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宣帝的“霸王道雜之”是什麼?劉詢是怎麼強盛漢朝的?

漢宣帝的“霸王道雜之”是什麼?劉詢是怎麼強盛漢朝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宣帝的“霸王道雜之”是什麼你知道嗎?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秦朝用法家治國,享國15年而滅。建立在秦朝廢墟上的西漢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對治國理念進行過幾次重大的調整,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調整。西漢中後期,中興西漢的漢宣帝總結朝廷統治天下的經驗是“霸王道雜之”。“霸王道雜之”看上去沒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樣容易理解,相信不少讀者會對此感到迷惑,就連筆者也對此感到困惑過。本文依據史料淺析“霸王道雜之”的內涵,希望能爲讀者朋友們揭開“霸王道雜之”神祕的面紗。

從“無爲而治”到“獨尊儒術”

秦末漢初的歷史就是一段戰火連綿的歷史,從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到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結束,長達七年的戰爭把秦朝短暫統一帶來的社會經濟發展成果摧毀殆盡。西漢初年,國家人口減少,經濟凋敝,整個國家的社會經濟跌落到了極點。

一次,漢高祖路過曲逆縣,看到城中鱗次櫛比、寬敞高大的房屋後,不禁稱讚曲逆是天下局指可數的大縣,可以和當時的大都市洛陽相提並論,然後,漢高祖問御史曲逆的戶口有多少。御史答道,秦始皇時有三萬多戶,經歷戰爭後,如今只剩下了五千戶了。經過長年累月的戰爭後,曲逆縣的戶口竟然整整下降了六分之五,即使如此,漢高祖依然稱其爲大縣,足見戰爭對國家和百姓的破壞有多大。

不僅黎民百姓深受戰爭的危害,就連漢高祖出行時都湊不齊四匹毛色一樣的馬,而將相出行時乾脆乘牛車。可以說,國家的威儀和顏面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幾乎無法擁有。

漢高祖爲儘快恢復國家實力,在經濟上實行了自由開放的政策:1,允許民間買賣人口。2,對百姓輕徭薄賦,只收取田租十五之一的稅。3,政府量入爲出,減少開支。4,不禁山林草澤,允許私人佔有和開發。與此同時,漢高祖約法省禁,鬆弛國家的刑法,從法律方面保證了民間經濟的自由發展。

漢宣帝的“霸王道雜之”是什麼?劉詢是怎麼強盛漢朝的?

漢高祖駕崩後,漢惠帝、呂太后、漢文帝、漢景帝繼續沿用漢高祖的政策。漢文帝在經濟上允許私人鑄幣,並進一步減稅,百姓只須繳納田租的三十之一即可,他又在刑法上廢除連坐法和肉刑,更是把漢高祖的政策發揚光大。

西漢初年,歷任統治者的政治、經濟措施體現在治國理念上就是“無爲而治”。“無爲而治”又稱“黃老之學”,是一種道家思想,這種思想主張政府放鬆對社會的管控,也就是現代意義上的“小政府,大社會”。

“無爲而治”激活了西漢社會各階層的活力,使國家經濟實現了騰飛,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盛世“文景之治”由此誕生。與此同時,經濟繁榮帶來的社會危機也開始浮出水面,並進一步加深。

其一,諸侯王在自己的封國任用親信,發展經濟,擁有了對抗中央的實力。吳王劉濞“有豫章郡銅山,即招致天下亡命者盜鑄錢,東煮海水爲鹽,以故無賦,國用饒足”,公元前154年,他聯合其他六個諸侯王悍然發動叛變,對抗漢景帝的削藩政策,差點改變中國歷史的進程,這便是有名的“七國之亂”。公元前148年,平定“七國之亂”有功的樑王劉武爲爭奪帝位繼承權,派人公然刺殺反對自己繼位的朝廷大臣袁盎,又用另一種方式和漢景帝對抗。可以說,實力強大的諸侯王在“文景之治”期間已經能撼動中央的權威了。

