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詩詞名句 > 李白蘇軾臨終前作的詩,一起來賞析吧!

李白蘇軾臨終前作的詩,一起來賞析吧!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白蘇軾,作爲我國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兩個人,他們分別代表了唐詩和宋詞的巔峯。李白蘇軾有着許多共同點,比如都是豪放派的詩人,都有過坎坷的經歷,在仕途上都不得志。但是兩人在臨終前作的絕世詩,卻風格迥異。

李白蘇軾臨終前作的詩,一起來賞析吧!

據專家分析推測,李白和蘇軾分別去世於762年和1101年。而他們的辭世之作分別是《臨路歌》以及《觀潮》。這是兩種風格不同的詩歌,甚至連格律和種類都不一樣。李白的明顯豪氣沖天,而蘇軾的則看透了人生百態,那麼這兩首詩,誰要更勝一籌呢?

臨路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爲出涕?

《臨路歌》與李白一如既往的風格一樣,張狂囂張,豪放不羈,詩中李白將自己比作折翼的大鵬鳥,展翅奮飛卻中天不濟。古時的孔子尚且能夠爲麒麟的去世而悲悼,可在孔子去世後,又有誰會爲我這隻大鵬悲哀呢?

扶風激盪的大鵬鳥,就是李白本人的真實寫照,而他掛桑掛袂的形象,也流露出,李白對人生的眷戀和才華不得施展的惋惜之情。這其實是與李白的個人經歷息息相關的,從出蜀到遊歷中國,李白在旅遊的同時積攢了不少名聲。

最後被唐玄宗請到長安,擔任御前待詔,專門給唐玄宗寫詩。可李白卻並不滿足與此,他渴望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能夠出將入相。最後李白在失意之中,離開了長安城,繼續自己的遊山玩水之旅。

安史之亂中,李白也受到了影響,可是他同時也看到了機會,於是憤然出世找到明主輔佐。誰知道他的明主卻戰敗了,最後連累了李白深陷牢獄。還在李白曾經有恩於郭子儀,因此郭子儀救出了李白,可當時的李白已經到了人生的晚年,再也沒有實現政治抱負的機會,因此抑鬱一生的李白,寫下了這首絕世詩。

《觀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首《觀潮》是蘇軾晚年臨終前寫給小兒子蘇過的一首七言絕句,大致意思是廬山的煙雨和錢塘江的江潮都是人間絕景,如果沒有去看過那麼是會遺憾終身的。可如果去看了之後,就會發現,廬山煙雨最後只是廬山煙雨,浙江的潮水也不說是潮水而已。

李白蘇軾臨終前作的詩,一起來賞析吧! 第2張

這首詩理解起來有一些困難,不過結合當時蘇軾的境地就很容易懂。彼時的蘇軾結束了長期的流放之路,曾經那個滿懷壯志的年輕人,也變成了風燭殘年,參透禪理的老人。他在聽說小兒子要去中山當通判,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書中兩次出現“廬山煙雨浙江潮”,其實就是爲了說明,廬山煙雨和浙江潮都不過是一種景色,而在不同人的眼中,纔會變得不同。這種觀物參禪最後禪悟並且達到心靈空寂曠達的境界屬實不易。

再看蘇軾的一生,十幾歲便參加科舉高中進士,卻因爲烏臺詩案接連被貶謫。雖然也曾經做過一些政績,可大多是時間都在偏遠地區度過。直到晚年結束了流放,卻也失去了從政治心,選擇頓悟人生,從容面對自己的死亡。

由此可見,李白的晚年是不甘和惋惜,而蘇軾的晚年則是看穿一切的從容,這一對比,兩者孰高孰低就非常明顯了。當然也不能說蘇軾就一定更加優秀,只能是仁者見山智者樂水,對待人生的起伏跌宕,李白和蘇軾有着自己的看法,而蘇軾的看法或許更符合大多數人。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