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傳統文化 > 佛經中的“十四無記”是什麼?爲什麼孔子和釋迦摩尼都不予回答這類問題?

佛經中的“十四無記”是什麼?爲什麼孔子和釋迦摩尼都不予回答這類問題?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佛經中的“十四無記”是什麼?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和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陀),都是公認的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老師。他們一生誨人不倦,往往採取交談的方式爲弟子們答疑解惑。

不過,有一類問題,他們卻很少討論,甚至拒絕解答,究竟是什麼問題呢?

佛經中的“十四無記”是什麼?爲什麼孔子和釋迦摩尼都不予回答這類問題?

先來看《箭喻經》中的記載:

一天,有位叫鬘童子的佛弟子來拜見佛陀,請教了十四個問題,包括:世界恆常存在嗎?世界有邊際嗎?生命即是自我嗎?佛死後還存在嗎?等等。

並且他還做好了打算:如果佛陀不給我明確回答,我便向他提出詰難,然後舍他而去。

佛經中的“十四無記”是什麼?爲什麼孔子和釋迦摩尼都不予回答這類問題? 第2張

對此,佛陀批評了鬘童子,還講了這樣一個譬喻:

就像有人身中毒箭,極感痛苦,他的親人急忙爲他尋醫療傷。然而,這個中箭者卻認爲,不能急着拔箭療毒,我應該先弄清:要請的醫生姓甚名誰?高矮胖瘦如何?膚色是黑是白,抑或不黑不白?籍貫是在東、在南,還是在西、在北?那把射我的弓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還有弓弦、箭桿、箭羽和箭頭呢?製作弓箭的工匠姓甚名誰?高矮胖瘦如何?……

佛陀說:這個愚人堅持先弄清這些再拔箭醫治,殊不知等不到他弄清,便會毒發身亡。那些認爲佛不給他講清世界常或無常等問題的人,就和這中箭者一樣愚癡。

佛經中的“十四無記”是什麼?爲什麼孔子和釋迦摩尼都不予回答這類問題? 第3張

佛陀又說:世界常恆存在,我從來不這樣說,世間萬物,各類衆生,皆悉無常,衆生誰都免不了生、老、病、死,以及由此而生的種種憂悲苦惱,從這些憂苦中解脫,纔是擺在我們面前亟需着力解決的問題,就像那個身中毒箭者,趕緊找醫生拔箭療毒,方是當務之急。至於世界常恆存在,乃至佛死後是有是無等玄奧問題,我從來不予講說,因爲這些問題的探討與真理不相應,與正法不相應,非清淨梵行之本,不能使人達到智慧、覺悟和不生不滅的涅槃。

在佛經中,上述這十四個問題被稱爲“十四無記”,即十四個無意義或不應予以解答的問題。

佛經中的“十四無記”是什麼?爲什麼孔子和釋迦摩尼都不予回答這類問題? 第4張

無獨有偶,從《論語》等記載孔子言行的著作來看,孔子同樣也不提倡空談一些脫離實際、遠離現實的話題。對“道”、“鬼神”、“生死”等話題,他談的不多,甚至避而不談。

《論語·先進》載:季路問事鬼神,孔子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問死是怎麼回事,孔子道:“未知生,焉知死?”

人們窮其一生,也沒有把人生過好,把該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再去考慮死的問題,實在是多餘的!

佛經中的“十四無記”是什麼?爲什麼孔子和釋迦摩尼都不予回答這類問題? 第5張

此外,《論語》中還載有“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等,表明孔子對鬼神之事所持的審慎態度。人們也常用莊子的這句話來陳述孔子:“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

難怪子貢會感慨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老師關於詩、書、禮、樂等知識的講述,我們經常能聽到;老師關於人性和天命方面的言論,我們從來沒聽到過。)

可見,孔子並不希望自己的弟子沉浸在脫離現實的形而上學的世界裏。

佛經中的“十四無記”是什麼?爲什麼孔子和釋迦摩尼都不予回答這類問題? 第6張

那麼,孔子和釋迦牟尼的這種態度,是在否定哲學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他們既是教育大家,也是哲學大家。不過,他們更關注的是解決社會人生的實際問題,或人類生老病死等切身問題,而不願去在那些用思辨不可能解決的問題上鑽牛角尖。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