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世間印象 > 科學探索 > 柳樹的生長習性是什麼?有哪些藥用價值?

柳樹的生長習性是什麼?有哪些藥用價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知道大家對柳樹有了解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柳樹相關的介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中文學名:柳樹

拼音:liǔ shù

拉丁學名:

別 稱:水柳、垂楊柳、清明柳

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亞 目:

科:楊柳科亞科:

族:屬:

形態特徵

柳樹屬落葉大喬木,柳枝細長,柔軟下垂,性喜溼地,高可達20-30 公尺,徑50-60 公分, 生長迅速;樹皮組織厚,縱裂,老齡樹幹中心多朽腐而中空。枝條細長而低垂,褐綠色,無毛; 冬芽線形,密着於枝條。葉互生,線狀披針形,長7-15 公分,寬6-12 毫米,兩端尖削,邊緣具有腺狀小鋸齒, 表面濃綠色,背面爲綠灰白色,兩面均平滑無毛,具有托葉。花開於葉後,雄花序爲葇荑花序, 有短梗,略彎曲,長1-1.5公分。果實爲蒴果,成熟後2 瓣裂,內藏種子多枚,種子上具有一叢綿毛。

生長習性

柳樹的生長習性是什麼?有哪些藥用價值?

柳樹喜溫暖至高溫,日照要充足。

相關文化

唐·賀知章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藥用價值

柳樹的生長習性是什麼?有哪些藥用價值? 第2張

柳絮;亦名柳子,性涼柔軟,作枕芯有安神催眠之功。若將柳絮研細,可治療黃疸、咯血、吐血、便血及女子閉經等,外用尚可治牙痛。   柳葉;柳葉功同柳絮,它含有豐富的鞣質,有清熱解毒、利溼消腫之功。水煎服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膀胱炎、腮腺炎、咽喉炎。搗爛外敷,可治療足跟疼痛。   柳枝;柳枝是中醫傳統的接骨妙藥。水煎服,可治療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燒燙傷等,水煎薰洗,對風溼性、類風溼性關節炎有明顯療效。   柳根;能祛風利溼、消腫止痛,可治療乳癰、牙痛、中耳炎、黃疸等疾病,酒煮飲服,其祛風、消腫、止痛作用更佳。   柳皮;能除痰明目、清熱祛風,水煎薰洗尚可治療疥癬頑疾。   柳屑;是柳樹蟲蛀孔中的蛀屑,煎水洗浴或炒熱布包溫熨,可治療癢疹、皮炎。   有毒部位;葉及皮。   中毒症狀;誤食後引起冒汗、口渴、嘔吐、血管擴張、 耳鳴、視覺模糊,嚴重時呼吸困難、昏睡 終日、喪失知覺、呼吸深而慢、脈博則變快等症狀。

相關傳說

據古代傳奇小說《開河記》記述,隋煬帝登基後,下令開鑿通濟渠,虞世基建議在堤岸 種柳,隋煬帝認爲這個建議不錯,就下令在新開的大運河兩岸種柳,並親自種植,御書賜柳樹姓楊,享受與帝王同姓之殊榮,從此柳樹便有了“楊柳”之美稱。 柳樹的得名源自柳樹的木頭作業法。木材至今仍是人們不可缺少的材料,古代工具簡陋,伐取粗大樹幹非常困難,而用伐取兩寸來粗的樹枝則比較方便。 因此,先民所用木材主要是兩寸來粗的枝幹。在長期使用中,人們會發現,柳樹伐過枝幹後,茬口處能夠萌生新枝條,而且新枝通直,更利於使用。在我國鄉土樹種中, 柳樹萌枝能力最突出。因此便形成了對柳樹的頭木作業,在一定高度截去樹冠,促進新枝萌生,每隔幾年伐取枝條利用。 頭木作業的結果是保留樹幹,以便持續利用枝條。這就柳樹得名的所在。“柳”字與“留”字讀音相同,“柳樹”就是“留樹”, 表示保留樹幹以便再次利用的一類樹。

柳樹是中國的原生樹種,據考證,在第三紀中新世的山旺森林裏即有柳屬。山東青島地區孢粉分析得知,“在距今11000~8500年間,青島膠州灣附近就有柳屬植物。”柳樹也是我國被記述的人工栽培最早、分佈範圍最廣的植物之一,史前甲骨文已出現“柳”字。 柳樹在中國北方常用來營造頭木林,民衆採用頭木作業法周而復始地獲取薪材或編織材料,是我國古人最早認識並大量栽植的樹種之一。在甘肅一些地方,人們將頭木作業伐取的柳樹枝幹修整後,剝皮,埋入土水,再灌上水,幾個月後待枝幹周圍的泥土發黑時,挖出枝幹,陰乾使用。經過這樣處理的柳樹枝幹用作椽子,不翹不裂,不生蛀蟲。在甘肅一些地方還發現另一種伐用柳枝的方法,不截除樹冠,只伐取枝條,樹幹仍可以像正常樹木那樣生長,而且有意使樹幹傾斜,加上枝樁,很方便攀登作業。 柳樹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屬落葉大喬木,別名楊柳。楊柳科柳屬落葉喬木或灌木,綠綠葉子,細長柳枝,柔軟下垂,性喜溼地;樹皮組織厚,縱裂,老齡樹幹中心多朽腐而中空。果實爲蒴果,成熟後2瓣裂,內藏種子多枚,種子上具有一叢綿毛。柳樹耐寒,耐澇,耐旱,喜溫暖至高溫。世界約520餘種,中國有250餘種,遍及全國各地。柳樹易繁殖,栽培方法簡單,生命力強,可美化環境,在生活、環保、醫藥等方面也有用途,是“四旁”綠化樹種。在人文方面,柳樹因柳和“留”同音,所以古人常以柳贈友,以表達依依惜別之情。柳樹一直爲文人們所青睞,人們留下了大量精品詩詞和文章。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