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楊玄感起兵反叛後,面對李密的獻計,他是如何選擇的?

楊玄感起兵反叛後,面對李密的獻計,他是如何選擇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楊玄感起兵反叛後,李密是如何獻計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楊玄感不滿楊廣的薄涼,在他二徵高句麗時起兵反叛,隨着雲集。李密同時也對楊廣十分不滿,恰好又和楊玄感認識,於是成爲了楊玄感集團軍中的二號人物。此時的隋朝雖然已經失去了天下民心,但天下還是隋朝的天下,楊玄感雖然勢大,但依舊不能和隋朝硬拼。

他是貴族,而不是那些平民部隊,對楊廣的威脅性更大,所以要速戰速決,不能有絲毫拖沓。此時,李密爲楊玄感獻了三條計策,楊玄感偏偏選擇了最差的那一條,爲什麼?

楊玄感起兵反叛後,面對李密的獻計,他是如何選擇的?

上策:陳兵東北

這條計策是收益最大的,但同時也是最危險的。如果成功,楊玄感可以在瞬間取代楊廣,並且以他老爸楊素和自己的威望迅速將隋朝的底蘊接受,至於那些義軍,說實在的,楊玄感真的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裏,其中包括竇建德領導的那一股。

上策的收益雖然最大,但同時也最危險。此時的楊廣正在和高句麗交戰,共有兵馬百餘萬,軍資糧草無數。這條計策的本質是爲了阻斷楊廣的後路,使其兩面受敵。但以楊廣目前的實力,他完全可以一面抵禦高句麗的進攻,一面派出大量兵力來狙擊楊玄感。楊玄感想要通過這樣來一舉擊潰楊廣,簡直是天方夜譚。所以,上策雖好,但並不實際,李密的這條計策直接被楊玄感給否決了。

中策:西進關中,取長安

這條計策是最中規中矩的,也是當時最穩妥和最恰當的選擇。無論是秦朝還是漢朝,都是因爲得到了關中,所以纔得到了天下。當時的關中有全天下最肥沃的土地,人口也佔據了當時天下的三分之一,取得了關中,無一是爲自己打造出最堅實的根基。

楊玄感起兵反叛後,面對李密的獻計,他是如何選擇的? 第2張

當時,李密最想要楊玄感選擇的就是這一策略。但楊玄感卻有自己的想法,這條策略雖好,但太過保守。秦朝與漢朝可以以關中爲根基問鼎中原,那是因爲他們有時間去經營。而楊玄感自己是匆匆起兵,楊廣可不會給他們時間。事實也是這樣,楊廣一聽說楊玄感起兵,立馬調轉槍頭,朝着楊玄感就開槍了。

百餘萬的兵力,加上全天下的糧草供應, 楊玄感想要安安穩穩地經營關中,談何容易?就算關中有天險鎮守,楊玄感失敗也不需要太多時間。

所以,這條保守的策略被激進的楊玄感給否決了。或許在他的心中,這條計策比起第一條還有所不如,或許上策更加符合楊玄感的口味,但理智告訴楊玄感,這兩條計策都不能選。

下策:取東都,號令天下

楊玄感選擇了下策,雖然是下策,但也是最合適的。洛陽雖然有堅城防禦,但兵力被楊廣抽調之後,洛陽的防禦力大大下降,只要楊玄感能夠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快的速度攻下洛陽,那麼他就能夠憑藉着一條件,號令天下反王組成聯盟,共同反隋。

只要楊玄感成功,天下就會以他爲榜樣,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中層士大夫,從者雲集。就算楊廣此時有百萬大軍,整個天下至少能夠和他分庭抗禮。

但楊玄感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在楊廣心目中的威脅是如此巨大。楊廣爲了平定楊玄感的叛亂,將大量的軍用物資和糧草都留給了高句麗,只爲了早點回來平定楊玄感叛亂。

所以,楊玄感還沒攻下洛陽的時候,就迎來了楊廣的降維打擊,輸得不冤。

楊玄感起兵反叛後,面對李密的獻計,他是如何選擇的? 第3張

楊玄感兵敗不是因爲他自負,而是天時不在他,畢竟槍打出頭鳥。

李密爲何走楊玄感老路?

李密取代翟讓後,也有進取關中的機會,雖然有李淵的阻攔,但以他當時的實力,李淵確實鬥不過他。此時的李密如果能夠取得關中,天下有很大的可能是姓李密這個李。

但李密最後還是選擇了進攻洛陽,他手底下的柴孝和也像曾經的李密一樣勸着自己的領導。李密又怎會不知道取關中是當下最好的選擇,但他也有自己的顧慮。

當時李密勸楊玄感的時候,是因爲他所處的位置是謀士,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等到他成爲領導後,他看待天下大勢的角度就更高了,也有了更多的顧慮。

我們都知道,李密取代翟讓用的手段並不光彩,並且瓦崗的大本營在山東,和關中隔着千山萬水,手底下的士兵大多是山東人,就如同楚漢時期的項羽不選擇關中一樣,如果李密要西進關中,他就必須放棄瓦崗現在的大部分勢力。

歷史就是有這麼輪迴過來的,楚漢時,項羽把關中讓給了劉邦,最後劉邦取得了天下。隋唐時,李密把關中讓給了李淵,最後李淵取得了天下。

李密並不是不想取關中,而是他取關中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甚至能夠傷到他的根基,使他先前的優勢蕩然無存。終究其原因,還是因爲李密做的事情不地道,導致瓦崗人心不齊,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持着李密。如果李密執意西進關中,瓦崗寨中能取代李密位置的不是沒有。所以,不捨得瓦崗寨現有優勢的李密只好去啃洛陽這根硬骨頭。

楊玄感起兵反叛後,面對李密的獻計,他是如何選擇的? 第4張

所以,李密的失敗是因爲人和不在他,人心不齊的瓦崗支撐不了李密稱霸天下的野心。

相比起來,李淵的命是真的好。要天時有天時,起兵的時機剛好合適;要地利有地利,晉陽距離關中不遠,西進關中很容易;要人和有人和,主要歸功於李淵能夠畫大餅。所以,不會畫大餅的領導定不是一個優秀的領導;會畫大餅的領導一定是個合格的領導;而會畫大餅,並將這大餅具現出來的領導一定是個完美的領導。李淵雖然談不上完美,但他畫的大餅確實實現了一部分,絕對是個優秀以上的領導。

東漢末年,曹操佔據天時,孫權佔據地利,劉備佔據人和,這才導致天下三分。如果當時曹操能夠將天時地利人和全佔齊了,就沒有三國什麼事了。

楊玄感兵敗最快,原因是起兵時間不合適,失去了天時;李密則是因爲心太髒,導致瓦崗人心不齊,雖然勢大,但如同空中樓閣,一碰就榻,所以李密不太敢折騰,從而導致他也必然失敗。

因此,在中國歷史上,能成爲大一統王朝的開國君王,天時地利人和都佔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