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朝皇帝李世民生平簡介,歷代名人對李世民有何評價?

唐朝皇帝李世民生平簡介,歷代名人對李世民有何評價?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太宗李世民(598.1.28或599.1.23—649.7.10),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高祖李淵嫡次子,母爲太穆皇后竇氏。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唐朝皇帝李世民生平簡介,歷代名人對李世民有何評價?

簡介

聰明果斷,擅長騎射。少年從軍,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拜右領軍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領兵攻破長安,拜尚書令、光祿大夫,受封秦國公、趙國公。唐朝建立後,領兵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割據勢力,爲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拜天策上將,封秦王。設立文學館,籠絡四方人才。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隱太子李建成和巢剌王李元吉,冊立爲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號貞觀。在位初期,聽取羣臣意見,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和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與北方地區各民族融洽相處,獲得尊號“天可汗”,爲唐朝後來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礎。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諡號文皇帝(後加諡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葬於昭陵。愛好文學與書法,有詩作與墨寶傳世。

人物評價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爲人所津津樂道,頌揚備至。學界對他的雄才偉略和他對中國歷史所作出的重大貢獻都給予積極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反隋建唐的鬥爭中起着領導作用,唐太宗玄武門之變的勝利,在客觀上對唐初社會歷史的發展起着積極作用。唐太宗不歧視少數民族,除對突厥的侵擾用兵外,主要是採用懷柔的政治手段處理民族問題,方法妥當,政策開明,有利於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

朱元璋:“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皆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唐朝皇帝李世民生平簡介,歷代名人對李世民有何評價? 第2張

愛新覺羅·玄燁:“朕觀古來帝王,如唐虞之都俞吁咈、唐太宗之聽言納諫,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誼浹洽,故能陳善閉邪,各盡所懷,登於至治。”

《劍橋中國隋唐史》:“對後世的中國文人來說,太宗代表了一個文治武功理想地結合起來的盛世:國家由一個精力充沛但聰明而謹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着他的帝國,同時又一貫謙虛耐心地聽取羣臣,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見。太宗的施政作風之所以被人推崇,不僅由於它的成就,而且由於它接近儒家的納諫愛民爲治國之本這一理想,另外還由於它表現了君臣之間水乳交融的關係。”

軼事典故

改名世民

據兩唐書的太宗本紀,李世民曾經於四歲時與父親李淵郊遊時,見一識相術之士,其相士先贊李淵爲貴人,又贊世民,說其“凡二十歲,必能濟世安民”。李淵後遍尋相士不獲,並將其改名爲李世民(亦即李世民本名可能並非李世民)。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