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東漢末年的“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些人?他們結局如何

東漢末年的“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些人?他們結局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建安七子的故事。

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間(196—220年)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學成就,所以“建安七子”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對於東漢末年的建安七子,雖然都學富五車,才華橫溢,但是,在諸侯割據的背景下,建安七子也需要投靠諸侯,以此獲得施展自己才華的大舞臺。

東漢末年的“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些人?他們結局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因爲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再加上其實力的不斷壯大,所以,這導致建安七子最終都投靠到曹操麾下了。比如陳琳原先隸屬於袁紹,但是,在袁紹敗亡時,陳琳最終被曹操招納。當然,在建安七子中,還有孔融這樣忠於漢室的人物。因爲和曹操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孔融最終被曹操處死。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建安七子的各自結局。

一、王粲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省微山縣兩城鎮)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官吏,“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龔曾孫、司空王暢之孫。由此,對於王粲來說,和楊修、袁紹、周瑜等人一樣,都出自東漢時期的世家大族。

王粲自少即有才名,爲蔡邕所賞識。因爲中原地區的戰亂,王粲選擇南下依附荊州牧劉表,但未受到劉表重用。建安十三年(208年),丞相曹操南征荊州,劉表之子劉琮舉州投降,王粲也歸於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賴,被賜爵關內侯。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國這一封國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216年),王粲隨曹操南征孫權,次年,王粲撤退途中病逝,終年四十一歲。 二、徐幹

徐幹(170-217年),字偉長,北海郡劇縣(今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朱裏鎮會泉莊)人。東漢末年的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建安七子”之一。曹操平定北方後,徐幹擔任司空(曹操)軍謀祭酒掾屬,轉任五官中郎將(曹丕)文學掾。建安二十二年(217)春天,徐幹染疾去世,時年四十八歲。因此,對於徐幹來說,是和王粲差不多同一時間去世的。

東漢末年的“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些人?他們結局如何 第2張

三、阮瑀

阮瑀(約165—212年),字元瑜,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市尉氏縣)人,是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阮瑀年輕時曾受學於蔡邕,蔡邕稱他爲“奇才”。後來,阮瑀擔任丞相倉曹掾屬,也即爲曹操效力。不過,早在公元212年,阮瑀就病逝了。

四、應瑒

應瑒(?—217年),字德璉,東漢汝南南頓(今河南省項城市南頓鎮)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在建安七子中,應瑒的名氣無疑是相對較低的。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應瑒初被魏王曹操任命爲丞相掾屬,後轉爲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將時,應瑒爲將軍府文學。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應瑒卒於疫疾。

五、孔融

作爲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元城(今河北大名縣)縣令、泰山都尉孔宙之子。作爲孔子這位聖人的後人,孔融成爲東漢末年的重要歷史人物。東漢末年,北海國一帶受到了黃巾軍的襲擾,於是,作爲北海國的國相,孔融派太史慈向平原國相劉備求救。劉備獲悉後,立即發兵幫助孔融解圍。在黃巾起義逐漸被平定後,袁紹和曹操成爲中原地區兩個強大的諸侯。不過,因爲孔融看出來袁紹、曹操都不是真心忠於東漢王朝的,自然不願意投靠袁紹或者曹操。

建安元年(196年),漢獻帝遷都許昌後,徵召孔融爲將作大匠,又升任少府。在官渡之戰後,曹操的兒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在得知這一事件後,孔融立即寫信給曹操,表達了諷刺的態度。後來,曹操北征烏桓,孔融繼續表達了譏諷的態度。

東漢末年的“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些人?他們結局如何 第3張

對此,曹操可以說是憤怒不已,不過,因爲孔融名重天下,曹操只能表面上裝着容忍。在此背景下,山陽人郗慮揣摩曹操的心事,以蔑視國法爲由奏免孔融。而這,無疑給了曹操除掉孔融的藉口。在此背景下,曹操派遣手下將孔融拘押起來,並定下了“招合徒衆”,“欲圖不軌”等罪名。

《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五·漢紀五十七·孝獻皇帝庚》中記載:(八月)壬子,太中大夫孔融棄市。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孔融正式被處死,並株連全家,孔融時年五十六歲。因此,在建安七子中,孔融成爲唯一被曹操處死的人物。

六、陳琳

陳琳(?-217年),字孔璋,廣陵射陽(今江蘇寶應,一說鹽城鹽都區大縱湖)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漢靈帝末年,任大將軍何進主簿。何進被殺後,陳琳輔佐了袁紹這位諸侯。作爲袁紹的手下,陳琳在官渡之戰中作《爲袁紹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當然,對於官渡之戰來說,一篇《爲袁紹檄豫州文》是無法影響戰局的。在袁紹失敗後,陳琳爲曹軍俘獲。在很多人看來,曹操會斬殺曾經痛罵自己的陳琳。

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袁紹失敗後,陳琳爲曹軍俘獲。曹操愛其才而不咎,署爲司空軍師祭酒,使與阮瑀同管記室。後又徙爲丞相門下督,也即曹操麾下,陳琳繼續負責文書相關的工作,這也是他擅長的工作。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與劉楨、應瑒、徐幹等同染疫疾而亡。

東漢末年的“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些人?他們結局如何 第4張

七、劉楨

劉楨(?-217),東漢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幹,東平寧陽(今寧陽縣泗店鎮古城村)人。博學有才,劉楨與魏文帝友善。換而言之,在曹丕和曹植爭奪魏國太子的時候,劉楨是站到曹丕這一邊的。建安二十二年 (217年),劉楨與陳琳、徐幹、應瑒等同染疾疫而亡。他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於詩歌、特別是五言詩創作方面。存詩十五首,《贈從弟》三首爲代表作,言簡意明,平易通俗,長於比喻。

由此,非常明顯的是,東漢末年的一場疾疫,讓建安七子幾乎損失殆盡。或許正是因爲這一原因,在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格局形成後,建安七子也基本上告別了歷史的大舞臺,沒能留下更多的事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