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西晉時期兩位名爲“孫秀”的歷史人物,分別是什麼下場?

西晉時期兩位名爲“孫秀”的歷史人物,分別是什麼下場?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姓名是人類爲了區分個體的特定名稱符號,在古代時期,每個人往往擁有姓,氏和名,字。每當一提起這個,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魏晉時期,被人們熟知的歷史人物大概有五百左右,但是這五百人當中,絕大多數人的名字都是單字,不管是文臣武將,還是諸侯帝王,加上姓基本上就沒有三個字的,有也只有那麼一兩個,或鶴立雞羣,或隱居山谷。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孫秀,則在西晉時期出現了重名的情況。對於西晉來說,存在兩位名爲孫秀的歷史人物,一位推動八王之亂,另一位則出自東吳。

一、孫秀(出自東吳)

西晉時期兩位名爲“孫秀”的歷史人物,分別是什麼下場?

首先,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孫秀是孫吳武烈皇帝孫堅第四子孫匡的孫子,其父孫泰在東吳官至長水校尉,堂兄是東吳最後一位皇帝孫皓。孫秀早期任孫吳前將軍、夏口督,在東吳上下頗有威望。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孫秀身爲宗室至親而擁兵在外,孫皓很是不安。在這種壓力之下,孫秀不敢留在東吳,也即擔心會遭遇不測。

建衡二年(270年),孫秀帶着家人投奔到了西晉。同年十二月,晉武帝司馬炎任命孫秀爲驃騎將軍、交州牧、開府儀同三司,封爵會稽公。對此,在筆者看來,西晉可謂厚待了孫秀這位降將,這體現出西晉試圖瓦解東吳將士鬥志的態度。孫皓得知孫秀降晉後大怒,將孫秀改姓爲厲。

太康元年(280年),羣臣聽到孫皓投降、吳國已平定的消息,都去慶賀,爲晉武帝司馬炎祝壽。但是,孫秀稱病不去,面朝南方流淚說:“從前,先主孫策剛滿二十歲,以一個校尉的身份創下了基業,如今孫皓把整個江南之地都拋棄了,宗廟陵墓從此將成爲廢墟,悠悠青天啊,這究竟是誰造成的啊!”值得注意的是,孫秀懷念故土的態度,不僅沒有被司馬炎懲罰,反而得到了朝廷的讚賞。而這,自然和樂不思蜀的劉禪形成了比較鮮明的對比。

永寧年間(301年-302年),孫秀在西晉去世。對此,陳壽在《三國志》中表示:夫親親恩義,古今之常。宗子維城,詩人所稱。況此諸孫,或贊興初基,或鎮據邊陲,克堪厥任,不忝其榮者乎!

二、孫秀(推動八王之亂)

西晉時期兩位名爲“孫秀”的歷史人物,分別是什麼下場? 第2張

孫秀(?~301年),字俊忠,琅琊郡臨沂縣(今山東省臨沂市一帶)人,西晉時期的大臣。根據《晉書》等史料的記載,孫秀爲徵西大將軍的司馬倫寵信,與雍州刺史解系、馮翊太守歐陽建交惡,後來,樑王司馬肜取代司馬倫爲徵西大將軍,諸將皆勸斬之以謝羌、氐,友人辛冉爲之開脫,得免。

晉武帝司馬炎去世後,晉惠帝司馬衷即位。在此基礎上,賈南風執掌大權,暴虐日甚。因太子司馬遹非己所出,遂設計廢太子爲庶人,囚於金墉城。得知這一消息後,孫秀使人散播謠言,稱有人慾廢皇后立太子,賈南風聞知,非常害怕。於是孫秀、司馬倫勸賈謐等宜早除太子,以絕後患。賈后遂使宦官孫慮,將太子殺害。對此,在筆者看來,在西晉八王之亂的過程中,孫秀顯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這,自然會加快西晉的滅亡進程。

對於孫秀來說,在八王之亂中除掉皇后賈南風,並支持司馬倫登上帝位。在此基礎上,孫秀玩弄權術,睚眥必報,這讓西晉上下都憤怒不已。根據《晉書》等史料的記載,永興元年(301年),得知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長沙王司馬乂、新野公司馬歆、河間王司馬顒等起兵,廣陵王司馬漼、左衛將軍王輿提兵入宮,將孫秀殺死於中書省。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孫秀最終被殺,但是,此時的西晉朝廷,已經無法平定八王之亂後。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在內憂外患之下,西晉王朝最終於公元317年徹底滅亡。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