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申不害有哪些成就?他以“術”著稱

申不害有哪些成就?他以“術”著稱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申不害(前385年-前337年),亦稱申子,鄭國京邑(今滎陽東南京襄城)人。《史記》說他專攻“黃老之術”。戰國時期法家重要創始人物之一、思想家。以“術”著稱,著有《申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的代表人物。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韓國滅掉鄭國後,韓昭侯重用他爲丞相,在韓國主持改革,他在韓爲相15年,“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幫助韓昭侯推行“法”治、“術”治,使韓國君主專制得到加強,國內政局得到穩定,貴族特權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漸趨富裕,史稱“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十五年間便使韓國強盛起來。公元前337年,申不害卒於韓都(今新鄭)。

主要成就

申不害也是早期的法家。法家中有三派: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

申不害有哪些成就?他以“術”著稱

學術基礎

申不害的學術思想,明顯地受到道家的影響,但他的直接來源是老子還是慎到,不得而知。但他的哲學思想與慎到有極相似之處,他們都遵循老子的大統一哲學。“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申不害認爲,自然運行是有規律的,也是不可抗拒的。他認爲宇宙間的本質是“靜”,其運動規律是“常”。他要求對待一切事情應以“靜”爲原則,以“因”爲方法,“因”指“因循”,“隨順”。“貴因”指“隨事而定之”,“貴靜”的表現就是“無爲”。申不害把這些原則用於人事,構成他的社會哲學思想。“無爲”主張的淵源即《老子》的“絕聖棄智”,申不害的“無爲”,要求的是君主去除個人作爲的“無爲”,以便聽取臣下的意見。但是,申不害僅僅把這種“靜因無爲”的哲學思想用於“權術”之中。

爲了完善這種方法,他進一步發揮《老子》“柔弱勝剛強”的思想,要求君主“示弱”,決不是指君主無所作爲,只是君主決策前的一種姿態。在關鍵時刻,申子要求君主獨攬一切,決斷一切。申不害的哲學思想,是君主哲學,是政治哲學。這種哲學由道家的“天道無爲”演化發展來,是他的法家“權術”思想的基礎。

申不害有哪些成就?他以“術”著稱 第2張

法家術治

申不害主“術”,但他所說的“術”,是在執行法的前提下使用的,而“法”又是用來鞏固君主統治權的。因此他並不是不講“法”與“勢”的。

關於君主的權勢,申不害認識得很清楚。在戰國諸侯爭霸的情形下,君主專制是最能集中全國力量的政權形式,也是爭霸和自衛的最佳組織形式。他說:“君之所以尊者,令也,令之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之。”令是權力的表現,是一種由上而下的“勢”能。“權勢”是君主的本錢。

申不害提出“君必有明法正義,若懸權衡以秤輕重。”爲了說明“法”,他提出“正名責實”的理論。“正名”主張,首先由孔子提出。申不害吸收了這個主張,是名分等級,不得錯亂。與孔子“正名”不同之處在於包括責任、分工的內涵。申子“正名”的意義在於確定了“主處其大,臣處其細”的大原則,而且把這個原則具體化,即把名分按實際情況規定下來,然後進行任命,聽取意見,檢查監督。

申不害的“名”,主要是政治概念,他的“名”是法的等值概念,是爲人君制定的工具。所謂實,也就是君主給臣下規定的責任和職權,是臣下遵從君主的規範。申不害本來是勸戒君主發號施令要慎之又慎的,但其效果是加強了君主的個人專制。申不害找不到如何提高君主權威,而又能制約君主的方法,這是一個二律背反的問題。

“術”是君主的專有物,是駕馭驅使臣下的方法。“法”是公開的,是臣民的行動準則,而術卻是隱藏在君主心中,專門對付大臣的。申不害說,“君如身,臣如手”,君主仍要對付大臣是由複雜的社會鬥爭所決定的。春秋戰國時,臣下弒君,釀成習氣。現實告訴申不害,人君的主要威脅不是來自民衆或敵國;而是來自大臣。他一再告誡君主,對君臣關係要有清醒的認識,就是不相信所有的大臣。

申不害有哪些成就?他以“術”著稱 第3張

“操殺生之柄”,要求君主掌握生殺大權,強調君主在國家政權中的獨裁地位,要求臣下絕對服從君主,即“尊君卑臣”。君主要獨斷,要把生殺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絕不能大權旁落。具體工作可以交給臣下,國君不必事必躬親。

“課羣臣之能”,則是對羣臣進行監督、考查、防範。國君任命了臣下,理所當然地要求臣下忠於職守、嚴格遵守法令,並要防止臣下篡權奪位。這是保證行政工作效率和國治民安的重要手段。以上主要是“陽術”。

但只有“陽術”還不夠,還必須有“陰術”。因爲做國君是天下之大利,人人都想取而代之。“天子輪流做,今日到我家。”這是從古至今的一句口頭憚。君主要集權,某些權臣、重臣也會想攬權、篡權。因此,在新興地主階級奪取政權之後,防止某些權臣專權、攬權,甚至進行篡權活動就成爲當時的一個重要社會問題。這就要求國君善於控制臣下,及時發現臣下的毛病和陰謀。爲此,君主就需要設一些耳目,及時瞭解、掌握臣下的情況,後來就發展到搞特務活動。

申不害主張君主“無爲”,但大臣必須有能力,而且要有爲。他主張任命官吏必須名實相副,即根據官吏地職務要求(名),看一個人有沒有能力勝任(實),然後才能授官。而不是根據出身血統、也不是根據與君主個人關係的遠近授官。要求管經濟要會管經濟,管司法的要管好司法,管軍事的要會用兵打仗,管行政的則要懂行政、用人,任何人都不能濫竽充數。這是對世卿世祿制的否定。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