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盤點清朝太廟二十六位功臣,張廷玉必須上榜

盤點清朝太廟二十六位功臣,張廷玉必須上榜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清朝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配享太廟對於臣子來說是無上的光榮,能配享太廟者很多都是開國功臣,其他要麼是立下軍功或在其他方面有大功者纔有資格,當然有些朝代的太廟還包括宗室和皇后。今天來說一說清朝配享太廟的26功臣:一位漢臣,兩位蒙古親王,二十三位王公大臣。

盤點清朝太廟二十六位功臣,張廷玉必須上榜

一位漢臣:張廷玉

張廷玉曆經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是清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廟的漢臣,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張廷玉考中進士被授爲翰林院庶吉士,逐漸受到康熙的重用官至刑部左侍郎;雍正一朝張廷玉位極人臣,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等職,深受雍正的器重和信任,所以雍正去世前特意遺命張廷玉死後可配享太廟。

不過乾隆年間,三朝重臣的張廷玉卻逐漸引起乾隆的不滿,君臣生隙乾隆甚至一度免去了他配享太廟的優容資格,不過在張廷玉死後最終還是遵從雍正的遺命使其得以配享太廟。

兩位蒙古親王:超勇襄親王策凌、博多勒噶臺親王僧格林沁

清朝配享太廟的26功臣中除了有漢臣張廷玉,還有兩位蒙古親王,巧合的是這兩人都是來自成吉思汗嫡裔的博爾濟吉特氏,其中一位是喀爾喀蒙古的超勇襄親王策凌,另外一位就是來自科爾沁蒙古的晚清名將博多勒噶臺僧格林沁。

策凌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抗擊準噶爾部的叛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多次大敗準噶爾部並長期駐防漠北;《清史稿》稱:“策棱忠而勇。”康熙將第十女下嫁於她,雍正九年(1731年)晉封爲和碩親王,雍正十年(1732年)光顯寺大捷後賜號“超勇”,乾隆十五年(1750年)病逝後乾隆命配享太廟,諡號“襄”。

盤點清朝太廟二十六位功臣,張廷玉必須上榜 第2張

僧格林沁堪稱是晚清朝廷最爲倚重的名將,林鳳祥和李開芳率領的太平天國北伐軍就是敗於其手,咸豐九年(1859年)的第二次大沽口之戰重創英法聯軍,正是因爲僧格林沁的意外戰死,清廷無人可用,這纔有了曾國藩湘軍雄起的機會。

二十三位王公大臣

除了上述三人之外,其餘二十三位王公大臣包括宗室12人:努爾哈赤的三位伯父武功郡王禮敦、慧哲郡王額爾袞、宣獻郡王界堪;努爾哈赤的同母弟通達郡王雅爾噶齊、努爾哈赤的三個兒子禮烈親王代善、睿忠親王多爾袞、豫通親王多鐸以及侄子鄭憲親王濟爾哈朗;此外還有皇太極之子肅武親王豪格、代善之子克勤郡王嶽託、康熙第十三子怡賢親王胤祥、道光帝第六子恭忠親王奕訢。

除此之外還有11位開國功臣或在其他方面立有大功之人:開國功臣英誠武勳王揚古利、信勇直義公費英東和其子昭勳公圖賴、宏毅公額亦都和其子忠義公圖爾格,康熙朝平定吳三桂叛亂的主要功臣文襄公圖海、雍正朝重臣文端公鄂爾泰、乾隆朝四大名臣文襄公兆惠、文忠公傅恆和其子文襄公福康安、文成公阿桂。

除了乾隆朝的四人有點水分之外,配享清朝太廟的其餘大臣還是比較有說服力的,比如開國五大臣只有費英東和額亦都入選,八大鐵帽子王也有莊親王碩塞和順承郡王勒克德渾沒有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