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大唐平定安史之亂的重要功臣,僕固懷恩怎麼結局那麼慘?

爲大唐平定安史之亂的重要功臣,僕固懷恩怎麼結局那麼慘?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僕固懷恩是爲大唐平定安史之亂的重要功臣,一度被封爲郡王,後來卻帶兵造反,落得個悽慘下場。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事實上,造反並不是僕固懷恩唯一的出路。當初唐代宗在陝州蒙難時,如果僕固懷恩主動率軍救援,其實是可以化解雙方矛盾的。

因爲這是皇帝最需要人幫助的時候,而且看起來,似乎這也是皇帝最軟弱的時候,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僕固懷恩積極求助皇帝,他們之間從前的過節,應該是可以揭過去的。

爲大唐平定安史之亂的重要功臣,僕固懷恩怎麼結局那麼慘?

顏真卿當時希望用政治手段讓僕固懷恩回頭,就是基於類似的考慮。

第一、在皇帝最軟弱的時候,僕固懷恩不是趁火打劫,而是積極幫助皇帝;從情感上,皇帝會感激他;從利害關係上,皇帝如果敢借機收拾僕固懷恩,那他以後有難時,誰還敢救他呢?

第二、如果僕固懷恩率軍給皇帝站臺,郭子儀的風頭也會被他壓下去的。

一切是顯然的,如果僕固懷恩率軍給皇帝站臺,人們再看到郭子儀積極站在皇帝一邊,也不會覺得多了不起了,因爲人們更容易感覺,這是因爲郭子儀迫於皇帝強大的力量。

但是等皇帝脫險後,僕固懷恩就沒有機會了。

因爲此事一過,僕固懷恩的罪過就又增加了一重。一切是顯然的,皇帝在危難之際,僕固懷恩竟然按兵不動,他這不是盼皇帝死嗎?

現在皇帝脫險了,僕固懷恩再哭着喊着要向皇帝效忠,人們肯定會感覺,這是因爲他迫於壓力,而絕不是所謂的忠心。

總而言之,他立功的最好機會錯過了;他表忠心的最好機會也錯過了;而他的罪過又增加了,因爲皇帝有難時,他竟然在一邊看笑話。

爲大唐平定安史之亂的重要功臣,僕固懷恩怎麼結局那麼慘? 第2張

脫險後,唐代宗希望顏真卿勸說僕固回恩回頭是岸。

顏真卿認爲,僕固懷恩已走得太遠了,他已經無法回頭了。因爲就他現在的處境,就算您賭咒發誓相信他,他又怎麼可能相信呢?

所以,只能由郭子儀出面來解決了。

上之在陝也,顏真卿請奉詔召僕固懷恩,上不許。至是,上命真卿說諭懷恩入朝。對曰:「陛下在陝,臣往,以忠義責之,使之赴難,彼猶有可來之理;今陛下還宮,彼進不成勤王,退不能釋衆,召之,庸肯至乎!

既然大唐帝國已下定決心用武力解決僕固懷恩,人們自然開始迅速和僕固懷恩劃清界限。因爲以前,中央政府對僕固懷恩的態度曖昧,你站在僕固懷恩身後,可以說自己是不明真相的羣衆;現在中央政府已明確表示僕固懷恩是叛亂分子了,你還站在僕固懷恩身後,是想幹什麼呢?

在這種背景下,僕固懷恩首先在山西地區敗得一塌糊塗。

僕固懷恩先進攻太原,以失敗告終;僕固懷恩又進攻榆次,更輸得一塌糊塗,因爲僕固懷恩兒子的腦袋,也稀裏糊塗的讓人砍了。

僕固懷恩既不爲朝廷所用,遂與河東都將李竭誠潛謀取太原……懷恩使其子瑒將兵攻之,雲京出與戰,瑒大敗而還……僕固瑒圍榆次,旬餘不拔……其夕,焦暉、白玉帥衆攻瑒,殺之。

