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莊子·內篇·齊物論》的主旨具體表現爲哪些方面?有何現實意義?

《莊子·內篇·齊物論》的主旨具體表現爲哪些方面?有何現實意義?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莊子》,又稱《南華經》,是戰國後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的一部道家學說彙總,是道家學派經典著作,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莊子》不僅是一本哲學名作,更是文學、審美學上的寓言傑作典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齊物論》是《莊子·內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個相對獨立的故事連珠並列組成,故事與故事之間雖然沒有表示關聯的語句和段落,但內容上卻有統一的主題思想貫穿着,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現出一種似連非連、若斷若續、前後貫通、首尾呼應的精巧結構

《莊子·內篇·齊物論》的主旨具體表現爲哪些方面?有何現實意義?

思想主旨莊子《齊物論》的主旨是“萬物齊一”,具體表現爲四個方面:

1、齊彼是。“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莊子認爲,凡物都存在對立面,如果從彼面看不到的話,從此面看則能看清楚。所以說,彼出於此,此出於彼,進一步說,就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此就是彼,彼就是此。二者的存在,各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不論缺少哪一方,各自均不會存在。“彼此彼此”,也是這個道理。“彼是,方生之說也。”“彼是”是一種學說,一種理論,一種不斷變化、不斷新生的學說和理論。“齊彼是”還是一種方法論。“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彼與是不互相對立,就叫做“道樞”,“道樞”就是循環,就是圍繞“道”這個中心而循環往復,無窮無盡。“道樞”就是“齊彼是”的方法論。

2、齊是非。“是”、“非”的存在,是以“彼是”的存在爲前提的。既然“彼是”各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那麼,“是非”也是各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因爲有了“是”,所以就有“非”;相反,因爲有“非”存在,所以纔有“是”的存在;沒有“是”也就沒有“非”,沒有“非”,就沒有“是”,二者互相依存,對立而統一。既然“是非”互爲前提、互爲因果,就不必要把二者分那麼清楚聖人們都是不由分說而“照之於天”,就像日月普照那樣自然而然,原因就在於此。莊子是把“齊是非”當作一種方法論來倡導的,正確的是無窮的,錯誤的也是無窮,與其勞神傷身地去探究“無窮”,不如“以明”,像日月那樣無爲自然,普照天下。“以明”就是莊子“齊是非”的方法論。

《莊子·內篇·齊物論》的主旨具體表現爲哪些方面?有何現實意義? 第2張

3、齊物我。莊子的“道”是宇宙萬物的“造物主”或“天下母”,人與物,我與物,都是“道”的化身,其根源都來自“道”。所以莊子說:“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沒有它就沒有我,沒有我,也就沒有什麼東西來體現它。爲了把這個道理說明,莊子連續用了幾個比喻,“故爲是舉莛與楹……道通爲一”。闡釋天地萬物從“道”的高度來看,它們都是一樣的。“唯達者知通爲一”,只有通達的人才能通曉“道通爲一”的道理。經過鋪墊之後,莊子拋出“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這一結論。從“道”的觀念來看,天、地與人是同等、共存的,萬物與我是一樣的,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莊子不僅將人上升到崇高的地位,與天地同輝,而且還懷有博大胸懷,將萬物與人並列,打破了“以人類爲中心”的桎梏,破除了人類的無知與傲慢,將人與物平等對待,具有深刻的生態價值和普適的倫理價值,具有劃時代的現實意義。

4、齊生死。莊子的生死觀是辯證的生死觀。“方生方死……方不可方可。”死與生都是以對方爲依據的,從“道”的角度來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無形元狀,變化無常,莊子把死與生看成和天地一樣自然。能把生死當作自然的旅程看待,其實要有高超的胸襟。“予惡乎……不知歸者邪!”從這樣的反問句來看,莊子對“生”並不感到高興,對“死”也並不感到厭惡,對生、死是一視同仁的。不僅如此,莊子甚至還將死當作“至樂”來看待。

《莊子·內篇·齊物論》的主旨具體表現爲哪些方面?有何現實意義? 第3張

現實意義

莊子提出齊物論,主張消除事物之間的差別和對立,以達到萬物平等的境界,但並不能因此將莊子的齊物論思想納入相對主義的範疇。從齊物論可以看出,莊子主張消除萬物差別和對立的前提是對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對立的充分認識、瞭解與承認,在此前提條件下對對立的觀念進行批判和重塑,它既包含了對事物差異性的認識,又不是簡單地對差異性的抹殺,而是着重只從主觀上消除差異,實現主觀意識上的平等,而這並不代表現實中的差異的消除,並且莊子也覺察到日常生活中的差異的不可消除的現實性。但是雖然現實中無法消除,這樣做至少可以使差異的事物更加充分展開,進而達到對事物的愈加全面的把握。

把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有益於認識人與自然之間、主體與對象之間的倫理關係。人是具有主動性、選擇性和創造性的有意識的能動的主體,人不僅懂得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要依賴於自然,而且能夠認識和遵循自然規律改造自然,同時具有調節和保護自然的能力,只是有時由於認識水平、實踐水平和實踐經驗的有限與缺乏產生一些錯誤,但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人類自身是在不斷髮展和進步的,不斷地由片面走向全面,人類對自己與自然的關係的認識也會隨着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的發展而不斷深入,人與自然的關係會更加合理與和諧。相反,如果純粹地遵循自然來調整甚至抑制人的行爲和活動,要求人類不要干預自然,實際上這隻會泯滅人的本性,阻礙人的發展和進步歷程,甚至會造成人的退化。

倫理學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爲了探尋合理的生態環境倫理觀,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其實這一基本思想與莊子提出齊物論的意圖很相近,莊子意識到現實中萬物的差異不容易消除,因而主張從主觀上消除差異,實現觀念上的平等,這對當前尊重和保護自然生物,加強生態平衡有可取之處。可持續發展生態倫理觀力求理論與實踐的內在一致,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人、物在現實中終究不會平等的,這是由他們的素質和能力決定的。但是,主張觀念上的、意識上的平等,提升生物體的地位,加強對它們的保護,這是至今在人與自然的現實衝突中尋找到的有利於人與自然關係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有利於指導和規範人們的行爲,從而也有利於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促進人類的更好發展。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