朝造成了很大的財政壓力,而另一邊,唐朝的統治者自己手裏還養着一支禁軍神策軍,而且這些人的裝備和那些藩鎮士兵的裝備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因爲是直接歸唐朝皇帝管轄,所以所有的武器裝備以及衣服都是按照最高標準定製的,這就已經要花費很大一筆開銷,更大的一頭是這些人的收入,足足是那些藩鎮士兵的3倍。而且這支軍隊的數量還十分龐大,最鼎盛時期已經達到了20萬的人數,試想一下,唐王朝要同時養着那麼多的藩鎮士兵以及這些神策軍,就算徵收再多的賦稅也入不敷出啊!

而且唐朝非常盛行奢靡之風,每當碰到比較盛大的節日或者國家大事,皇帝就會給出豐厚的賞賜,這也是很大的一筆開銷,雖然國庫的虧空是唐朝打仗沒錢的決定性因素,但是唐朝腐朽的政治也是一個致命的因素。兩稅法的創立在中國稅法制度的歷史上其實佔據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但是因爲中晚期的唐朝已經病入膏肓,所以很難單單靠一項佛說制度就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