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一代名臣:揭祕項忠的生平經歷

明朝一代名臣:揭祕項忠的生平經歷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項忠,明朝中期名臣,浙江嘉興人。他的一生哪些經歷?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兵敗被俘虜

正統七年(1442年),考中進士。授於刑部主事職,晉升員外郎。追隨明英宗北征瓦剌,兵敗被俘虜。瓦剌人命令項忠養馬,項忠乘敵方不留意劫持二匹馬往南逃竄。馬走不動了,項忠棄馬,赤腳步行了七天七夜,才抵達宣府。

明朝一代名臣:揭祕項忠的生平經歷

主要功績

景泰中,項忠由郎中提升爲廣東省副使。天順初期(1457年),任陝西省巡察使。沒多久因母喪,辭官回家服孝,陝籍軍民陸續到朝廷要求留任。獲得英宗同意。天順七年(1463年)因陝西省年年遭災,項忠命令開倉,以180萬石穀物救濟災民,並奏請免陝西省稅糧91萬石。天順七年(1463年)十一月,朝廷以大理卿召項忠上京,陝西省父老又一次要求朝廷挽留項忠,英宗將項忠提升爲右副都御史,巡撫陝西省。

沒多久,居住在洮(洮州,屬甘肅)、岷(岷州,在甘肅省南邊)的羌族起兵。項忠上疏說:“羌族入侵,目地在搶掠錢財,假如將他們所有殺盡有傷仁慈,僅僅撫慰則不可以凸顯大明朝的威武,請讓我視機行事。”英宗同意後,項忠率陝西子弟兵到邊境線佔據險要之處,擺放陣仗,要征討羌族,實際上僅僅裝腔作勢。羌族頭領見項忠聲勢浩大,嚇得一一撤兵,項忠的機智用計,使邊境線老百姓安居樂業。

明成化元年(1465年),項忠爲整頓紀律及選撥武官,上疏說:“三邊大將遇敵逗留,雖雲才怯,亦由權輕。士卒畏敵不畏將,是以戰無成功,宜許軍法從事。”又說,“廟堂選撥良將,一年多來沒有一人應詔。陝西民風民俗強悍,古多位將,難道說現如今就沒有優秀人才嗎?其緣故取決於將領不能答策罷了。現如今學校中的生徒擅於答策者千人當中也但是一二,爲什麼要爲此規定武人呢?”憲宗覺得項忠的建議恰當,容許項忠在具體工作中選撥將領,而項忠的屬下卻墨守陳規不能改革。

明朝一代名臣:揭祕項忠的生平經歷 第2張

明成化年間(1465年)七月,韃靼毛裏孩擾榆林,八月擾延綏(治所在今陝西綏德),項忠與彰武伯楊信協力抵禦,大敗。毛裏孩深入六州縣,搶掠而去,兵部因此劾項忠,但獲得憲宗原宥。

抵擋滿軍

明成化四年(1468年),滿俊反叛,滿俊別名滿四,滿俊的先祖巴丹,自明朝初期帶領下屬歸順朝廷,世世代代統領千戶的遊牧部落。沿用以往俗規,無捐稅徭役。其地在開城縣的固原裏,接着邊境。滿俊蠻橫無理,向來收藏壞人盜賊,經常出現邊境線搶掠。正好有糾紛案拖累滿俊,有關部門跟蹤趕到他的家,多方面索求,滿俊發火,因此扇動部衆造反。守臣外派滿俊侄子指揮滿王壽前去抓捕。滿俊幹掉滿王壽的僕從,劫持滿王壽反叛,進入石城據守。

