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范增論》該怎樣鑑賞?創作背景是什麼?

《范增論》該怎樣鑑賞?創作背景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0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范增論

蘇軾 〔宋代〕

漢用陳平計,間疏楚君臣,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爲之,願賜骸骨,歸卒伍。”未至彭城,疽發背,死。

蘇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不早爾。”然則當以何事去?增勸羽殺沛公,羽不聽,終以此失天下,當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慾殺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殺,猶有君人之度也。增曷爲以此去哉?《易》曰:‘知幾其神乎!’《詩》曰:‘如彼雨雪,先集爲霰。’增之去,當於羽殺卿子冠軍時也。”

陳涉之得民也,以項燕。項氏之興也,以立楚懷王孫心;而諸侯之叛之也,以弒義帝。且義帝之立,增爲謀主矣。義帝之存亡,豈獨爲楚之盛衰,亦增之所與同禍福也;未有義帝亡而增獨能久存者也。羽之殺卿子冠軍也,是弒義帝之兆也。其弒義帝,則疑增之本也,豈必待陳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後讒入之。陳平雖智,安能間無疑之主哉?

吾嘗論義帝,天下之賢主也。獨遣沛公入關,而不遣項羽;識卿子冠軍於稠人之中,而擢爲上將,不賢而能如是乎?羽既矯殺卿子冠軍,義帝必不能堪,非羽弒帝,則帝殺羽,不待智者而後知也。增始勸項梁立義帝,諸侯以此服從。中道而弒之,非增之意也。夫豈獨非其意,將必力爭而不聽也。不用其言,而殺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殺卿子冠軍,增與羽比肩而事義帝,君臣之分未定也。爲增計者,力能誅羽則誅之,不能則去之,豈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則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時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雖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項羽不亡。亦人傑也哉!

譯文

《范增論》該怎樣鑑賞?創作背景是什麼?

漢高祖採用陳平的計策,離間疏遠楚國君臣。項羽懷疑范增和漢私下串通,逐漸剝奪他的權力。范增大怒,說:“天下的事情已經平定了,君王自己處理吧!希望您開恩准我告老還鄉。”可是還沒到彭城,他就因背上癰疽發作而死。蘇子說,范增離開得對,若不離開,項羽一定會殺他,只遺憾他沒有早些離開。

那麼,范增應當因什麼事情離開呢?范增勸項羽殺沛公,項羽不聽,因此失掉天下。應當在此時離去嗎?回答說,不。范增建議殺沛公,是做臣子的職責;項羽不殺劉邦,說明他還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因此事離去呢?《易經》說:“懂得事情的預兆,那不是很神明嗎?”《詩經》說:“觀察下雪之前,水汽必定先聚集成霰。”范增離開,應當在項羽殺宋義的時候。陳涉受到擁護,是因爲打出了項燕和扶蘇的旗幟。項氏的興起,是因爲擁立了楚懷王的孫子熊心;而諸侯反叛,是因爲他殺了義帝。況且擁立義帝,范增實爲主謀。義帝是否被殺,豈止是關係着楚國的盛衰,也關係到范增的禍福。義帝被殺,范增就沒有長久獨存之理。項羽殺宋義,是殺害義帝的先兆。他殺義帝,就是懷疑范增的根本,難道還要等到陳平去離間嗎?物品必定先腐爛了,然後才能生出蟲子;人必定先有了疑心,然後讒言才能聽得進去。陳平雖說聰明,又怎能離間沒有疑心的君主呢?

我曾經評論義帝是天下的賢君。他只派沛公入關而不派遣項羽,在衆人之中發掘識別宋義,提拔他做上將軍,這樣做還不夠賢明嗎?項羽既然假託義帝之命殺死宋義,義帝必然不能容忍。不是項羽謀殺義帝,就是義帝殺了項羽,這用不着聰明人指點就可知道了。范增當初勸項梁立義帝,諸侯因此而服從,中途謀殺義帝,必不是范增的想法。豈止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極力反對卻不被接受。不聽他的話而殺死他所擁立之人,項羽懷疑范增,必定是從此時開始的。

《范增論》該怎樣鑑賞?創作背景是什麼? 第2張

在項羽殺宋義時,項羽和范增同爲義帝之臣,還沒有確定君臣名分。替范增考慮,有能力殺項羽就殺了他,不能殺他就離開他,豈不是很果斷的大丈夫嗎?范增年紀已經七十,意見相合就留下來,不合就離開,不在此時弄清去留的分寸,卻想依靠項羽而成就功名,不明智啊!雖然如此,范增還是漢高祖所畏懼的人。范增不離去,項羽也不會被滅。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傑呀!

創作背景

楚漢戰爭時,項羽擺下鴻門宴,請劉邦赴宴,范增力勸他席間殺死劉邦,項羽不聽。後來劉邦的謀士陳平施反間計,離間項羽與謀臣范增的關係,使得范增離開項羽。蘇軾年輕時爲準備科舉應試,他以自己獨特的見解就此事寫了這篇習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賞析

《范增論》屬於史論,是一篇翻案文章。蘇軾善於讀書,能從書縫中看出問題。一般人讀史,見項羽與范增君臣不能善始善終,常爲之嘆息,認爲這是楚失敗的原因之一。蘇軾卻相反,獨恨范增不早離開,認爲項羽早有殺增之心,還認爲義帝之存亡,關乎楚之盛衰,也關乎范增之禍福。全篇並沒有貶低范增,篇末還高度肯定范增是人傑,只是惋惜項羽和范增的關係早有裂痕,范增不明“去就之分”。

全文圍繞“去就之分”這一中心論旨,逐層展開:首先,簡敘歷史史實,提出論點:“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不早耳。”“增之去,當於羽殺卿子冠軍時也。”其次,具體論證觀點。文章反覆分析了項羽殺掉宋義之後,勢必要謀害義帝,而范增必然力諫,項羽肯定不從,最終必然疑忌范增等等情勢,論證了范增應當在此時離開項羽的主張,批駁了那種認爲陳平反間計離間項範二人的傳統看法。然後,作者替范增設想,“合則留,不合則去”,“力能誅羽則誅之,不能則去之”,仍然不失爲大丈夫作爲;批評范增不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最後,又從另一側面論述:“增不去,項羽不亡”,“增亦人傑也哉”。作者對范增的謀略、才幹表示了肯定,實際上批評了項羽的不知人、不善任。

該文學《公羊傳》《穀梁傳》解《春秋》經文的表現手法,設爲問答,層層推論。如由義帝之立,范增爲謀主,推斷義帝之興廢關乎范增之禍福,又進而推斷項羽弒義帝,范增必反對。由義帝之明推測項羽之殺宋義,義帝必不能堪,又推測義帝必殺項羽,項羽故必殺義帝。一環套一環,有很強的邏輯性。作者徵引史料不多,才識、才氣勝過才學;在語言表達上多用反詰句,多用感嘆句。全文共有七個反詰句、六個感嘆句,冷靜的理性思考與熱烈深切的讚歎、惋惜相結合,使文章筆調變幻無端,抑揚頓挫之至。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