因爲類似的原因,在大唐帝國宣佈僕固懷恩爲叛亂分子後,僕固懷恩很快就從山西狼狽逃離了,逃走的時候,只有三百人跟隨。

遂與麾下三百渡河北走。

此時的僕固懷恩,多少已有了窮途末路的意味。

因爲以這樣弱小的力量,逃回朔方的結果是什麼?沒有人知道。所以據說,僕固懷恩的母親,當時氣得拿着刀想砍僕固懷恩,因爲這就是標準的拿着一手好牌,輸了個一塌糊塗了。

僕固懷恩聞之,入告其母。母曰:「吾語汝勿反,國家待汝不薄,今衆心既變,禍必及我,將如之何!」懷恩不對,再拜而出。母提刀逐之曰:「吾爲國家殺此賊,取其心以謝三軍。」懷恩疾走,得免。

幾個月前,僕固懷恩走上了人生的頂點。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在他手裏終結了;而且他的女兒,還是回紇可汗的可敦(相當於中原王朝的皇后)。面對此情此景,郭子儀都表示不敢站在他前面了。此時的僕固懷恩,功績、聲望之高,已蓋過了郭子儀、李光弼。

郭子儀以僕固懷恩有平河朔功,請以副元帥讓之。己亥,以懷恩爲河北副元帥,加左僕射兼中書令、單于、鎮北大都護、朔方節度使。

如果他玩得保守一些,肯定已贏得盆滿鉢滿了;因爲他交還兵權,到中央政府報道,皇帝即使猜忌他,也得給他最尊榮的頭銜、職務,給他最豐厚的物資享受。關鍵是,國家以後有需要,以他的功績、地位,隨時還有復出的機會,郭子儀就是這樣實現了人生最大的輝煌。

但是現在,僕固懷恩竟然只能帶着300人倉皇逃命了。

逃回朔方的結果是什麼?

如果靈州(朔方治所,也就是前面所說的靈武)鎖閉大門,拒絕他進城,僕固懷恩的歷史,恐怕到此就算結束了。

因爲在這種背景下,追隨他的300人,一定會繼續跟着他向回紇、吐蕃那裏跑嗎?如果他只領着幾十個人,甚至就是一個光桿司令跑到回紇、吐蕃那裏,還拿什麼與回紇人談條件呢?關鍵是,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有人覺得,砍下他的腦袋當墊腳石不錯,他恐怕都沒有機會逃出大唐境內。

僕固懷恩一邊向靈州逃竄,一邊派人告訴靈州軍政長官,他現在率軍回來了!

面對這個消息,靈州的軍政長官,一時又驚又疑。因爲現在的僕固懷恩,到底率領了多少人回來?如果僕固懷恩率領着主力大軍返回靈州,他敢關閉城門拒絕僕固懷恩進入,肯定會死全家的。

在他又驚又疑之際,僕固懷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到了靈州城下。靈州最高軍政長官的外甥,大約認爲這是取代他舅舅的好機會,所以一再阻撓他舅舅與僕固懷恩作對。在這種背景下,僕固懷恩得以進入靈州。

時朔方將渾釋之守靈州,懷恩檄至,雲全軍歸鎮,釋之曰:「不然,此必衆潰矣。」將拒之,其甥張韶曰:「彼或翻然改圖,以衆歸鎮,何可不納也!」釋之疑未決。懷恩行速,先候者而至,釋之不得已納之。

靈州最高軍政長官的外甥,幫助僕固懷恩奪回靈州軍權後,以爲會得到僕固懷恩的重用。但是,僕固懷恩認爲,他連自己親舅舅都出賣,關鍵時候肯定也會出賣自己,於是就把他虐殺了。

張韶以其謀告懷恩,懷恩以韶爲間,殺釋之而收其軍既而曰:「釋之,舅也,彼尚負之,安有忠於我哉!」他日,以事杖之,折其脛,置於彌峨城而死。

靈州軍政長官在被僕固懷恩殺死的時候,會想到什麼?沒有人知道,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他肯定會爲自己猶豫不決而後悔,因爲當時他堅決阻止僕固懷恩進城,有可能就不用死了。

靈州軍政長官的外甥,在痛苦的死亡過程中,會想到什麼?沒有人知道,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他肯定後悔的腸子都是青的。因爲他堅定站大唐中央政府一邊,最多也就是這種結果吧!

