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墨子·70章 號令(6)原文說了什麼?要怎麼理解?

墨子·70章 號令(6)原文說了什麼?要怎麼理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墨子》,戰國時期的哲學著作,一般認爲是墨子的弟子及後學記錄、整理、編撰而成,共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記錄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稱爲墨辨或墨經,着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墨子》原有71篇,當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無原文。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墨子·70章 號令(6)

《號令》是墨子研究城池防守方法的重要篇章之一。全篇帶有綜合性質,但主要講述種種軍紀、法規、禁令、人員佈防和處置的種種具體原則和方法。前面已經說過守城需要具備的各種防禦裝備,以及在遇到危機時所使用的旗幟,迎敵之前要進行祭祀等,這篇文章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守城所需要的最重要的武器,那就是號令。

一支軍隊要想取得勝利,將領的領導最爲重要,也就是說他們的號令最爲重要。從“安國之道,道任地始,地得其任則功成,地不得其任則勞而無功”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一個國家的安全最重要的是利用好自己的地理條件,而作爲人呢?在戰爭時,戰爭裝備不完善,就無法使主上安定,小官吏、士兵和百姓不能齊心協力,這些責任全在於將領。如果將領的號令正確,大家都齊心協力,共同對付敵人。那麼還會擔心戰爭的失敗嗎?

墨子·70章 號令(6)原文說了什麼?要怎麼理解?

【原文】

守之所親,舉吏貞廉、忠信、無害、可任事者,其飲食酒肉勿禁,錢金、布帛、財物各自守之,慎勿相盜。葆宮之牆必三重,牆之垣,守者皆累瓦釜牆上。門有吏,主者門裏,筦閉,必須太守之節。葆衛必取戍卒有重厚者。請①擇吏之忠信者、無害可任事者。

令將衛,自築十尺之垣,周還牆②,門、閨者非③令衛司馬門。望氣者舍必近太守,巫舍必近公社,必敬神之。巫祝史與望氣者必以善言告民,以請上報守,守獨知其請而已。無④與望氣妄爲不善言驚恐民,斷弗赦。度食不足,食⑤民各自佔家五種石升數,爲期,其在蒪害⑥,吏與雜訾。期盡匿不佔,佔不悉,令吏卒微得,皆斷。有能捕告,賜什三。收粟米、布帛、錢金,出內畜產,皆爲平直其賈,與主券人書之。事已,皆各以其賈⑦倍償之。又用其賈貴賤、多少賜爵,欲爲吏者許之,其不欲爲吏而欲以受賜賞爵祿,若贖出親戚、所知罪人者,以令許之。其受構賞者令葆宮見,以與其親⑧。欲以復佐上者,皆倍其爵賞,某縣某裏某子家食口二人,積粟六百石,某裏某子家食口十人,積粟百石。出粟米有期日,過期不出者王公有之。有能得若告之,賞之什三。慎無令民知吾粟米多少。

墨子·70章 號令(6)原文說了什麼?要怎麼理解? 第2張

【註釋】

① “請”應作“謹”。

② 還牆:猶“環牆”,環繞的圍牆。

③ “非”應作“並”。

④ “無”應作“巫”。

⑤ “食”應作“令”。

⑥ “蒪害”應作“簿書”。

⑦ 賈:通“價”。

⑧ 以與其親:以示親信愛護。

墨子·70章 號令(6)原文說了什麼?要怎麼理解? 第3張

【翻譯】

守城主將身邊的人:被選用在主將身邊工作的官員一定要正派廉潔,忠誠可靠,正直無私,並且有能力承擔事務。不要限制他們的飲食酒肉,金錢、布匹等財物各自保管,謹防盜竊。葆宮的圍牆一定要修三道,在圍牆的外垣上守衛應堆上破瓦爛鍋之類的東西。城門設主管官員,負責城門和里巷的門,開鎖和上鎖都必須有守城主將所給的憑證。葆宮的守衛一定要選拔忠厚的衛兵擔當,官吏也須挑選忠誠可靠、公正而又有能力勝任的人。

像令、將一級的官長要自行護衛,在官署和住處四周要環繞十尺高的圍牆,守上大門和閨門,衛兵要一併守衛司馬門。佔望吉凶的巫師卜師居住的地方務必要靠近守城主將的住所,巫師的住處一定要靠近神社,必須將神靈當神靈敬重。他們必須將吉利的話告訴全城百姓,把佔得的實際情形報告給守城主將,讓守城主將一人知道就可以了。如果巫師和卜師胡編不吉利的話使百姓驚恐不安,就殺掉他們,不得赦免。估計到糧食不夠,就讓百姓自己估算能繳納用作軍糧的五穀數量,確定繳納日期,登簿記賬、官吏償付相當價格的錢物。如果過了期限還隱藏不繳納,或者還未全部交清,就派官員和兵士暗中搜求,如果搜出隱藏的糧食不繳者,給予判罪。有能抓住隱藏糧食的人報告給官府的,官府賞給所藏糧食的十分之三。徵收好的糧食、布帛、金錢、牲畜,都要公正估價,給主人開具徵收證明,寫清徵收的數量和價值。戰事結束,一律按原價值雙倍償付。還可根據應徵財物當時的價格和數量賜給官爵,不願做官的人,依法還可準允其接受爵位,或贖出犯罪的親戚、朋友。那些接受賞賜的人,讓他們進葆宮接受接見,表示同他們親密。能償付徵收品的財物再捐獻出來幫助官長的,就加倍賜予爵祿,繳納單的格式如下:某縣某裏某人家裏人口兩個,存積粟米六百擔,或某裏某人人口十個,積存粟米百擔。繳納粟米財物有確定的日期,過期沒有繳納的沒收爲王公所有。有查出隱藏不交的糧食把實情上報給官府的,將查出隱糧的十分之三賞給他。要謹慎,不讓百姓弄清我軍存積了多少糧食。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