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文化名家 > 元代著名雜劇家:鄭光祖生平簡介 爲元曲四大家之一

元代著名雜劇家:鄭光祖生平簡介 爲元曲四大家之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1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鄭光祖,字德輝,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縣)人,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與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齊名,後人並稱“元曲四大家”。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元代著名雜劇家:鄭光祖生平簡介 爲元曲四大家之一

《錄鬼簿》中記載,其早年習儒爲業,後來補授杭州路爲吏,因而南居。只知他“爲人方直,不忘與人交,故諸公多鄙之;久則見其情厚,而他人莫之及也”,伶人稱他爲“先生”,死後由伶人火葬於杭州靈隱寺。

其所作雜劇可考者十八種,現存《周公攝政》、《王粲登樓》、《翰林風月》、《倩女離魂》、《無塩破連環》、《伊尹扶湯》、《老君堂》、《三戰呂布》八種,其中以《倩女離魂》最爲著名,後三種被質疑並非鄭光祖作品。除雜劇外,鄭光祖還寫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數二套流傳。

有關鄭光祖的生平事蹟沒有留下多少記載,從同鄭光祖同期的雜劇家鍾嗣成《錄鬼簿》中,我們知道他早年習儒爲業,後來補授杭州路爲吏,因而南居。他“爲人方直”,不善與官場人物相交往,因此,官場諸公很瞧不起他。可以想見,他的官場生活是很艱難的。

杭州的美麗風景,和那裏的伶人歌女,不斷地觸發着他的感情。鄭光祖一生從事於雜劇的創作,把他的全部天才貢獻於這一民間藝術,在當時的藝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伶人都尊稱他爲鄭老先生,他的作品通過衆多伶人的傳播,在民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與蘇杭一帶的伶人有着緊密的聯繫,他死後,就是由伶人火葬於杭州的靈隱寺中的。

據文學戲劇界的學者考證,鄭光祖一生寫過18種雜劇劇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瑣倩女離魂》、《㑳梅香騙翰林風月》、《醉思鄉王粲登樓》、《輔成王周公攝政》、《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立成湯伊尹耕莘》、《無鹽破環》、《老君堂》、《翰林風月》、《倩女離魂》。

其中《立成湯伊尹耕莘》、《無鹽破環》、《老君堂》是否確爲鄭作,尚有疑問。

元代著名雜劇家:鄭光祖生平簡介 爲元曲四大家之一 第2張

另有《月夜聞箏》存殘曲。《哭孺子》、《秦樓月》、《指鹿道馬》、《紫雲娘》、《採蓮舟》、《細柳營》、《哭晏嬰》、《後庭花》、《梨園樂府》等9種僅存目。所作雜劇《倩女離魂》最爲著名。

中國元代雜劇作家。字德輝。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人。生卒年不詳。曾任杭州路吏,在鍾嗣成《錄鬼簿》成書時,已卒於杭州,火葬於西湖靈芝寺。作品數量多,頗有聲望。

周德清《中原音韻》把他與關漢卿、白樸、馬致遠並列,後人稱爲元曲四大家。鄭光祖的劇作存目18種,流傳至今的有8種,其中《倩女離魂》根據唐陳玄祐的傳奇小說《離魂記》改編,是鄭光祖的代表作。

他的劇作詞曲優美,甚得明代一些曲家的稱賞。有時化用詩詞名句貼切自然,然而也有過於雕飾的缺點。

有關鄭光祖的生平事蹟沒有留下多少記載,從鍾嗣成《錄鬼簿》中,我們知道他早年習儒爲業,後來補授杭州路爲吏,因而南居。

周德清《中原音韻》中舉“六字三韻”例和“定格”範例時都引用過他的曲文,稱讚說:“美哉,德輝之才,名不虛傳”。

鍾嗣成說他“乾坤膏馥潤肌膚,錦繡文章滿肺腑,筆端寫出驚人句,解翻騰,今是古,詞壇老將伏輸。”(《錄鬼簿》)明人何良俊甚至以他爲元曲四大家之首。

王國維則說他“清麗芊綿,自成馨逸”,與關、馬、白“均不失爲第一流”(《宋元戲曲史》)。

他們都是從鄭光祖作品的語言角度來評論的,難免有失偏之處。其實以鄭光祖作品的思想內容和生活氣息來說,同關漢卿、王實甫作品相比,都較遜色。藝術上也有過於雕琢的弊病。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