處於亂世的政治舞臺上,常常就是拿着自己生死在做選擇,一次選擇錯了,就再也買不到後悔藥了。郭子儀之所以牛X,就是因爲他一生經歷過無數次選擇,但是每次選擇都是正確的,於是壽終正寢、家族興旺。太多的大哥級人物,開始選擇一路正確,但是最後一次選錯,就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郭子儀的成功,表面上很簡單,實際太難了。

這就好像你坐在賭桌前賭大小,你每次都能押對,這可不件容易的事。

人生的許多選擇,有時看起來很簡單,也就是A與B之間的二選一。問題是,這種二選一,並沒有完全正確的答案,你無論選擇A,還是選擇B,有可能都是錯的。關鍵是,就算真的有正確答案,連續選三次,你能次次都對,這個難度真心說不大,如果連續選擇十次,你次次都能對,那就非常了不起了。

亂世之中的最大的恐懼,就是你經常得面對類似的選擇。

當然了,類似的選擇多了,人們更會習慣性地擁有冒險精神。因爲在這種亂世殘酷中,人們漸漸會發現,任何恐懼、膽怯、軟弱的表現,都不會增大你生存的概率,相反只會讓你死得更快一些。

僕固懷恩此前的選擇,一直非常正確,於是一路爬到人臣的頂點。但是,關鍵時候,一步選錯,於是步步開始都是錯。

離開大唐帝國平臺的僕固懷恩,影響力也變得非常有限了,尤其是當大唐皇帝讓郭子儀領銜對付他的時候,他更是看不到希望了。

在軍界的實際影響力,僕固懷恩本身就比郭子儀稍遜一籌,現在郭子儀有大唐帝國給站臺、輸血,僕固懷恩只能靠勾結回紇、吐蕃續命,西北軍自然更傾向於站在郭子儀一邊。

回紇與大唐帝國合作時,第一次出手,攻克長安、洛陽,打得安祿山一系土崩瓦解;第二次出手,攻克洛陽,打得史思明一系土崩瓦解。

現在窮途末路的僕固懷恩,更是像輸紅眼的賭徒,那是與回紇、吐蕃、吐谷渾、党項都積極聯繫,總而言之,現在大唐皇帝衆叛親離,咱們合作一把,就可以把大唐帝國瓜分了!

於是吐蕃、回紇、吐谷渾、党項、僕固懷恩控制的漢軍,足足有幾十萬,大舉殺向大唐帝國。

僕固懷恩誘回紇、吐蕃、吐谷渾、党項、奴剌數十萬衆俱入寇,令吐蕃大 將尚結悉贊摩、馬重英等自北道趣奉天,党項帥任敷、鄭庭、郝德等自東道趣同州,吐谷渾、奴刺之衆自西道趣盩厔,回紇繼吐蕃之後,懷恩又以朔方兵繼之。

但是這些異族的力量,實在沒有許多人想象中那樣了不起,回紇曾表現得神功無敵,那是因爲他的合作對象是大唐中央政府。

如果這些遊牧民族真有許多人想象中那樣牛X,他們早就把大唐帝國滅掉了,哪能等到今天;而且此後還有一百多年的時間,他們肯定早就滅亡大唐帝國幾十回了。

所以,僕固懷恩這樣努力的結果,終於還是沒有結果。

而且在最關鍵的時候,僕固懷恩病死了。這些遊牧民族的聯軍,更是一時矛盾重重。於是,郭子儀單刀赴會,一通縱橫開合,這些遊牧民族聯軍就退兵了。

史書常常會誇大郭子儀在此間的作用。

其實呢,大唐帝國不是吃素的。如果這些遊牧民族聯起手來,就能瓜分大唐帝國,他們哪會等到安史之亂結束呢?早就大舉進攻大唐帝國了。

關鍵是,這些遊牧民族聯起手來,就能瓜分大唐帝國,此後一百多年時間,大唐皇帝靠什麼坐鎮長安城呢?

