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唐十八學士”指的是哪些人?他們是如何被招募的?

“唐十八學士”指的是哪些人?他們是如何被招募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十八學士”,一般指的是唐十八學士,又稱貞觀十八學士,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還是秦王時,在長安城建立“文學館”,收聘十八位賢士而組成的文人集團。他們發揮各自的特長,是李世民此後角逐太子之位的堅實保障。下面就來具體說說“十八學士”的組成背景。

隋末天下大亂之時,李淵在太原起兵,迅速拿下了帝王之都——長安,遙尊楊廣爲太上皇,立留守長安的楊侑爲帝,自己則招兵買馬,韜光養晦,總掌軍事大權。義寧二年(618年)甲子日,李淵終於在長安太極殿即皇帝位,國號爲唐,是爲唐高祖。其長子李建成被封爲太子,主管內政,外務則落在秦王李世民與齊王李元吉身上。李元吉年紀尚幼且爲人暴躁,沒有領兵出征的資格與能力,李世民憑藉自己的能力成爲了兵馬統帥,駕師遠征,開拓疆土。

“唐十八學士”指的是哪些人?他們是如何被招募的?

李世民被封爲秦王后,先後出兵平定了衆多勢力,爲大唐奪下半壁江山,在此過程中不斷吸納賢才,建立了一支能征善戰的隊伍,武將之中的尉遲敬德、秦瓊、程知節等,謀臣之中的房玄齡、杜如晦等都是在其四處征戰時期招納進來的,這些謀臣基本上就是日後“文學館”中成員組建的基礎,薛收、虞世南、蘇世長等人也是在這個時候展露頭角。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在洛陽虎牢之戰中平定了王世充勢力以及趕來救援王世充的竇建德軍隊,將二人生擒。李淵深感天下已是囊中之物,對李世民的功勞大加封賞,封其爲天策上將,並准許他設立天策府,置官署。隨着統一戰爭的結束,秦王府中武將佔比較大的特點就有些不合時宜,李世民便由武功轉爲文治,特開設文學館,網羅當時的英才大儒,入館與自己討論經史子集,以講經治學爲由,組建自己的文化班子。

“唐十八學士”指的是哪些人?他們是如何被招募的? 第2張

先後被召入的共有十八人,時人稱之爲“十八學士”,依次是:王府屬杜如晦、記室房玄齡、虞世南、文學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參軍蔡允恭、薛元敬、顏相時、諮議典籤蘇勖、天策府從事中郎于志寧、軍諮祭酒蘇世長、記室薛收、倉曹李守素、國子助教陸德明、孔穎達、信都蓋文達、宋州總管府戶曹許敬宗。他們有原本秦王府的謀士,也有曾在李淵身邊任過職的,但無一例外,這些人都是地方望族出身,也都是名噪天下的大文學家。入唐前,其中大部分人已是當時名噪一時的知名人物了;入唐後,他們追隨唐太宗李世民,發揮各自的特長,爲國家統一、政治穩定和文化建設,共同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李世民對十八學士十分重視,他們不但一律配享五品俸祿,而且食有魚、出有車,還請來畫家閻立本爲十八學士畫像,即爲《十八學士寫真圖》,由文豪褚亮爲各人的圖配上讚頌詞文,以彰顯禮賢之重。當時被選入文學館的人被稱爲“登瀛洲”,即成爲仙人,後人有所謂“十八學士登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