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國語:周語·襄王拒晉文公請隧 全文及翻譯註釋

國語:周語·襄王拒晉文公請隧 全文及翻譯註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著作。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周語·襄王拒晉文公請隧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晉文公既定襄王於郟,王勞之以地,辭,請隧焉。王許,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爲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備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以順及天地,無逢其災害,先王豈有賴焉。內官不過九御,外官不過九品,足以供給神祇而已,豈敢厭縱其耳目心腹以亂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採章,以臨長百姓而輕重布之,王何異之有?今天降禍災於周室,餘一人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賞私德,其叔父實應且憎,以非餘一人,餘一人豈敢有愛?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創制天下,自顯庸也,而縮取備物以鎮撫百姓,餘一人其流闢旅於裔土,何辭之有與?若由是姬姓也,尚將列爲公侯以復先王之職,大物其未可改也。叔父其懋昭明德,物將自至,餘何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與百姓何?何政令之爲也?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餘安能知之?”文公遂不敢請,受地而還。

國語:周語·襄王拒晉文公請隧 全文及翻譯註釋

翻譯

晉文公幫助周襄王在郟地復位,襄王以土地作爲酬勞,文公謝辭,要求死後用隧禮安葬。襄王不同意,說:“過去我們先王擁有天下,劃出方圓千里的土地作爲甸服,以便供給上帝山川百神的祭品,以備百姓萬民的用度,以應付變亂和不能預料的災患。其餘的土地則按規定分配給公、侯、伯、子、男,使他們各有安居的處所,以順從天地尊卑的等級,不至於遭到災害,先王哪裏有自己的私利呢?他宮中的官只有九御,朝廷上的官只有九卿,不過足以供奉神靈、主持祭祀罷了,哪裏敢盡情滿足自己的聲色口腹之慾而敗壞法規制度呢?只是這生前死後服飾器物的色彩和紋飾,則根據地位的高低而有所區別,以表示尊卑貴賤的等級,此外天子與其他人還有什麼兩樣呢?現在上天將災難降臨到周室,我也只能守護住王室的財產而已,又因爲我的無能以致勞動了叔父,但是如果改變先王的制度來酬勞我個人所受的恩惠,那末叔父將受到人們的憎惡,因爲這不是我個人的財物,否則,我哪敢吝惜呢?前人有言道:‘變換佩玉就要改變步伐。’叔父如果能光揚美德,改姓易朝

國語:周語·襄王拒晉文公請隧 全文及翻譯註釋 第2張

統治天下,創造新的制度來顯示功業,從而採用天子的禮法來統撫百姓,我即使流放到邊遠荒地也沒有話可說。如果仍是姓姬的掌有天下,叔父依然將作爲諸侯,把恢復先王的規制作爲自己的責職,那葬禮這樣的體制不可更改。叔父繼續努力光揚美德,那樣的禮儀自然會得到,我如何敢爲了私情就改變先世的體制,以至有愧於天下,那我把先王和百姓放到哪兒去了呢?又怎麼制定政令呢?如若不然,叔父有土地而自行隧葬,我怎麼能管得了呢?”晉文公於是不敢請求隧葬,接受賜地而回國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