其二,豪強、鉅商、遊俠等勢力大批出現,侵蝕着百姓和國家的利益。同樣在“七國之亂”中立功的灌夫“好任俠,已然諾。諸所與交通,無非豪桀大猾。家累數千萬,食客日數十百人。陂池田園,宗族賓客爲權利,橫於潁川”,潁川兒歌之曰:“潁水清,灌氏寧;潁水濁,灌氏族。”

漢宣帝的“霸王道雜之”是什麼?劉詢是怎麼強盛漢朝的? 第2張

漢文帝劉恆的影視劇形象

漢武帝即位後,國家進行一場解除社會危機的變革勢在必行。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在外戚竇嬰、田蚡的支持下,任用王臧、趙綰掀起了一場推行儒術的改制運動,企圖達到“設明堂,令列侯就國,除關,以禮爲服制,以興太平”的目的。第二年,“趙綰請無奏事東宮”,企圖架空竇太后,竇太后勃然大怒,罷免竇嬰、田蚡,逼死王臧、趙綰,使漢武帝的改革計劃流產。

公元前135年,堅持“黃老之學”的竇太后駕崩,漢武帝開始掌握實權。第二年,漢武帝重伸尊儒立場,董仲舒作《天人三策》,提出了“《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爲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的建議。

“大一統”爲漢武帝變更制度,加強中央集權提供了思想理論工具,漢武帝予以採納。從此,儒家學說取代道家學說成爲官方的正統學說。

“霸王道雜之”

只要提起儒家,人們就會想到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他是一個極力推崇“德政”的人。但是縱觀漢武帝“獨尊儒術”後的各種作爲,似乎看不到多少“德政”的影子,我們只看到了殺伐果斷和開疆拓土,還有迷信方術,追求長生不老。在漢武帝的身上,隱隱約約有秦始皇的影子,而秦始皇是推崇法家學說的,難道西漢時代的儒家思想和先秦時代的儒家思想不一樣嗎?

漢宣帝的“霸王道雜之”是什麼?劉詢是怎麼強盛漢朝的? 第3張

漢武帝劉徹的影視劇形象

是的,兩者的確不一樣。儒家並不是一個故步自封的學派,而是一個積極進取的學派,它在不斷地傳承中廣泛吸收其他學派的觀點,對自己進行着潛移默化地改造。早在戰國晚期,荀子就融合其他學派的元素,對儒家進行一番改造,提出了“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的論點。李斯拜荀子爲師,又對荀子的思想進行改造,把法家學說發揚光大,輔佐秦始皇平定了天下。

進入西漢時期後,董仲舒吸取當時各家各派思想中的新內容來充實自己,提出了“刑者,德之輔”的觀點。“刑”即刑法,來源自法家思想,“德”即德政,來源自儒家思想,“刑”爲“德”輔,即儒、法並用,以儒爲主。

在儒家的話語體系裏,以“德”治國謂之王道,以“刑”治國謂之霸道,兩者相結合便是“霸王道雜之”。在諸侯王、豪強、鉅商、遊俠等勢力不願意向朝廷主動屈服的情況下,漢武帝用“霸王道雜之”統治天下勢在必行。與董仲舒同屬公羊學派(研究《春秋公羊傳》的儒家學派)的公孫弘被提拔重用後“習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迎合了漢武帝的治國路線,因此深得漢武帝的賞識,在官場上平步青雲,最終成爲丞相,以平民的身份被封爲平津侯,開創了西漢中後期擔任丞相者必封侯的先例。

漢宣帝的“霸王道雜之”是什麼?劉詢是怎麼強盛漢朝的? 第4張

當儒家學說成爲官方正統學說後,一大批才能出衆的儒家學者進入官場,他們積極爲漢武帝出謀獻策,許多社會問題被迎刃而解。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把諸侯國化整爲零,徹底解除了諸侯王對中央的威脅。此外,主父偃還建議漢武帝把全國各地的豪強遷到茂陵(漢武帝的陵墓),以削弱豪強對家鄉民衆的影響力,增加京師長安的實力,漢武帝亦予以採納。於是,地方分裂勢力被削弱,中央實現了集權。

主父偃是以德治國的代表,張湯則是依法治國的代表。張湯和趙禹奉詔修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條,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決事比萬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書盈於幾閣,典者不能遍睹。是以郡國承用者駁,或罪同而論異。”張湯在審理陳皇后巫蠱案、淮南王劉安謀反案等重大政治案件時“皆窮根本”,爲漢武帝徹底清除了反對勢力。

