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元代四大悲劇之一《漢宮秋》簡介,內容如何賞析?

元代四大悲劇之一《漢宮秋》簡介,內容如何賞析?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宮秋》的主角是漢元帝。作品通過他對文武大臣的譴責和自我嘆息來剖析這次事件。作爲一國之主,他連自己的妃子也不能保護,以致演成一幕生離死別的悲劇。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漢宮秋》爲元·馬致遠作的歷史劇。全名《破幽夢孤雁漢宮秋》。寫西漢元帝受匈奴威脅,被迫送愛妃王昭君出塞和親。全劇四折一楔子。

元代四大悲劇之一《漢宮秋》簡介,內容如何賞析?

《後漢書·南匈奴傳》是這樣記載的:“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以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斐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然難於失信,遂與匈奴。生二子。及呼韓邪死,閼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書求歸,成帝敕令從胡俗,遂復爲後單于閼氏焉。”

由此可見,王昭君是主動要求出塞的,而她之所以甘願遠嫁匈奴的原因是“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也就是由於入宮很長時間了,卻一直沒有得到皇上召見的機會,因而心生悲怨,於是決定出塞。

這其中沒有提到任何畫工、畫像的事情,更沒有提到毛延壽的事情,在《漢書》、《後漢書》的其他章節中也沒有提到此事。

畫工毛延壽的事情只是在《西京雜記》、《樂府古題要解》等典籍中開始被提及,然後在詩詞、傳奇、戲曲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描繪敘述,但在正史中卻一直沒有記載,因而所謂昭君被毛延壽所害之事並不可信。

馬致遠的《漢宮秋》顯然不是取材於正史,而是在《王昭君變文》的基礎上,汲取歷代筆記小說、文人詩篇和民間講唱文學的成就,然後確定自己的創作意圖,構思劇本的情節和人物的。

《漢宮秋》還別出心裁地把漢元帝作爲全劇的主人公,並把發生這場愛情悲劇的根源,也歸結到他的身上來。這一點,對於深化作品的主題,對於啓發人們深入思考金元之際國內民族鬥爭的歷史性變化,都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

元代四大悲劇之一《漢宮秋》簡介,內容如何賞析? 第2張

《漢宮秋》還特別創造了王昭君在番漢交界處捨身殉難的情節。由於王昭君的慷慨殉難,既保全了民族氣節和對元帝的忠貞,又達到了匈奴與漢朝和好,並使毛延壽被送回漢朝處死的目的。

因此,王昭君以身殉難的悲壯之舉,與那“只憑佳人平定天下”的屈辱求和之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全劇用明妃一女人的正氣,充分地反襯出那些以“女色敗國論”來文過飾非者的怯懦與無恥。

昭君既有對元帝的眷戀之情,又能爲“國家大計”而毅然地“出塞和番”,並不惜以身殉國難,這就充分表現了作者對她的深切同情和高度讚揚;而對於以元帝爲首的封建王朝來說,則只是深刻的揭露與辛辣的嘲諷!

但是作者並沒有過分美化元帝對昭君的愛情,而是如實地寫出了元帝愛昭君的具體內容及其侷限性。這樣,元帝對昭君的溫柔多情與他對於治理國家社稷的昏庸無能,便構成了複雜而又和諧的整體,自然而又逼真地刻畫出元帝愛昭君的鮮明的個性特徵。

作爲風流皇帝欲保全真摯愛情的願望與作爲昏君庸帝所造成的“朝綱盡廢,壞了國家”的嚴酷現實,這二者已構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這就是《漢宮秋》所寫的愛情悲劇的實質,也是產生漢元帝這樣的藝術形象的社會基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