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陽明爲什麼能愛龍場悟道?他的心學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王陽明爲什麼能愛龍場悟道?他的心學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王陽明的故事。

2018 年的《人民日報》曾發表一篇文章《王陽明:如何喚醒內心的強大?》。王陽明原名叫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浙江省寧波餘姚市)人。王守仁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爲孔、孟、朱、王。其弟子極衆,世稱姚江學派。有人說,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第一個是孔子,第二個是王陽明,半個則是曾國藩。王陽明被稱爲聖人,其實就是因爲他提出了“心學“思想。“心學”是儒家的一個分支學派,主要強調內心的修煉。王陽明認爲,每個人內心都具備良知,而良知可以讓人瞭解天理,也就是事物運行的最高法則。在王陽明去世的五百多年中,真心實意地把他當作精神導師的偉大人物不勝枚舉。

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王陽明出生於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一個顯赫的家庭,父親王華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狀元,官至南京吏部尚書。他的母親懷孕十四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爲他取名爲“雲”,並給他居住的地方起名爲“瑞雲樓”。可是他5歲還是不會說話。有一高僧過其家,摸着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祖父根據《論語·衛靈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爲他改名爲“守仁”,隨後他就開口說話了。他的父親王華喜愛紹興的山水,才舉家離開餘姚,移居紹興。幼年的王守仁,有着良好的家世,也因此擁有一個非常優越的學習環境。

王陽明爲什麼能愛龍場悟道?他的心學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12歲時,王陽明才正式上學;13歲時,母親去世,幼年失恃。弘治元年(1488年),他17歲時,到南昌與諸養和之女諸氏成婚,可在結婚的當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來這天他閒逛中遇見一道士在那裏打坐,他就向道士請教,道士給他講了一回養生術,他便與道士相對靜坐忘歸,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22歲時,考進士不中;25歲時,再次參考科舉,再次落第;28歲時,參加禮部會試,賜二甲進士第七人,觀政工部;35歲時,宦官劉瑾擅政,上疏論救,而觸怒劉瑾,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同時,他的父親王華也被趕出北京,調任南京吏部尚書。

自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後,皇帝的荒嬉無度、宦官的恣意枉爲。內閣首輔劉健多次阻止武宗嬉遊,規勸他要專心治理朝政,還上疏揭露劉謹、“八虎”的罪狀,要求嚴懲這些奸惡。可是朱厚照置若罔聞,根本不聽他的意見,於是劉健只好以退休來抗爭。沒想到朱厚照竟批准了劉健和另一輔臣謝遷的退休申請,使內閣大權更加名正言順地落入劉瑾手中。當時任南京戶科給事中的戴銑,驚駭憤恨不已,於是上奏皇上,要求把劉健、謝遷等內閣老臣請回來,並指名道姓公開彈劾宦官劉瑾。

正德元年(1506年)冬,劉瑾羞成怒,逮捕戴銑等二十餘人。而後竟將戴銑除去功名,廷杖後投入監獄,殘害致死。兵部主事王守仁上疏援救戴銑,也遭劉謹陷害,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龍場驛棧驛丞。同時,他的父親王華也被趕出北京,調任南京吏部尚書。路途中,王守仁被劉瑾派人追殺,王陽明在途中拋下衣物,裝出投水自盡的假象,然後搭乘商船去舟山才免去一死。逃過追殺的王守仁暗中到南京面見父親王華,王華對他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隨後他踏上路途,來到貴州龍場。

王陽明爲什麼能愛龍場悟道?他的心學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第2張

到了龍場驛站,面臨的又是困難重重。龍場在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王陽明一行人沒有居住的房屋、與當地居民的語言不通,又少吃少喝。但是王陽明沒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對自己說:“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我把所有的艱險都看作浮雲,隨他去吧。於是,開荒種地,與當地的居民交流溝通,並將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和技術傳授給他們,受到民衆愛戴。在龍場這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裏,王陽明結合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裏,他忽然有了頓悟,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認爲心是感應萬事萬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題。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消息傳到北京後,朝中大臣震驚不已,只有兵部尚書王瓊十分自信地說:“王伯安在江西,肯定會擒獲叛賊。”當時,王守仁正準備前往福建平定那裏的叛亂。行至江西吉安與南昌之間的豐城,王守仁得到朱宸濠叛亂的消息,立即趕往吉安,募集義兵,發出檄文,出兵征討。一開始,王守仁來了個疑兵之計。他深知如果寧王順長江東下,那麼南京肯定保不住,平叛就會有困難。

王守仁假裝傳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處張貼假檄迷惑宸濠,聲稱朝廷派了邊兵和京兵共八萬人,會同自己在南贛的部隊以及湖廣、兩廣的部隊,號稱十六萬,準備進攻寧王的老巢南昌。爲爭取時間集結軍隊,又寫蠟書讓朱宸濠的僞相李士實、劉養正勸宸濠發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泄露給宸濠。此時,李、劉二人果然勸宸濠進兵南京,宸濠大疑,按兵不動。

王陽明爲什麼能愛龍場悟道?他的心學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第3張

寧王猶疑不定,等了十多天,探知朝廷根本沒有派那麼多的兵來,才沿江東下,攻下九江、南康(今江西星子)兩城,逼近安慶。而在朱宸濠率兵六萬自九江沿江而下、窺伺南京的時候,王守仁已經率領倉促組建的八萬平叛軍,直搗寧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援。朱宸濠回兵救南昌,最終雙方在鄱陽湖決戰,經過三天的激戰,寧王戰敗被俘,寧王叛亂歷時35天后宣告結束。然而,平叛大功卻沒有得到武宗的認同,直到明世宗朱厚熜即位以後,王守仁才加官晉爵,獲封新建縣伯,成爲明代憑藉軍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陽明心學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學說之一。陽明心學既強調道法自然,又主張天人合一,更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等一系列哲學思想之集大成,通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主體與客體的統一和內聖與外王的統一。所以站在今天新的歷史方位上,傳承發揚陽明心學,有着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