漢武帝用“霸王道雜之”治國,成功推行了推恩令、鹽鐵專營、均輸法、算緡令、北伐匈奴、南定南越、東滅朝鮮、經營西域等內外政策,對內加強中央集權,對外開疆拓土,使漢朝走向了強盛。

公元前87年,漢武帝駕崩,西漢經歷十九年的霍光專政後,漢宣帝在公元前68年掌握了實權。霍光和漢宣帝都繼承了漢武帝的執政理念,保留了遷徙豪強、鹽鐵專營、均輸法、打擊匈奴、經營西域等內外政策。漢宣帝親政後勵精圖治,“信賞必罰,綜覈名實,政事、文學、法理之士鹹精其能”,公元前60年,漢宣帝置西域都護府管理西域諸國,使西漢的疆域達到了全盛。

從“霸王道雜之”到“純任德教,用周政”

“霸王道雜之”重在“霸道”,也就是法家,這也是爲什麼很多人把漢武帝和秦始皇視爲一類帝王的原因。漢武帝“性嚴峻,羣臣雖素所愛信者,或小有犯法,或欺罔,輒按誅之,無所寬假”,丞相公孫弘去世後,李蔡、莊青翟、趙周、石慶、公孫賀、劉屈氂相繼爲丞相,除石慶“以惇謹”善終外,其他所有人全部遭到了誅殺。就連興國有功的主父偃、張湯也全部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漢宣帝頗有漢武帝之風,治國時“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大臣楊惲、蓋寬饒等坐刺譏辭語爲罪而誅”。“柔仁好儒”的漢元帝做太子時認爲漢宣帝“持刑太深”,建議漢宣帝“宜用儒生”,漢宣帝對此十分不悅,訓斥漢元帝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說完,漢宣帝嘆道:“亂我家者,太子也!”

“純任德教,用周政”注重“王道”,也就是儒家。公元前49年,漢宣帝駕崩,漢元帝即位。漢元帝放棄“霸王道雜之”的治國路線,改用“純任德教,用周政”的治國路線,如漢宣帝所料,他在治理國家時“徵用儒生,委之以政”,但卻“牽制文義,優遊不斷”,反覆改變既定方針政策,結果造成中央皇權衰落、外戚長期專權,地方豪強重新崛起等亂象的出現。公元8年,出身儒家的外戚王莽取代西漢,建立新朝,西漢就此滅亡。

漢宣帝的“霸王道雜之”是什麼?劉詢是怎麼強盛漢朝的? 第5張

縱觀西漢統治思想的變化,第一階段(漢高祖、漢惠帝、呂太后、漢文帝、漢景帝)是道家的“無爲而治”,第二階段(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是儒、法並用的“霸王道雜之”,第三階段是儒家(漢元帝、漢成帝、漢哀帝、漢平帝)的“純任德教,用周政”。事實證明,“霸王道雜之”是一種能有效加強中央集權的的統治方式,它融合了儒家思想、法家思想中的各種元素,使統治者在處理各種社會問題時能夠遊刃有餘,而不必墨守成規,只能消極應對社會的變化。

“霸王道雜之”對後世的影響

西漢通過實行“霸王道雜之”把皇權和國力都推向了頂峯,此後歷朝歷代的強勢君主借鑑西漢治國的經驗,皆以“霸王道雜之”爲治國良策。唐太宗曰:“朕雖以武功定天下。終當以文德綏海內。文武之道,各隨其時。”宋太祖曰:“治國之道,在乎寬猛得中,寬則政令不成,猛則民無所措手足,有天下者,可不慎之哉!”明太祖曰:“爲天下者,文武相資,庶無偏頗。”清雍正亦曰:“自古爲政者,皆當寬嚴相濟。所謂相濟者,非方欲寬而雜之以嚴,方欲嚴而雜之以寬也。唯觀乎其時,審乎其事,當寬則寬,當嚴則嚴而已。”以上四位帝王的話雖然各不相同,卻無一不是對“霸王道雜之”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