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戰國時期的魯國國力如何?是如何失去吳起和秦開兩位人才的?

戰國時期的魯國國力如何?是如何失去吳起和秦開兩位人才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戰國時期魯國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魯國(公元前1043年—公元前255年),先秦諸侯國,姬姓魯氏,侯爵,首任國君爲周武王弟弟周公旦(周文公)之子魯文公伯禽。西周初年,周公輔佐天子周成王東征滅掉了夥同武庚叛亂的奄國,受封於奄國故土,由於周公要留在鎬京輔佐周成王,於是讓自己的長子伯禽代爲赴任,沿用周公初封地“魯”稱號建立魯國,定都曲阜。

魯國起初疆域較小,“封土不過百里”,後來陸續吞併了周邊的極、項、須句、根牟等小國,並奪佔了曹、邾、莒、宋等國部分土地,成爲“方百里者五”的大國。國力最強時,魯國的疆域北至泰山,南達徐淮,東至黃海,西抵山東定陶一帶,其核心區域大多位於今山東濟寧境內,亦包括泰安南部寧陽,菏澤東部單縣、鄆城,臨沂平邑等市縣。

戰國時期的魯國國力如何?是如何失去吳起和秦開兩位人才的?

值得注意的是,魯國雖然是西周時期的大國。但是,到了春秋,特別是戰國時期,魯國逐漸衰落,成爲相對弱小的諸侯國。在戰國時期,魯國因爲相對弱小,所以留不住人才。而失去人才,自然加劇了魯國的衰落困境。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吳起和秦開,就是戰國時期,魯國流失的兩位人才。

吳起

一方面,就吳起來說。吳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姜姓,吳氏,名起,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人。對於吳起來說,雖然不是魯國。但是,吳起的出生地,實際上處在衛國和魯國的交界地帶。而在戰國初期,吳起學成之後,也選擇投奔魯國,而不是衛國。這是因爲相對於魯國,衛國的實力更加弱小,所以,出生於衛國的商鞅、呂不韋、荊軻等人才,都沒有選擇爲衛國君主效力。

公元前412年,齊宣公發兵攻打魯國。魯穆公想任用吳起,但吳起妻子是齊國人,魯穆公自然有所懷疑。吳起渴望功成名就,於是殺掉妻子表示不偏向齊國。魯穆公任命吳起爲將,率軍大敗齊軍。後來魯穆公還是對吳起產生了懷疑,免去了吳起的官職。而吳起的主公季孫氏也因懈怠賓客被殺,經人勸說,吳起離開魯國投奔魏國。由此,非常明顯的是,魯穆公的猜疑,最終讓他失去了吳起這位媲美白起的名將。在離開魯國後,吳起來到了地處中原的魏國。在戰國初期,魏國率先進行了李悝變法,得以成爲戰國七雄中的強國。

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吳起爲主將,攻克秦國河西地區的臨晉、元裏並築城。次年,吳起再次率軍攻打秦國,一直打到鄭縣。而秦國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禦工事加以防守。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萬攻打魏國的陰晉。吳起親自率領其中沒有立過戰功的五萬人,外加戰車五百輛、騎兵三千大敗秦軍,這就是著名的陰晉之戰。公元前387年,魏武侯以吳起爲將,率軍討伐齊國至靈丘(山東省滕縣東)。對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整個戰國時期,吳起和白起一樣,都是未嘗敗績的名將。吳起在魏國期間,幫助魏國壓制了秦國,這讓秦孝公非常不滿,所以破釜沉舟,推動了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的魯國國力如何?是如何失去吳起和秦開兩位人才的? 第2張

當然,吳起也沒有一直留在魏國。因爲魏國內部的爭鬥,吳起離開魏國,南下投奔楚國。吳起投奔楚國後,楚悼王任命吳起爲宛城太守,一年後升任令尹。擔任令尹後的吳起在楚國國內進行了吳起變法,經過吳起變法後的楚國國力強大,向南攻打百越,將楚國疆域擴展到洞庭湖、蒼梧郡一帶。公元前381年,楚國出兵援助趙國,與魏軍大戰於州西(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以西)。楚軍穿越樑門(位於大梁西北的關塞),駐軍林中(位於樑門以北),飲馬於黃河,切斷魏國河內郡與首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的聯繫。

不過,公元前381年,支持吳起進行變法的楚悼王去世了。在此基礎上,楚國宗室等勢力趁勢反擊吳起,從而最終除掉了吳起。因此,吳起和商鞅一樣,都因爲推行變法,所以最終丟掉了性命。

秦開

另一方面,秦開,出身魯國秦氏。雖然出自魯國,但是,在戰國時期,秦開因爲在魯國沒有施展才華的機會,所以離開魯國,前往燕國。來到燕國後,秦開早年在東胡做人質,很受東胡的信任,通曉民情風俗。燕昭王姬職即位後,秦開逃歸燕國,成爲燕昭王麾下的將領。

當時燕昭王勵精圖治,國力已經逐漸強盛,眼看東胡這一遊牧民族經常襲擾燕國邊境地區,他下定決心徹底平定邊患。對於帶兵打仗的人選,他思考很長時間,最後決定將率軍擊敗東胡重任,交給在東胡做過人質的秦開。秦開非常富於作戰經驗,久經沙場,百戰百勝,並對東胡的情況十分熟悉。

戰國時期的魯國國力如何?是如何失去吳起和秦開兩位人才的? 第3張

公元前300年,秦開率領燕國大軍大破東胡,燕軍自西向東,由嬀水流域(今北京延慶境內)向密雲地區的漁水(今白河)、鮑丘水(今潮河)流域推進,一路斬關奪隘,馬踏平川,東胡軍雖奮力抵抗,卻無法阻擋燕軍凌厲的攻勢,只得一路退卻,燕軍乘勝追擊,接連收復失地。在接連勝利的情況下,燕軍士氣更加旺盛,一鼓作氣向東北追擊東胡。東胡一直退卻到一千多裏外的今西遼河上游,這讓燕國極大擴張了自己的疆域。

在此基礎上,秦開效法趙國,動員將士和百姓大修障塞,於是修建成西起造陽(今河北張家口)東到襄平(今遼寧遼陽)的長達兩千多公里的燕國北長城。燕國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以此鞏固了燕國對於這些地區的佔據。

因此,非常明顯的是,正是因爲擁有秦開和樂毅這兩位名將,燕昭王時期的燕國,來到了自己的巔峯。在五國伐齊後,燕國的疆域僅次於秦國和楚國,也即超過了趙國、魏國、齊國、韓國等諸侯國。而這裏面,不僅有樂毅的功勞,也不能忽視秦開這位將領的貢獻。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秦開的孫子秦舞陽卻難堪大任。在荊軻刺殺秦始皇嬴政的行動中,秦舞陽非常膽怯,這讓秦始皇嬴政起了疑心,從而最終讓荊軻刺秦行動沒能成功。對此,你怎麼看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