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英布起兵謀反之際,爲何會選擇下計?

英布起兵謀反之際,爲何會選擇下計?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贏不謀反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在我國漫長的封建歷史的進程中,秦朝是第一個順利完成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在秦朝滅亡楚漢爭霸的過程中,劉邦有着一衆的勢力的幫助之下,順利的戰勝了項羽,在劉邦坐上了皇位之後,則是將幫助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大肆的封賞,像是楚王韓信、樑王彭越以及淮南王英布等等,一共是分封了七個異姓王。

英布起兵謀反之際,爲何會選擇下計?

然而在劉邦的後續統治進程中,爲了穩固自己的皇位統治,劉邦開始對這曾經的功臣大開殺戒,其中韓信在被貶爲淮陰侯,仍就是難免被滅族的下場,後續彭越、韓王信、張敖等等幾位異姓王先後慘遭毒手,被逼之下淮南王英布起兵謀反,可是在英布謀反的時候,楚國令尹薛公爲劉邦分析,英布有着上中下三計可選,爲何偏偏認定英布會選擇下計呢?

薛公爲劉邦分析的三條計策上計安撫燕趙,攻下吳楚順利的佔領齊國與魯國,進而獲得戰爭的優勢,有着平分天下的實力,中計佔領韓國魏國把控相應的糧倉要道,之後戰爭的整體局勢將會是勝負難料,下策則是將自己珠寶錢財放在越國,英布自己跑到長沙,並且薛公分析之後,認爲英布一定會選擇下計,這樣一來便不足爲患。

英布起兵謀反之際,爲何會選擇下計? 第2張

其實薛公的分析很是簡單,英布在功成名就之前,本身就是驪山的一名囚徒,只不過在亂世爭霸的過程中,因爲作戰勇猛立下了諸多的戰功,加之選擇了站在劉備的一方,幫助了劉備打下了天下,爲此英布才能被加封爲淮南王,然而對於英布而言,即便是坐上的淮南王,他依舊是屬於一個目光短淺的人,考慮事情的目光沒有那麼的長遠。

英布起兵謀反之際,爲何會選擇下計? 第3張

這種相應的性格,沒有遠大的見識與抱負,使得英布自然是選擇下策,下策不過是追求速成,缺乏相應的長遠打算,其次此時劉邦已經是年事已高,在英布最初的想法,劉邦應該不會御駕親征,然而劉邦偏偏是親率大軍來征討,英布本就對劉邦有着畏懼之心,這樣一來未戰先怯,英布又怎麼能夠成功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