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在德不在險”出自哪裏?人無德只能是一時的輝煌!

“在德不在險”出自哪裏?人無德只能是一時的輝煌!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在德不在險”出自哪裏?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吳起,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他著作有《吳子兵法》,傳於世,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在此說說他的名言:“在德不在險。”

“在德不在險”出自哪裏?人無德只能是一時的輝煌!

“在德不在險”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爲敵國也。’武侯曰:“善。”

白話文講:魏武侯乘船順西河而下,船至西河中游,武侯回頭對吳起說:“這山河多麼壯麗堅固,真是魏國的寶貝啊!”吳起回答:“(國家的寶貝)在於德政而不在於地形險阻。如果國君不行德政,這船上的人都會成爲敵人。”武侯說:“你說得很對。”

吳起對魏武侯敢於直言是有資本和依據的。夏桀、商紂都曾經有過這片山河,但都因爲不修德政而亡國。不過,作爲臣子吳起在陪主子游歷中,勇於直抒胸臆,一是吳起性格使然,二是有資本直說。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萬攻打魏國的陰晉。吳起親自率領其中沒有立過軍功的五萬人,外加戰車五百輛、騎兵三千大敗秦軍,這就是著名的陰晉之戰。

“在德不在險”出自哪裏?人無德只能是一時的輝煌! 第2張

吳起的資本無可挑剔,他對魏國有功,另外魏武侯是新君,吳起是前朝老臣和功臣。但他之前的德行卻是讓人不敢恭維。吳起出生在一個“家累萬金”的富有家庭,在衛國是響噹噹的大土豪。但爲了在仕途上求得發展,吳起到處奔走尋找門路,花了不少錢,弄得傾家蕩產,也沒得到一官半職,遭到鄉人的譏笑、誹謗。吳起爲此氣憤不過,殺了誹謗他的三十多個人。在臨逃走時,他對母親發誓說:“不當卿相,決不回衛。”這就是他的德行和追求。

吳起逃到魯國,憑藉自己的實力被任命爲將,當齊國攻打魯國時,魯君有意用吳起領軍,可是疑慮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面對能夠充分使展自己本領的大舞臺,卻因妻子是齊國人,導致自己上不了“舞臺”,人生幾何,好男兒志在一搏。吳起爲此幹了一件令人瞠目結舌的荒唐事,他殺了妻子以示決心。爲此,吳起雖然得以領軍打敗齊國,但也因此壞了形象。在魯國實在是混不下去了,他只好離開魯國,投奔魏文侯。

“在德不在險”出自哪裏?人無德只能是一時的輝煌! 第3張

魏文侯重用吳起,是因爲面對強大的秦國和韓國的擠壓,吳起既然是將才,要的就是能打仗這一條,於是讓他鎮守河西,負責對抗秦國與韓國的大任。人總是在變得,有時也如女大十八變一樣,越來越漂亮。吳起吸取在魯國殺妻失德的教訓,痛改前非,彷彿換了一個人。

自從魏文侯任命吳起爲主將,即公元前409年,吳起確實是人才,他率軍攻克了秦國河西地區的臨晉、元裏並築城。次年,吳起再次率軍攻打秦國,一直打到鄭縣。秦國被打得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禦工事加以防守。在與秦軍作戰期間,吳起從不自視比普通士卒高人一等,與士卒同甘共苦,全面贏得官兵一致好評,軍隊士氣高昂,不僅收復了被秦國侵佔的土地,還佔領了原本屬於秦國的河西地區,並在此設立西河郡。吳起擔任首任郡守。

“在德不在險”出自哪裏?人無德只能是一時的輝煌! 第4張

吳起擔任西河郡守期間,向子夏學習儒家思想,並改革魏國兵制,創立武卒制。吳起用道、義、禮、仁治理軍隊,把魏國的軍隊改造成“居有禮,動有威,進不可擋,退不可追”的無敵勁旅。他還從戰爭起因上將戰爭分爲義兵、強兵、剛兵、暴兵、逆兵等不同性質,形成了主張對戰爭要採取慎重的態度、反對窮兵黷武的吳子兵法精髄。

魏文侯去世,魏武侯上臺,風光八面的吳起自然就有了“在德不在險”高度了。這都是在實踐中取得的,也是吳起高人一等的地方。從在魯國混不下去中找到了自己的短處,致命的“德”。至於之後,吳起爲什麼又離開魏國到楚國,而後在楚國又因他而國富兵強,再後來捲入宮廷鬥爭被殺,屍身被處以車裂肢解之刑的慘不忍睹,都不是現在的話題了。

“在德不在險”,吳起的覺醒還是及時的,這對他的《吳子兵法》或許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人無德,只能是一時的輝煌,是經不住時間的洗禮的。大人物如此,小老百姓也是一樣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