項忠就與巡撫都御史馬文升分兵七路,到達石城外,與滿軍對戰,殺敵和戰俘敵人許多,伏羌伯毛忠乘勝攻其西北山,幾乎攻克,突然中箭而死。劉玉也被包圍。諸軍想退,項忠斬一千戶長示衆,部隊士兵竭盡全力拼戰,劉玉終能得救,因此項忠布兵圍住敵方。項忠每日出兵迫近城外,焚燒處理牲口飼草,斷決其引水的方式。叛賊無路可走想撤兵,就邀約與項忠、馬文升相見,項忠同劉玉兩個人騎着馬見面,馬文升也帶上幾十騎兵隊到,叫喊滿俊、滿王壽快速投降。叛賊遠遠的望到羅列而拜,項忠單騎往前挾制滿王壽回到,滿俊十分沮喪,猶豫着不出來。項忠指令士兵將木頭紮成橋,用土袋補平環城河和濠溝,以銅炮發石塊進攻,叛賊死傷更爲慘痛。項忠領兵快速佔領石城,將城裏餘寇全部虜獲。端掉這座城,在石塊上印字記下軍功。在固原西北西安市廢城增加一個衛所,留有部隊戍守後,項忠率軍而還。由於軍功,升爲右都御史,與林聰協同負責院事。

白圭已經平定劉通,荊州市、武漢地域的流民集聚如故。劉通黨羽有叫李鬍子的人,名稱叫李原,僞稱平王,與小王洪、王彪等打劫南漳、房縣、內鄉、渭南各縣市。流民歸順李賊的已到上百萬人。明成化六年(1470年)冬天,朝廷下諭旨任項忠爲總督軍務,與湖廣總兵官李震一同征討李原,項忠上奏摺請調永順、保靖士兵。項忠命令副使餘洵、都指揮李振進攻,在竹山兩軍相逢,溪水增漲,乘賊過河過去了一半進行截擊,捉拿李原、小王洪等,賊被溺亡許多。項忠將部隊遷移到竹山,捕獲餘孽,又招來流民五十萬,斬首六百四十,俘獲八百多敵人,家眷人口數量三萬餘人。每一戶選一男丁,守護湖廣邊境線,其他的迴歸戶籍地分田耕地。項忠上疏闡述善後處理十件事,朝廷統統准許推行。

驅逐流民

項忠下令驅逐流民,相關部門則一律逼迫驅逐。如不走,就殺掉。流民中有自洪武年間就自異地遷來,已變成有戶口的本地住戶,也在被遣返中。守邊的流民坐船中途病亡許多。給事中樑王景藉着朝廷由於星相轉變 廣開言路之機,彈劾項忠隨意殺人,白圭也說流民早已立業的,應隨所在地落戶口,又反駁項忠所報功的等次相悖,明憲宗都不聽,升項忠爲左都御史,蔭庇兒子項綬爲錦衣千戶,對諸將按等級記錄貢獻。

要求回鄉

汪直開西廠,放縱蠻橫無理,項忠頻繁遭受汪直的污辱不堪承受,恰好大學士商輅等彈劾汪直,項忠也領着九卿彈劾汪直,皇上將罷免汪直的奏摺留到宮裏不加處理,可是西廠還是停辦,汪直心裏十分憎恨項忠等,不久,西廠又恢復,汪直用吳綬爲親信,吳綬心揣前仇,更爲迫不及待地找尋項忠的錯漏,以資對付。項忠心裏躁動不安,要求回鄉看病,還未成行,而吳綬教唆偵探的人誣陷項忠犯法。給事中郭鏜、御使馮貫等又上奏摺彈劾項忠,事情拖累項忠的兒子項經、太監黃賜、興寧伯李震、彰武伯楊信等。憲宗下詔由法司會與錦衣衛在朝廷審問,項忠大聲爭論一點也不妥協,然而許多人瞭解這一切源於汪直的意向,沒有人敢爲他辯解,竟將項忠削職爲民,黃賜與李震等也被判罪。汪直倒臺後,項忠恢復官銜,後辭官返鄉,在家居二十六年,到弘治十五年(1502年),過世,壽終八十二歲。追授太子太保,諡號襄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