總的來說,郭子儀讓這些遊牧民族聯軍退走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分化瓦解他們,畢竟這些遊牧民族之間也有矛盾;尤其是大唐帝國願意對回紇人許下各種充滿誘惑的承諾,回紇人自然要反水的。

總的來說,當時的遊牧民族力量非常有限,而大唐帝國依然保持着基本的統一、穩定。所以,僕固懷恩折騰了半天,不要說複製李淵的成功了;就是複製石敬瑭的成功,也差着十萬八千里;甚至想複製吳三桂的成功,好像也看不到機會。

想當年,李淵向突厥借兵,然後長驅直入殺入長安,統一西北,征服大江南,建立了大唐帝國。

許多年以後,石敬瑭向契丹借兵,然後長驅直入殺到洛陽,統一中原王朝。建立了大大晉帝國。

又過了許多年後,吳三桂向滿清借兵,雖然最後失控了,但是依然不失爲裂土封藩一方爲王。

而僕固懷恩這樣折騰了半天,最後什麼局面也無法打開,最後只能在絕望中死去。

其實,僕固懷恩蓋棺定論,史書對他也頗多同情之詞,主要是因爲他失敗了。如果僕固懷恩在回紇、吐蕃人的幫助下,把大唐帝國打崩盤了,從此中原大地出現五胡亂華的局面,史書在說到僕固懷恩時,估計就不會有什麼同情之詞了。

如果石敬瑭向契丹借兵,終於還是被後唐皇帝殺掉;吳三桂借兵滿清,終不免被李自成滅掉,史書寫到他們,也會頗多同情之語的。

問題是,他們成功了。

在僕固懷恩路越走越窄,出招越來越邪時,僕因懷恩會想到什麼?會後悔此前的選擇嗎?

這就好像,一個在牛市中,賺得盆滿鉢滿,在熊市漸漸來臨時,雖然理性告訴他,他應該選擇退出股市了。但是貪婪的慾望卻告訴他,股市還會持續大漲的,在這種背景下,他本應該拿着賺取的錢離開股市,結果卻因貪心作祟,於是賣地賣房繼續追加股本,希望創造更大的輝煌。

當他的股票一跌再跌時,他肯定會追悔莫及的。因爲在某個時刻,他願意變現離開,早已賺大發了;甚至在某個時刻,他願意割肉離開,也不會賠到現在這個地步啊。

問題是,事情發展到這個階段,它是沒有回頭路的。

僕固懷恩取得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功後,在各種流言猜忌之時,如果能選擇像郭子儀一樣忍辱交出兵權,就等於帶着從前賺取的利益成功着陸了。

因爲說一千道一萬,僕固懷恩擁有平定安史之亂的最大功績,郭子儀、李光弼都不得不居於他身後,他在此時交出兵權,權力、地位、財富都可以保住了,無非是喪失了握在手裏的兵權。

而且他擁有這樣的資本,如果耐心等待,未必無法等到下一個崛起的機會。

但是他沒有把握這個機會。

在唐代宗逃出長安城時,如果僕固懷恩把握機會,應該還是可以解套的。畢竟,皇帝在最危急的時候,他去幫助皇帝,皇帝肯定會感激他的。就算事後,解除他的兵權,肯定也會給他各種尊榮的頭銜、地位。

關鍵是,他有這樣的尊榮頭銜、地位,以後還有機會出山的。

事實上,郭子儀就是這樣操作的。

問題是,還是我前面一再說過的話,一個人手握槍桿子,卻要看別人臉色行事,這實在人生最痛苦的一件事。

所以僕固懷恩不願意這樣解套。因爲從當時的情形去看,皇帝估計是無法翻盤的,所以僕固懷恩想在旁邊看着皇帝繼續倒黴。但是很不幸,皇帝翻盤了。

這個機會一錯過,僕固懷恩好像沒有什麼解套的機會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